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張仲景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仲景与伤寒论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张仲景 张仲景与伤寒论 读后感

    我写「张仲景与伤寒论」的动机,已有三十多年了,犹记民国六十年,受同乡会之托,编写「南阳文物略志」,由于这册书的带动,勾起我对乡先贤医圣张仲景的怀思,深感伤寒论这本著作,对于中国医学贡献之大,即是用生花妙笔,也无法说透,其坦荡无私的胸襟,救人救世的情操,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作者张仲景何许人也?其生平事蹟如何?知道的人有几?又有谁揭开这个谜?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了,直到现在,仍然是一片浑沌。记得年少在家时,故乡南阳就流传着很多有关张仲景学医,行医的轶事

  • 文章张仲景学术的个案(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仲景針灸法的特點⑴在仲景的著作中,與針灸法有直接關係的條文達六十九條之多,其中「傷寒論」爲四十三條,「金匱要略」爲二十六條,其條文內容分類見於下表:註:誤治中有二條同時談到溫針與火逆,故算四條,因此總數爲七十一條。其中使用穴位的部份,傷寒論中有十八處,金匱要略除與傷寒論重複者外,尙有九處。若按其原文所指及後世醫家所補釋的穴位名稱,既有期門、巨闕、歷兌、足三里、風池、風府、大椎、身柱、肺俞、風門、肝俞、大溪、鬲關、關元,氣海、百會、建里、中極、幽門、交信、...

  • 文章枣阳圣医张仲景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趙世棟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张仲景 华佗 医圣 伤寒杂病论

    前言在一次小型餐會中,與友人談及我縣先賢漢光武帝時,豫籍老友任敬之先生豎起拇指哇了一聲說:「你們棗陽可不得了,出了好多偉人啊!有位中醫之聖,你曉不曉得?」我答不知道,他說:「此人姓張名機字仲景,是位濟世活人的大名醫,他所著的傷寒論,其對中國醫學貢獻之大,堪稱曠古第一人。你到瑞成書局去找李挺著的醫學入門就知道了,那裡面還有張機的畫像。」同席安國鈞先生說:「我那裡有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你拿回去査査,看有沒有記載張機其人。」飯後去至安府,借回該...

  • 文章對我國醫學貢獻最大的兩位河南醫學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0期  作者:秦慧伽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张仲景 张子和 医学家

    河南历代名医辈出。其中在中国医学史上成就最煇煌灿烂的杰出医家,首推张仲景张子和两先贤。仲景名机,河南南阳人。他的生卒年份各书微有不同。医史家考证断为生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卒于献帝延康元年。即是公历一四二至二二〇年。东汉末各地大乱,只有仲景所居荆州地区,比较安定。文人很多,学术风气非常浓厚。仲景在荆州行医,和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交游。他是一个学问淹贳的儒医。受术于同郡名医张伯祖。那时荆州疫疠流行。他的宗族二百多人,死于伤寒的有三分之二。他对伤寒留神研究

  • 文章仲景學説的確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中医理论 张仲景 伤寒论 杂病论

    一书两名也。皇甫谧生时去仲景不远,皇甫乃博学之士,深硏典籍百家,著述甚多,故能直断仲景学术之主要渊源为伊尹汤液。仲景诊王仲宣之医案,独见皇甫谧序中,评鉴王叔和撰此仲景选论甚精,足见其对仲景学派之了解甚深也。元·吴澄(活人书辨.序)说:「汉末张仲景,著伤寒论,予尝叹东汉之文气,无复能如西都,独医家此书,渊奥典雅,焕然三代之文。心一怪之,及观仲景于序,卑弱殊甚,然后知序乃仲景自序,而(伤寒论)即古(汤液论)盖世上遗书,仲景特编篡云尔。」吴氏从文章之更变,推论出

  • 文章醫學史上的雙峰華陀與張機的面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李家雄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华佗 张机 面相 医学 史料 张仲景

    東漢末名醫華陀與張機,在臨床及理論醫學上,各有成就,從他們的面相中,或許可以推測出這兩座峰頂不同的絕美景色吧!

  • 文章张仲景学术的个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针灸法 《金匮要略》 《伤寒论》

    ㈠相輔相成的針灸法仲量的針灸法,在他醫療或著作的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它不失爲仲景醫療體系重要學術思想的一環。從醫學的思想觀念上說,仲景針灸法不但直接繼承了「內經」的思想方法,而且開創了後世醫學家的廣闊道路。他的針灸法和他的著作一樣的愼審,言簡意賅,取穴精微,以經絡或穴位爲主要治療疾病手段。當然還包括「灸」以及其他藥物的配合。針灸方藥相輔相成⑴精湛的針灸手法:據統計在「傷寒論」中,與針灸有關的條文約佔條文總數的百分之六·五。與方藥直接有關係的條文約佔...

  • 文章為籌醫聖館南陽去取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中医医学 医学交流 张仲景 医圣馆 文物建设

    九七年三月十六日,台湾中医药界将近千人,齐集台北市仁爱路青少年活动中心,庆祝第七十七届医节,会中邀请张步桃医师和笔者演讲,讲毕休息,我和步桃兄邻坐,闲谈时,自然谈到《伤寒大论坛》。我说:「你是张仲景之后裔,又是台湾伤寒论之大家,何不在台湾筹设一纪念张仲景会馆?一则彰显张仲景对人类健康之贡献,一则纪念张氏宗族之丰功伟业。」不意这个无心插柳的建议,竟然引起步桃兄的极大兴趣。次日(17)一早,他即电话给我:「延龄兄,你昨天的意见很好,我愿极力促成!」他还说

  • 文章万世医宗——张仲景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劉兆才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 医学著作 伤寒杂病论 人物传记

    张仲景和华陀并称为东汉两大名医,华陀因三国故事而远近流播,妇孺皆知,而张仲景则知者甚少。其实,华陀的医道多已失传,而张仲景却给后世留下『伤寒杂病论』等著名医书,对千百年来的医学发展影响甚钜。不为良相 愿为良医张仲景名机,河南南阳郡湼阳(今南阳县)人。约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一五〇年),卒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二一九年)。少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建安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故后人又称他为『张长沙』其高超的医术和名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辨症施治体系的形成奠定

  • 文章傷寒論的價值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玉函要略方》 中医文化 思想价值

    一、史略伤寒论初起,亦被称为张仲景伤寒,或称张仲景方,或王叔和张仲景方。所谓伤寒卒病论,初见于唐书艺文志。此书的卷数是,张仲景辨伤寒与伤寒卒病论为十卷,其他为十五卷,在古代将十卷分为十五卷,亦系常事。而宋本的序文,则说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很可能被称为张仲景方十五卷,或无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者,似将后世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并在一起为十六卷。当唐朝的王焘编纂外台秘要时,从十一卷金匮要略编到十八卷,全部为金匮条文,其编排秩序完全不同于现今的版本。宋朝翰林学士王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