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30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普陀记游(六首)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朱振仲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普陀山 普济寺 佛顶 洛迦

    不肯去观音观音不肯渡东洋,爱我中华意味长。香火普陀千古事,莲花依旧溢芬芳。普济寺佛堂巧妙夺天工,菩萨新装展笑容。鼓响钟鸣逢盛世,百年古树翠荫浓。心字石普陀一绝世难寻,笔扫千军书此心。字硕宽容百人立,临斯顿悟豁胸襟。登佛顶佛顶登临放眼宽,依稀身处白云间。崭岩惜卧当高枕,人到无求心自闲。重上洛迦叠叠流云步步阶,洛迦登上拂尘埃。好好水颇幽静,又引闲人几度来。梵音洞横容石洞半天辟,吞吐海潮响巨声。最是令人迷惑处,灵光恍惚幻观音。

  • 文章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榕城 罗山 龙山 闽山

    」的由来,不仅是狭义的三座,它应该包含广义三组的三座。所谓「三藏、三现、三看不见」也。三藏:罗,冶(泉),闽(玉尺)。三现:乌石(道),于(九仙),屛(越王)。三看不见:灵(龙,在龙巷某氏庭园。)芝(在开元头),钟(在达明里,都为高楼大厦所遮蔽。)福州本有「榕城」之称,又因是省垣,故文称「榕垣」。但出外的同鄕都喜欢用「三」这个别称。国内各省的福州会馆和海外同鄕组织,多称「三会馆」。台北有一个慈善

  • 文章雁荡蛙斗蕲蛇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恆源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雁荡山 山蛙

    雁荡,久以风景优美闻名于世,而蛙斗蕲蛇的奇观,却鲜为人知。蛙与蕲袉,共栖在雁荡区的碧潭边,涧里,巖隙中,一般来说,有蛙的地方便有蛇。它们既是邻居,又是死对头。每逢夏天,蕲蛇经常偷偷守在蛙出没处当蛙专心捕食毫无准备时,就猛扑上去,一口咬住,当作美食。到了秋日养得体强力壮的蛙,敢与蕲蛇搏斗,并战而胜之。其战斗之剧烈,场面之壮观,令人惊骇。一只蛙在涧边发现了一条蕲蛇,就大叫一声。蕲蛇一见蛙,就循声扑去。蛙机敏地双腿一蹬,扑通一声潜入

  • 文章非陪尾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陪尾山 光山 学者论述

    尙书禹贡云:「淮出桐柏,经陪尾。」本刋第九期有王保德先生写「禹贡陪尾在那里」一文,从旁征博引中,依辞海注,指淮水所经之,就是有很多名称的光。换句话说,古代的陪尾即现代的光;这样解释,在下认为还有研究的余地;谨将拙见录后,以请敎于高明!第一:先将淮水流出桐柏后,经过地方予以说明;淮水自桐柏县起,经信阳县西南部、罗县北部、息县南部、潢川县北部、固始县北部而东入安徽境。第二:再就光县的位置予以说明;光县在河南省东南角上,东与商城为邻,南与经扶为

  • 文章唐碑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2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唐碑 横岗山

    听说横岗上有块唐碑,武昌市愿出一万元买去;而蕲春县当地民,爱惜文物如命,已将它妥善保藏起来,且有照片为证。看那照片,字迹淸晰,一目了然。碑上横写四字:『横岗记』。下面直书:『因奉旨建修五祖东寺,远观横岗叠叠,由此路过,寺堂堂,偶然留迹,提于石上。大造鸿蒙定,万法了乾坤,修建东寺,由此问原因。偶提留石迹,遗与后朝人。此眞武地,八面九龙吟。黑白龟蛇将,靑狮把寺门。尉迟无学问,跨马往朝臣。大唐贞观丁未年九月十一日国公尉迟提』。碑文有点顺口溜味道

  • 文章高芳先将军崂抗战纪实(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79-03-20
    关键字: 崂山 抗战

