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东共返回2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广东十一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漫谈 广东 十一府

    为「府」、「州」、「县」,州在府县之间,比县大,比府小。广东是南中国的屏藩省,北则襟带大陆全国,南则控扼南洋,我国能以一省抗衡全国者,只有广东与四川两省。辖境划分为十一府,俗称「上六府」「下四府」。上六府极少人提,下四府则常挂人口舌:「某某是下四府人。」随处可听到人说。上六府是指广州府、韶州府、肇庆府、惠州府、潮州府及嘉应州;下四府是指高州府、雷州府、钦州府及廉州府;另一是孤悬于海外的海南岛上的琼州府。琼州府在民国三十七八年间,已另划为海南特别行政区,脱出广东

  • 文章月光光 照地堂——广东童谣儿歌、民间故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异物志》 广东童谣 广东儿歌 《广东民间故事集》

    前言清代学者屈大均说「粤诗始于杨孚」,因为东汉时番禺人杨孚,曾将岭南特产分门别类,著成「异物志」,为全国第一部地方物产学术专著,由于其内题目均用韵文撰写,读来朗朗上口之故。而当时民间随口传唱的歌谣,则有歌颂交趾刺史贾琮,以及苍梧太守陈临政绩(请参考广东文献第卅二卷第一二八期「汉代岭南文化盛事」),其内容即逐渐衍变成为民间故事。所以说,我们岭南文化借由「诗」的韵文传播,其历史亦久远且丰富;迄今诗家甚多,笔者未敢斑门弄斧,谨就较浅的民间童谣、儿歌、故事来做

  • 文章广东区域沿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广东 区域沿革 名称由来

    广东处南海以北,北毗江西湖南两省,东邻福建,西接广西,西南邻越南,南达南海。面积二十二万平方公里。汉代于封川置广信县,广信以东称广东,以西称广西,是为广东得名之始。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广东为扬州属。春秋时为百粤地。汉书地理志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干里,百粤杂处,是为「粤」得名之始。战国时属越,属楚。(高固南海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于楚庭,因而建城,故广州亦号五羊城。公师隅粤人,周赧王时越为楚败,隅避楚于南海。筑南武城。汉初赵佗称帝,广东属南越国。汉武帝鼎元

  • 文章广东革命空军述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何定之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广东 革命空军 发展历程

    革命空军的建立,系国民革命军的一部份,其建立的目的,同样在求中国统一,臻于康乐富强。而纪录革命空军的进展,遂不能脱离史实,依据史实的人、地、时、事、物,叙述其经过,以冀存眞。广东是革命策源地,首先从广东空军说起。满淸末叶辛亥年,亦是民国前一年,粤籍旅美侨生谭根先生,在美国学习航空,学成,购得飞机一架,由美亲带囘国。三月初十日,在广州巿东较场作首次公开飞行表演,藉以提倡我国航空事业。当时军民前往参观者,途为之塞。谭氏驾机起飞落地三次,在空中翺翔自若,使人

  • 文章广东历代诗钞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吳天任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广东历代诗抄》 序言 广东人才

    莫属。盖风会所趋。时代演进。有由来矣。以言夫文章。曹子桓以为不朽之盛事。经国之大业者。近自吴玉臣道镕太史遗辑广东文征梓行。论者或讥其观点攸殊。去取未当。叶遐庵语而煌然巨制。珠玉纷陈。乃知粤中文风。渊源自汉。盛于唐宋元明淸。若以诗言。则自广东诗粹。粤东诗海。岭南群雅。岭海诗钞。粤诗蒐逸。岭表诗传。楚庭耆旧遗诗。桞堂师友诗录。岭南诗存。岭南小雅。读岭南人诗绝句。诸集观之。自唐张曲江九龄首开正声。陈嵩伯陶独擅灵奇。嗣后代有作者。宋余襄公靖骨格淸苍。继体中晚。崔淸献

  • 文章粤府滄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馮炳奎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广东省政府 历史沿革 广东政局

    两年建设报吿,未见辉煌的成绩的。(廿年一百四十二期省府公报二二四页)。即陈铭枢主席之廿年广东省政府第一次施政计划,如(1)安静社会,(2)减轻负担,(3)促成自治,(4)扶植民业。虽条分缕析,方欲兴作,亦有时不我与之感!(见广东民廿年施政计划之旨趣,省府公报一百四十期页一七四。)回溯此届省府,略有政治规模(如县长考试等),且任期亦较前者为久。尤令人印象深刻的:笔者犹忆偶在主席室闲谈,财政厅长范其务入谒,门外高声呼「报吿」,主席曰「进来」,始入,且向主席深深一

  • 文章广东文徴一书的学术价値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广东文征》 学术价值 稿本保存 内容 广东史 缺点

    尔后复经甲午乙未之役以及咸丰初年抗英兵祸,遗书尽毁,今日文征之问世,靡特补阮去之缺憾,起文献于浩刼,是诚国人之福音,中华文化复兴之朕兆也特奋笔记之,疏略之处,敬祈读者有以指正[7]。[1] 见江茂森:影印广东文征序。[2] 见罗香林:广东文征各册校后记。[3] 见吴道镕:广东文征例略。㈣见张学华:广东文征跋。[4] 见王韶生:广东文征跋。㈥见叶恭绰:广东文征录副小记。[5] 见珠海学报十一期:袁飞翰作:参校广东文征后记。㈧见珠海

  • 文章广东辛亥反正纪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陸幼剛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广东起义 广东精神 历史背景

    一)緖言旅台广东同鄕会为应总统 蒋公「复兴中华文化」之号召,编印「广东文献」季刋,猗欤盛哉诚当务之急也。宏扬优良文化,提供精神食粮,贡献复兴方策,完成时代使命,高瞻远瞩,意义重大,下风逖听,欣佩曷极。忆 国父有言「革命在予精神,革命精神者,革命事业所由产生也」。是则革命精神不可须臾离也。当北伐抗日期间,有以广东精神见称者,广东精神为何,未有定义。简括言之「择善固执,生死以之为天下先不惑不惧」。庶乎近之。广东俗语「几大就几大」,用以表示为所当为之决心

  • 文章认识广东,认识时代潮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广东历史 广东精神 广东籍名人 奖学金颁发典礼 发言稿

    编者注:本文是台北市广东同乡会毛名誉理事长松年于三月廿六日在粤籍大专学生奖助学金颁奖典礼中致词全文。

  • 文章伊秉綬的楊州炒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4期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扬州炒饭 伊府面 广东餐馆

    广东餐馆著名的扬州炒饭并非扬州人发明的,而是一个福建人伊秉绶所首创;而闻名南北的「伊府面」也是他的家制食品。清史列传记载,伊秉绶是福建宁化(汀州)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官浙江、湖南、广东、江苏。嘉庆三年任广东惠州知府,后转任扬州知府,河库道盐运使。丁父忧回汀州,嘉庆二十年再入京途中死于扬州。伊秉绶居官地点以惠州、扬州为最久,清史把他列入循吏传一类,可见是个好官。伊秉绶在惠州有善政,勤求民隐,倡修学宫,著名的丰湖书院,就是他创的。他和他的父亲伊朝栋,都是

共211条记录 1/2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