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寒食节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寒食节典故与清明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传统节日 寒食节 历史典故 民间习俗

    燕京岁时记」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所谓『清明即寒食,是因寒食期间为冬至后一百四至六日,而一百六日恰好是『清明日』。唐人诗里有『寒食』的诗句云:『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寒食与介子推从古书上多说:「寒食节」是起因于介子推抱木自毙,说:「春秋时代」、晋献公有「申生」、「重耳」二子。因为献公宠幸骊姬,杀死长子申生,次子重耳就奔走他国。那时候,有狐偃、赵衰、顚颉、介子推与四个部下,保护他去逃难。逃到曹国,粮食吃尽

  • 文章從中部地區同鄉會春祭之禮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春祭 寒食节 清明节 修禊 历史溯源

    不妨来赏析赏析周邦彦先生这首词美义美的「应天长」,其词义是:「春风送暖,晴光吹散薄雾,亭台楼阁都沾满了遍地春色。现在庭前没有月亮,昏沉沉,又到寒食节了。梁上的燕子,以前社日也曾来过,好像讥笑我,一个人关起门来,自惹烦恼。只见乱花飘过,邻院满地芸香,乱七八糟地洒在一起。还记得那一次,偶然碰见了,郊外停驻了一辆油壁车。又见汉代的宫殿里燃遍烛光,轻烟袅袅地从五侯的屋宅升起。绿草青青,连路径又认不出来了。于是强自拿起一壸酒,慢慢地访寻以前的行迹。远远的市桥处,在那

  • 文章清明掃墓的掌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9期  作者:芙蓉山人  出版时间:1992-03-20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寒食节 挂纸 习俗

    清明节前后是我国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在唐朝以前,祭祖在寒食节举行,它主要是禁止举火热食,要食冷的东西,是一种反常的礼仪行为,相传是周代的旧制习俗也是对火使用的节制,到了清明日再生火,象征生活的更新,但是后人却将它与春秋时代的介之推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使得寒食节更富有纪念性,民间清明节扫墓可分为「挂纸」、「培墓」,两种仪式。「挂纸」的起源是唐高宗李渊,在未得意时流落他鄕、直到他被封为唐公之时,才囘到故鄕,不幸的是他母亲已去世多年,埋葬乱冢之中,高祖遍寻不着

  • 文章寒食节寄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2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3-12-10
    关键字: 寒食节 节日 风俗 诗句

    寒食节原委寒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此话是说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合清明节前两天,就在这一天,家家禁火三天,只能吃现成的凉食,故名之「寒食」。寒食节形成于二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左传》「介之推不言禄」等篇记述:晋国君主晋献公听信夫人骊姬的谗言,逼死了太子申生,逼走了另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就在晋公子重耳将遇杀身之祸的时候,介之推等贵族协助他外逃避难。重耳先后在狄(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及宋、郑、楚、秦

  • 文章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0期  作者:大白  出版时间:1992-04-20
    关键字: 寒食节 祭祖 习俗 介子推 清明节

    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唐朝以前,祭祖在寒食节举行,现在民间亦有在寒食节举行的,或清明前三天与后三天举行的。寒食节主要在禁止举火热食,要吃冷的东西,是一种反常的仪理行为,相传是周代的旧制,人们对火的一种信仰习俗,也是对火使用的一种节制行动,到清明日再生火,象征生命更新。但是后人却把它与春秋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合在一起,使得寒食节更富有纪念性。介子推为晋文公打下了天下,他的功劳不少,吃了不少苦,甚至在战场上为晋文公割股疗病,但论功行赏,晋文公却忘记了他,介子推

  • 文章寒食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寒食节 介子推 著作记载 历史演变

    晋人以寒食节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春秋时人,从晋文公出亡,凡十九年。文公还国为君,偿赐出亡诸臣。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乃与母隐于绵山,其后文公求之,不出,文公乃焚山以逼之,推竟与母抱木死。琴操云:「介之推抱木而死,晋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擧火。」于是产生寒食节,因之寒食节禁火,世多以为乃晋文公哀念介子推而作。后汉书周擧传云:「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由是,至其亡月时日,神灵不乐擧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日寒食,莫取烟爨」(音窜,炊

  • 文章寒食节「与」清明节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7期  作者:姚君豪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寒食节 清明节 民俗节日 介子推 重耳 介山

    一、寒食节:是中国特有的民俗节日,正好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因此古代人皆称「寒食节」为「一百五」。例如,唐朝诗圣杜甫就有一首诗叙述:「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液。」又如宗长姚合先贤的「寒食书事诗」——「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据荆楚岁时记载:「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另注云:「据日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紧紧相连,人们常把两者混为一谈。在中古代「寒食」是一个独立的节日。隋唐

  • 文章民族掃墓節史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黃敬齋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中华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 寒食节 民族习惯 历史渊源

    南北朝时,北魏再加以严禁,「魏书」载:「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从此寒食节遂废,只余下淸明节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