    大队长许京武,率一三两中队,突入四方「日村工厂」强迫其工人运出四尺镟床一部,大钻一把,缝纫机一架,滑机油五大桶,纸张若干,从大路慢慢运进崂我兵工厂,途中遇一伪警察,捉住命其押运至我防区后,以石头将其击毙,获其手枪一枝,我无损伤。三十四年二月六日,敌伪联队长康建夫,率伪军数百名,突由黄崖北而来,向我崂西区小河东进犯、我第十中队长刘玉瑞,率队迎头痛击,约半小时,敌急由陡阡口窜返李村原巢,我无伤亡。为国殉命不成功便成仁三十四年二月三日,我特务第二中队,传令兵李元

  • 文章河南名简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河南省 名山 嵩山 崤山 林虑山

    「本文系摘载高越天先生著「宇内名简记」一书中第二章「河南省」部份。据作者序言,系集自古今名家游记,兼采方志所载,皆从旧名。本刋选载此章,亦系其原文,一字不易。其中所列十七名,如「卧龙岗」,实非隆中;如「桐柏」内诸峯,亦多与今名不同;惟大致符合实况,录之足供我中原同鄕向往。亦有缺者,如豫南大别脉诸名;亦有异者,如鸡公未列本省而列入湖北………愿吾同鄕之熟悉故鄕地理者增补之。如此,不仅中原河可赌全豹,对原著亦有实益,当必为作者所乐闻。」——编者

  • 文章故鄕胜地忆诸(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期  作者:則嚴  出版时间:1973-09-20
    关键字: 李纲 军嶂 鸟鹤山 白龙山

    宋代李纲丞相,曾把龙寺作为别墅住过,在该寺大雄宝殿左侧的墙壁中嵌有碑文一块,可资考证。军嶂之侧有长泰寺,寺前有八角井一口,据说曾有仙人戴着笠帽从井中钻出来,附近的农民见了都去追逐他,仙人就把笠帽留下而去,所以后来叫这口八角井为仙人井,并且在井上还建筑一座阁,名叫「留笠阁」。军嶂上有一眞武殿,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前去进香的人很多,有一天,上无火,不能烧香,有一个儒生名叫周景濂的,对着神祝吿说:神如有灵,插在鑪中的香,不用火点自会烧起来,果然把香插入鑪

  • 文章无锡的嵩与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6期  作者:葉勁秋  出版时间:1993-08-20
    关键字: 嵩山 嵩山寺 少孤山 《嵩山寺记》

    我国的嵩有三处,都与佛教有源缘。河南登封的嵩,高大雄伟,历史悠久,誉为五岳之一的中岳,上有少林寺;浙江义乌的嵩上有双林寺;江苏无锡的嵩上有嵩寺。无锡的嵩,原名少孤,僻处锡邑东境厚桥鄕。无锡的嵩虽小,嵩寺却很著名。南朝萧梁时,天竺(印度)高僧达摩与西域沙门嵩头陀先后东来,又有应化大师亦至浙江义乌,寄居傅氏家。达摩从广州到金陵(南京),与梁武帝萧衍讲经意见不合,即转赴当时的北魏,上河南登封的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嵩头陀先到

  • 文章家鄉無錫(續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2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无锡 名胜

    在康熙初年,秦金的曾孙秦德藻,请了著名的假工匠张南垣及其从子张斌,在园内叠石,又引二泉之水,曲注其中,使园更趋完美。在园内可看到锡的龙光塔,园内有美人石、知鱼槛、锦汇漪、鹤步滩、七星桥、八音涧、九狮台等景。康熙和乾隆南巡,此园是必到之地,尤其乾隆几乎每次必到,乾隆十六年游寄畅园,秦氏子迎驾者二十余人皆高龄,乾隆曾题诗美其事,其中有句云:「近族九人年六百,耆英高会胜香」。颐和园内谐趣园就是仿照此园建造的。我们循着曲径,欣赏每一个景致,堂兄眼力差,由他

共2302条记录 1/23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