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庐山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烈钧与庐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李烈钧 庐山 风景名胜 庐山题诗 庐山旅游开发

    九江 闵正国李烈钧是民国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一生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是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力主团结抗战,痛斥卖国投降。李烈钧在行伍从政之余,非常钟情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尤其对夏都——庐山更是一往情深。从一九三一年至抗战前夕,李烈钧几乎每年夏季都上庐山小住,他在山上的别墅有两处,一处座落在牯岭西北的大林沟(今云雾硏究所内),为挚友冯玉祥赠予,以「崇雅楼」名之;另一处在铁船峰东南之莲花台附近,为自己建造,有正屋一椽

  • 文章单机夜航空投庐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3期  作者:楊鴻鼎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空军 空投 庐山 抗日 补给

    以减少第一次单独飞行时的困扰,故能迅速的在两天之内,使各员均能顺利完成单独飞行,这是在战乱紧张之际,没有充分的时间运用,不得不作紧急冒险的措施,可以说是幸运。也可算是奇蹟。新机接收后第四天,十月十日,我率队由衡阳移防飞行湘西的芷江基地,负起训练及警戒双重任务,陈纳德将军亦随队住在芷江,每日对我们讲解飞航技术,及空军战术战略,并经常亲自驾驶霍克七五式机示范表演,可惜我的英语程度太差,不能和他直接交谈,非常遗憾!三、为庐山孤军飞送补给款项二十七年十一月

  • 文章故总统蒋公与燃起抗日圣火之庐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樓桐孫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蒋介石 抗日战争 庐山

    ㈠第一次恭谒 蒋公于牯岭之原委余生也晚。八十年来,竟未获一日追随 国父,厥为生平最大之憾事!然余自民国十四年在沪秘密入党,民十七进立法院以迄于今,或叩谒,或奉召,先后在庐山、重庆、南京及台北晋见故总统 蒋公凡六次。其中蒙临时留共午餐者一次,连续单独谈话逾两小时者两次,则又为桐孙毕生莫大之光荣与知遇!兹者华冈张晓峯先生将于本年十月卅一日 蒋公诞辰出纪念集征稿及余。余以春间考察欧美合作事业出国,当 蒋公崩殂之夕,在比京突闻噩耗,临风伤悼,难以言宣。迨

  • 文章庐山孤军抗敌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吳天聲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庐山 孤军 交通站 游击队 报国

    三十七年七月,倭寇攻陷本省九江,我保安第三、第十一团两团退驻庐山。旋奉委员长令,即以庐山为根据地,袭击敌人。八月省政府为健全游击机构,以保安处参谋长熊滨为游击总指挥、杨遇春为副总指挥。遇春受令,即率工作人员上山部署,遂有十阅月中外轰腾庐山孤军可歌可泣之战蹟。初九江陷落,星子、德安、瑞昌、永修以次俱陷,庐山陷于四面包围之绝境,粮饷弹药无法补给。遇春乃设计建立祕密交通线与交通站,以各县保甲组织为基干,以利用伪组织及难民僧道乞丐为辅,加以组训,使深入敌后侦探

  • 文章庐山训练与「七七」事变日记(二十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33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4-10-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日记 庐山训练 抗日战争

    民国廿五年黄冈 万耀煌赴京会议与庐山训练何部长电召各调整师师长在京会议,定六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擧行。六月十日、我夫妇偕同随员、搭西北航空公司飞机离、汉中赴西安,周奉璋王佐才同机,抵西安寓西京招待所,行营章集虚处长闻予到,同何柱国约我夫妇往晤刘经扶主任,盖刘昨自洛阳来此。旋顾主任夫妇孙蔚如夫妇欧阳珍夫妇来,约我夫妇乘车赴郊外凭吊唐之含元殿,汉之未央宫遗址,虽仅有残痕,仍启思古之幽情,遥想千载以上辉皇伟丽,而今安在。夕阳在山驱车而返,在顾主任宅晩餐,与顾先生谈

