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吃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話喫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余麗芬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屈原 端午节 粽子 小吃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意初,午爲十二地支之一。端午原作端五,指每月初五日,後特指五月初五,到唐代因避唐玄宗(八月初五生)諱,端五正式改稱「端午」。每年的這一天,民間除了競渡龍舟、懸蒲插艾、灑雄黃酒外,還要喫糭子。「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寃。」唐人文秀這首詩道出端午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約公元前三四〇——公元前二七八),戰國時期歷任楚國的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富國强兵、聯齊抗秦。可是當政的楚懷王聽信令尹子椒...

  • 文章「陝西羊肉泡饃」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作者:趙新貴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羊肉泡馍 美食 小吃

    陕西羊肉泡馍」是闻名全国的。它在大西北人心目中,可算是小吃之冠,从儿时起,我就与它结下了深深的「食缘」。据传「陕西羊肉泡馍」的远祖是商周祭神所用的「片羊肉羹」,后在羹中加进锅烙面饼,变成隋炀帝的御食「细供段忽羊羹」。「陕西羊肉泡馍」用着粗大的瓷碗,结实的烙馍,肥烂的牛羊肉,煮过肉而制的浓浓醇香的汤。尤其那种用双手而掰的筷头大小般的馍,没有一种坚强的毅力和手功,是难以完成的。「羊肉泡馍」与秦人有着深厚的情,在西北黄土高原扎下了深深的根。此飮食文化源远流长

  • 文章早年温州沿门叫卖的商贩与小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丁世權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商贩 小吃 特产 历史考究

    笔者早年随先父母居住外乡,稚龄时偶一返回温州故里,为时皆极短暂,所以对温州人物掌故所知甚少,仅对沿门兜售的几种平民小吃,尙存若干印象。近五年来,回温多次,或许由于社会经济变迁,深居旅馆之内,已不易见到此景,然偶忆及,昔年景况,仍宛在眼前也。一、卖「柑卤」:温州产瓯柑,风闻遐迩,是果中极品,味甘性凉,微带苦味,一度曾用作贡品,上贡朝廷,但不耐久贮。盛产之季,无法运销外埠,柑农只好搾汁装桶,肩挑入城,沿门叫卖,当时每碗所值不过铜元一文,极受家庭欢迎。现在

  • 文章北京的豆汁兒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北京 白米 榨菜 小吃 豆汁儿

    東安市場、西單商場内的豆汁兒店裡,則常見衣冠楚楚的男客女賓,照樣就著辣鹹菜絲,或者還嚼著焦圈,芝麻醬燒餅,人人也喝得滿面春風。辣鹹菜絲是把鹹的水疙瘩切成很細很細的絲兒,拌上辣椒面做的。若攤子上或店裡喝豆汁兒,辣鹹菜絲任你吃够。喝碗豆汁兒,吃兩小碟甚至三小碟辣鹹菜絲,還是花一碗豆汁兒的錢。當年那些賣氣的苦哈哈,即買一碗豆汁兒,用免費的辣鹹菜絲兒就著自帶的窩窩頭,那就是一頓飯。其實除辣鹹菜絲兒外,也有其他種鹹菜,如芥蘭絲、醤疙絲、芝麻醬絲等,但須另花錢買。也...

  • 文章无锡崇安寺皇亭的风味小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9期  作者:章振華  出版时间:1998-01-20
    关键字: 无锡 崇安寺 皇亭 小吃 风俗

    旧时无锡崇安寺皇亭内小吃摊林立,各种可口的风味点心确实引起得人们馋涎欲滴。崇安寺最初名兴宁寺,建于东晋兴宁2年(公元364年),南朝梁武帝时(502-548年),改名静慧寺,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改称崇安寺,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崇安寺二次大火,大部分建筑焚毁,因此就留下大片空旷的地方,这里就成了民间杂要和风味小吃集中之地。这块空地又为什么会叫皇亭的呢?原来是由于光绪元年(1875年),无锡知县廖纶

  • 文章思家鄉憶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史忠順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家乡回忆 小吃 军阀战乱 古迹 家谱 寻根

