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工程共返回9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儀祉先生與關中八惠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6期  作者:宋希尚  出版时间:1971-07-15
    关键字: 关中 李仪祉 灌漑工程

    民国十八年,陕西大旱,久久不雨,关中平原,赤地千里,人民死亡载道,为历史所罕见之浩刼。国内外同胞及国际慈善团体,鉴于灾情惨重,激于人道主义,纷纷解囊捐输。政府为求欸不虚掷,遂有以工代赈决策,而以就地兴办灌漑工程,解救陕西历来水旱之灾难,作一劳永逸之规划。于是在民国十九年李仪祉先生四十八岁时,任命其为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仍兼水利局,提出泾惠渠计划,以应当时工赈之要求,并得顺利开工。计自十九年冬开始,迄二十三年冬竣工,先后历时四载,是为关中八惠之首倡。由

  • 文章简述四十年来台省灌漑及防洪工程建设成功之经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台湾 灌溉工程 防洪工程 水利

    一、民国三十八年秋光彩经政府洽商「联合国」资送荷兰作半年的水利考察,包括「海埔地」在内,三十九年三月返台,初任经济部水利实验处处长,继任经济部水利司司长。二、此时台湾省水利局在台北办公,局长为章锡绶,副手为章光彩君,均为光彩至交,大家统力合作,数年之内,恢复日据时代因战争无暇顾及的各处灌溉工程。台湾的稻米也达到一五〇万公吨,超过日据时期的产量,足敷台省需要。三、民国四十八年春,杨继曾先生任经济部部长,问我:「今后水利工程应注意那一方面」?我答复

  • 文章参观珊溪建坝工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3期  作者:夏珠明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珊瑚溪 水库建壩工程 水利工程 供水工程

    离家五十多年了,首次回到我出生的泰顺色垟乡白云村过旧历年,有三个目的:一为家姐八十大寿祝嘏,是十年前许下的诺言,二为小弟盛利不幸下世,不能亲视入殓,为赶上尾七于灵前一祭,三要参观家乡伟大的珊溪水库建坝工程。于是偕同夏良宋兄夫妇、夏立透等在二月四日经香港、福州,五日凌晨五时抵县城罗阳镇,亲友冒零度之严寒气温迎于车站,热情感人。因良宋长兄今年也八十大寿,与家姐为儿女亲家,同为嵩寿均儿女四代同堂,故我们可称为至亲好友,且目的相同。当晚即承泰顺县委书记尙清先生及

  • 文章黃河「斷流」與一河兩江「截流」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夏天馬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黄河 断流 工程建设

    媒体继续披露有关单位所提出目前已经知道这次黄河「断流」对流域地区所陆续引致的部份后果如左:一、农业(指牛年夏作)失收,不久定有粮荒;二、工业停顿减产,不到预期之半;三、人民生活所需飮水用水,均无着落;四、原先期望中的排沙工程的功效,完全停摆;五、河床淤沙(堤岸风蚀崩摊等)有增无减;六、河床增高(多处河床高过两岸地平线七公尺);七、黄河中下游五省(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由于防洪施设,完全失效无用,一遇暴雨,多处堤堰溃决,引致洪涝水灾,粮荒、水荒、病疫

  • 文章細說永定河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2期  作者:鄭肇經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永定河 绥远 治理 工程

    永定河下列各站之含沙量以重量百分比计,在官厅为三六·五五,三家店为二九·五〇,卢沟桥为二二·一二,金门闸为一二·三二,许辛庄为一一·五四。盖河流挟沙之多寡,以流速为衡,沿河而下,坡势愈平,流速愈减,则泥沙淤积多而冲刷少,故水流挟沙之量亦愈减。其沿河淤积之结果则河床之高度增加,隄岸之危险日甚,其次则航行日感困难,洪流亦不能通畅。尤以海河所受永定淤沙之响影为最大,据海河工程局之报告,海河之泥沙,其来自西河北河及永定之泥沙,大约为一、二、四之比。即永定河之泥沙,占