  • 文章湖北曁江西剿匪日記節錄(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69-10-10
    关键字: 万耀煌 国共内战 庐山训练

    立牌说明由何地迁来,使他们后人易于寻访,这是无量功德,务望大家做到。泰和与兴国间大道奇狭,数百万大军补给线仅赖此道。能不饿死已是万幸,还谈打仗吗?决定修宽道路,加筑碉堡,周指挥官干初要我往南昌与行营洽商,又赴南城晤顾总司令墨三,顾谓庐山训练团派我当连长,询我意见。我欣然接受,囘部交道生代理职务,遂往庐山。时値暑期,我夫妇携诸子侄先上牯岭一游,我兄玉拂亦在牯岭,与夏灵炳先生,陈毅民汪晓舫同寓,同鄕如辜达岸周武夷刘禺生(成禺)戴经尘余博伦沈仲斐均在此。顾墨三、熊

  • 文章庐山诗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庐山 自然风景 历史诗词

    都昌胡迎建庐山「夹湖山而峙,蕴灵表奇,冠绝南纪,绵历千代」(陈三立语)。诚如唐代王贞白诗云:「岳立鎭南楚,雄名天下闻」。千百年来,她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风貌博得诗人们的青睐,从而广结诗缘。凡来庐山的诗人,很少搁笔不题诗的,只愁写不出锦章佳句。苏东坡初入庐山,因山谷奇秀,目不暇接,没有打算赋诗,未料灵机触动,竟写了廿二首诗,其中数首为千古传颂。秦观南迁,途经南康军,夜泊宫亭湖湾,梦见天女对他说:「闻道文章妙天下,庐山相对可无言。」即于梦中作偈诗一首。丹崖

  • 文章庐山发现明代戏剧家汪道昆的一篇佚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邰紹周 王耀洲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庐山 汪道昆 明代古碑 戏剧佚文 碑文考证

    九江 邰绍周 王耀洲新近,在开发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过程中,发现了一块距今四百多年的明代古碑——庐山大安和尙的塔墓碑。这块碑自明代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立于庐山莲花峰上之后,即为岁月所尘封,湮没于迷雾衰草之中,数百年来一直鲜为人知。清代毛德琦所编著的《庐山志》(书成于康熙五十九年,即公元一七二〇年)距立碑时已有一百四十一年,对此碑却只字未提。民国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吴宗慈所著《庐山志》中对莲花峰所述较毛志详细的多,并在杂志中引《三水小志》、《浔阳

  • 文章桃花源在庐山康王谷的考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寳元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桃花源记 庐山康王谷 人物考证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世外桃源」也成了一句通行的成语。桃花源虽是陶渊明理想的寄托,但并非凭空虚拟,而是实有其地。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桃花源不在湖南武陵的桃源县,而是在陶渊明故居附近的庐山康王谷。康王谷,又叫楚王谷,位于庐山西南部,全长达十余公里,谷中遍长野生樱桃花,并有溪流、田野和屋舍。它的地理环境,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相似。据宋「南康军图径。纪游集」记载:「康王者,楚怀王之子也。秦灭楚时,王避难谷中」。陶渊明是今

  • 文章杨赓笙的庐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杨赓笙 人物事略 李烈钧 庐山

    倾向和时代特点,字里行间充满著爱国爱民的激情,充满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可谓诗如其人,忠奸立辨,确有可传之义。他所创作的咏庐山诗便是其中最好的例证。这些描述庐山及其周围优美景色的诗词,有的是唱和契友李烈钧、陈三立、胡汉民的,有的是直接写庐山旅游景点的,如庐山天桥、庐山天池寺、石钟山、鞋山等。这些诗词写景状物,记事抒怀,信手拈来,一气呵成,不少是近现代咏诵庐山诗词中的佳作。李烈钧与杨赓笙既是同鄕、同志,又都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两个人相交莫逆,屡有诗歌酬唱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