    坊的王守忍先生,当时同学有邱锦光、王启光等,此期间又有土匪之乱,北伐战事,往返过境,家中生活已渐困窘,无奈休学习商!城中读书五年生活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外祖父无后,我算他唯一的孙子,住在外婆家五年的生活中,我是幸运者,记得外祖父常带我到各家卖吃食的地方,总是交代说:这是我的外孙,以后来吃东西,每月我还一次帐从此我成了衙门前几家夜点小吃的小主顾,如「安稳家的鸡汤」、「张开的小烧饼」、「张肇礼的火烧」,都是我晚点的对象,早晨由棋杆街往高皇庙上学,在天津桥街口喝

  • 文章中原特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7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7-25
    关键字: 家乡特产 风味小吃 怀念往事

    故鄕特產,特別令人嚮往,背鄕離井愈久;嚮往的鄕思愈濃。每見報導我大陸各地特產,最能引人入勝,使人神往!尤其想起那些爲他處罕見的故鄕特產,更激起人們的鄕思潮湧,無限懷念!益覺桑梓鄕土可愛,對匪同仇敵愾心愈益堅強。諒爲我海內外千萬遊子所同感亦所樂聞吧!中原氣候中和,黃壤鬆土,天然特產較多,約可分爲食品與非食品兩大類,都是特別優異著名的地道土產。名產食品有:「豫西石榴陜(州)靈(寶)棗,豫南芝蔴香又好;孟(津)梨寶(豐)酒伊(陽、川)洛(陽、寧)柿,有香有甜中...

  • 文章河南杞縣的紅薯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蔚中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红薯泥 河南小吃 怀念故乡 人物回忆

    故鄕河南杞縣,位於黃淮平原,盛產小麥、豆及紅薯(甘薯)。每年秋末是甘薯的收獲季節,故鄕的甘薯多爲紅皮或土黃色,但心都是紅的,故稱「紅薯」。水分多而甜,人們除以麵,雜糧爲主食外,以紅薯爲副食。故鄕館子內有道點心,叫「紅薯泥」,此點心用紅薯和冰糖做成,做好盛到盤子內,呈稠糊狀,晶瑩透明,色澤猶如瑪瑙,上面撤以靑紅絲煞是好看,吃在嘴裏旣甜且香,甜而不膩,令人百吃不厭。並且有三不粘:卽不粘牙,不粘筷子,不粘盤子。茲將其做法介紹如下:將紅薯一斤洗淨,煮熟後去皮,搗...

  • 文章魚米之鄉菜肴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浙菜 杭菜 风味小吃 鱼米之乡

    蒸豆腐、醃菜蒸笋、鲞蒸茄子等,鲜咸合一,囘味久长。绍菜糟酒味醇香浓,用以糟菜,别有风味。著名的糟菜有糟鸡、糟熘鱼白、糟烩鞭笋等,令人食后难忘。此外,如绍杂景、绍式小扣、绍式虾蛋、西施豆腐羹、东坡腐(油豆腐嵌肉)、干菜毗肉(霉干菜烧肉)等家鄕菜,也深受人们喜爱。浙江的地方风味小吃,亦品种繁多,咸、甜、荤、素、香、脆、软、糯,各色俱全,造型美观,绚丽多姿,富有浓厚的江南地方特色。淸代袁枚《随园食单》中有个《点心谱》,专门介绍各地的风味小吃,其中介绍浙江的具有

  • 文章桂林馬肉米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陳冠南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风味小吃 马肉米粉 烹调方法

    到過廣西桂林的人士,都會懷念那種別具風味的小食,就是名聞遐邇的「馬肉米粉」。回溯民國三十八年三月間,大陸局勢逆轉,筆者隨部隊撤退至桂林,行裝甫卸,第一件事便上街打聽賣馬肉米粉的店肆,於今時隔四十餘年,筆者仍依稀記得在市區內十字路口的那家專賣馬肉米粉的小食店,眞的是門庭若市,應接不暇。當時充滿戰時氣氛的桂林,在此過境的各省人士,猶如過江之鯽,旣到桂林,總要一嚐馳名的馬肉米粉。於是,專營此業的小食店,莫不生意興隆,利市百倍。想起粵、桂二省人士,對於食道,確有...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