  • 文章北魏長城與畿上塞圍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建筑 防卫 绥远 黄河 工程

    中国长城沿革考中主张:「两汉之障塞、城障筑以补长城之不足。」又称:「亦犹明代之边墙,低落易就」。等皆与事实不符合,案畿上塞围者应为围形之塞。非短距离间断之障塞或据点形式之城障所可比。畿上塞围者即长城,北魏长城为御敌而筑,畿上塞围系为巩固北魏原有根据地之盛乐及平城且可安心下南扩张疆域而筑,二者目的不同,故言之为畿上塞围而未用长城之名,其工程亦十分浩大,魏书世祖纪:「太平眞君七年六月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九年二月,罢塞围作。」计算时间共一年十个月

  • 文章衞挺生財政文選序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5期  作者:衞挺生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财政 水利工程 立法

    余于民国十八年以前所作文关于财政问题者,多录入财政改造一册内(民国十八年上海太平洋书店出版)。自十八年以来,所作文于随政府西迁时,散失殆尽。顷姜君法圣,于读书办公之余暇,就所见杂志新闻纸及友好笔录中,辑余所作散文长短不下百篇。郑学稼敎授乃择其有关财政而与现行财政政策不相牴触者,选录三十余篇,计不下二十余万字,颜之曰「衞挺生财政文选辑」,拟以付梓。余因之有感焉。禹作禹贡才一千四百余字,而为吾国乃至为全世界之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财政、交通、及水利工程

  • 文章偏关万家寨引黄工程记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董振歐 段樹娥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引黄工程 成果贡献 工程概述 地区概况

    绿话沿岸黄土高原,防止水土流失,使浊水变清,万家寨引黄工程的提出,造福三晋,气势磅礡的宏伟壮举。山西有丰富的矿产,煤炭产量居全国之首。山西已成为重工业化的能源基地,为全国经济发展做的原动力。但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非常缺乏,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矿企业欣欣向荣,供水需求与日倶增。为此,解决水资源问题就为山西的当务之急。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从五十年代就开始酝酿运筹的,历经政府十分重视这一工程,一批批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勘査设计,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辛

  • 文章李儀祉先生傳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4期  作者:宋希尚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李仪祉 川漢路工程師 治學 從政

    川汉路工程师,及西赣铁路筹备局秘书,对铁路设计,路线测勘,供献殊多。桐轩公本习古文,好楚词,为逊清廪生。而于科学,极饶兴趣,案置洋版书,累累盈尺,硏讨甚勤,如重学,声学,电学等,皆能无师自通。而先生之读梅氏丛书,亦为乃父手敎。尝创「易俗社」改良秦腔剧本,破除迷信,纠正风气影响社会甚大。清末,推任陕西省咨议局长,不畏强御,劾谏无隐,蹇谔议政,四座为之震惊,朝野为之畏惧。而高风亮节,尤为上下所钦敬者也。其孙辈如赋都,赋京,赋宁等,或习工,或习医,皆留学德意志

  • 文章三峽最老「移民」張飛「搬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7期  作者:陳敏 劉剛 令偉家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三峡工程 名胜古迹 国宝

    二〇〇二年十月八日,三峡库区最老的「移民」、蜀将张飞的老宅—张飞庙在迎来来自台湾的最后一批客人后正式开始搬家。古建筑面积达一六〇四平方米的张飞庙的一砖一瓦都将从旧址搬到沿长江上溯三十二公里的新址—长江南岸盘石鎭龙安村。搬迁施工已首先从碑室开始了,预计搬家行动耗资达七〇〇〇多万元。重庆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会正式将庙里的所有文物一一编号,交给重庆市峡江文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这标志著库区地面文物保护进入决战攻坚阶段。三峡库区「国宝」荟萃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仅

共95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