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东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东人饮食文化一级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5-01-31
    关键字: 广东人 饮食文化 煲粥 煲汤

    广东因靠海,所以比较内陆的人民更有口福,粤菜也以生猛海鲜而著称。不仅水里游的,而且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广东人无所不能吃,他们天生一副好胃口,以博大的兴趣发掘形形色色的食物。据说中国古代,最早吃蛇的就是广东人,然后才逐渐传遍中国的。《倦游杂录》载:「岭南人喜啖蛇,易其名日茅鳝。」为了可以名正言顺地大吃特吃,甚至给蛇改名了。这种充满趣味的民俗也只有广东人能想得出。《清稗类钞》也说:「粤人嗜食蛇,谓不论何蛇,皆可佐餐……其以蛇与猫同食也,谓之曰:『龙虎菜』;以

  • 文章黃花岡烈士中的廣東人和華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黄花岗烈士 广东人 华侨 革命资料

    ㈡华侨在外国,深知因为得不到当时祖国政府的爱护,历受外国人的不平等待遇,更觉得国家之可爱,急于建设一个民主国家,为侨胞争气,所以奋勇救国建国。故国父常说「华侨为革命之母」,国民革命历史中莫不有「华侨」二字。二、烈士中为甚么会有这样多的广东人?其最大原因:㈠因为广东由于国父和革命先进鼓动风潮,早已成为革命策源地,革命风气,由广东开其端;加以建国之父是广东翠亨村人,当时大部份高级干部也是广东人,声气相通,自然容易号召家鄕子弟,呼朋引类,共事革命。㈡广东背负五岭之

  • 文章广东人对台湾光复运动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鍾賢濱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广东人 台湾光复运动 明末清初 台湾开发概况

    日寇竊據台灣為禍亞洲中日甲午之戰,滿淸政府失敗,乃屈辱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澎列島予以日本。台灣軍民義憤塡胸,浴血抗戰,向侵略的日軍索取相當的代價後,終致台灣同胞熬煎五十年的黑暗痛苦生活,然後重歸祖國的懷抱,共享民主自由,豐衣足食的快樂生活。中日之戰的導火線,起因於中國維護對朝鮮(韓國)的宗主權。淸光緖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五月朝鮮東學黨作亂,五月,淸廷應朝鮮王朝之請,派兵戡亂,日本卻不請也自來。六月,朝鮮亂平,而日兵不撤,且干朝政,掠虜韓王,且突襲滿...

  • 文章廣東精神 一脈相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0-11-30
    关键字: 广东人南迁史 台湾移民史 广东精神 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十年(西元一六四三)十月曾助郑经,获授义武镇职。郑成功父子收复台湾后,采寓兵于农,招徕闽粤百姓,开拓草莱,自此我粤人来台渐众。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八月十八日,施琅领兵入台,明正朔亡后,闽粤百姓移民来台谋生的更多。而我广东人又以梅县、镇平(今之蕉岭)、陆丰、平远、惠州等客家人和潮州人氏等为最。因为闽人来台较众,我粤人往屏东耕田,或至新竹、苗栗种植者居多。我粤籍客家人或潮州人,据史载原系中原望族,几经大批南迁,最后一次是南宋末期,由江西、湖南、福建等省

  • 文章五四運動前後廣州學生反日救國運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李樸生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广东学生反日救国运动 五四运动 广东人 爱国传统

    一、广东人爱国的传统中国文化,开始于黄河流域。五胡乱华,大批人民南移,发展到长江流域。蒙古崛起,南宋不竞,大批人民再南移,发展到珠江流域。故广东人的祠堂族谱,大都以咸淳年为开始。广东地势,珠江三角洲较肥沃,北部山多水少,生产不易。故广东人既富于民族思想,又须刻苦耐劳,具有拓荒奋鬪的精神。明代陈白沙先生以理学大师之声望,敢对崖门『张弘范灭宋于此』的纪念碑,在张弘范姓名之上,加一个宋字,成为『宋张弘范灭宋于此』使张弘范变做宋朝不忠不义的乱臣贼子,受后世的唾骂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