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训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伯英先生家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6-01-30
    关键字: 家训 真迹 资料

  • 文章沈文肅祠堂號稱「濤園」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沈文肃 祠堂 石刻 家训

    涛园亦在城边街,本宋代旧筑,以乌石山老松参天,遇风■「松籁怒涛」,故得名。沈家得此园后,改为「沈文肃公祠」,祠内供奉沈葆桢,夫人林氏,子爱苍和孙丹曾四位香位。祠的东壁刻有沈公家训全文,西壁刻沈夫人林氏在广信府被围城时乞援书的全文。此外沈葆桢太夫人林氏的诗训,墨迹,家书以及名人的联句等,亦均保留眞迹石刻于祠内,眞可谓玲龙满目,富有历史价値了。祠后有阁,出便门登石阶百余级向东处,建有二亭,遥遥相对,眺远绝佳,在其旁岩石上,刻有「涛园」两字。

  • 文章顏之推的期待——以勉學篇爲範疇探其義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孝经》 《古今字诂》 勤勉治学

    壹:前言颜氏家训,大约是始作于北齐,而成书于隋代[1]。虽不能说是最早的一部家训著作[2],但如就内涵说,无疑地将是一部最为淹博通贯的撰述。颜氏在该书中,从居家敎子起,逐渐向外开展,因而建立了他的家庭伦理观,同时也更加强调了个人修养所应遵守的规范。如〈风操〉,〈慕贤〉,〈勉学〉,〈文章〉诸篇的提出,即为最具体的说明。颜氏身处乱世,浮沈南北,耳闻目见,自非「更仆」可数。所历既多,感慨遂亦系之,于是乃就其所悟所得,笔之以敎家人。余读其书深为所感,兹仅先以其家训

  • 文章颜氏家训新译引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颜氏家训新译》 书籍简介 版本介绍

    壹 颜氏家训译小引明万历颜嗣慎重刊本颜氏家训序云:「三代而上,教详于国;三代而下,教详于家。非教有殊科,而家与国所由异道也。」颜氏家训二十篇,虽为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来作为自己家教,自从公开于世后,学者均认为此书义理颇多,于是日见重于士林,正适合各个家庭,用来推广教化,作为每户日常传家典范。清雍正二年黄叔琳节钞本颜氏家训序云:「人家忧其子孙也,何所不至哉!忧之深,故虑之焉周;卢之周,故语焉而详;详于口者,听过而忘,又不如详于书者,是以垂而行远,此家训

  • 文章人傑地靈的南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87-04-08
    关键字: 南昌 诸葛亮 借东风 竹林家训

    诸葛亮,字孔明,出生于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汉灵帝熹平四年,岁次丁卯,西元一七六年,殁于武功五丈原(今陕西郿县),建兴十二年,岁次庚戍、西元二三〇年,享年七十四岁,遗命葬于定军山,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父诸葛珪,字子贡,任泰山郡丞,亮童年父母见背,与弟诸葛均,随由叔父抚养,叔父诸葛玄,兄诸葛瑾,均与孙策有旧,兄后为孙权幕宾,叔父则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开荒地,兴敎育,创设吴皋书院,有政声,故亮启蒙就读,完成敎育过程,均在南昌,自幼得竹林家训

  • 文章一个客家华侨的传家宝——家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客家华侨 家训 方志谱乘 历史资料

    一、前言民国八十年(西元一九九一年)二月初,应堂姪张英秋夫妇之邀,至其三重市家中餐叙,并有数同鄕作陪,包括陈昌华贤伉俪,共话家常。而令我印象深刻难忘的,是他家客厅正面其先君遗像下方,横挂著一幅家训,据吿系三十年前其父远自侨居地缅甸辗转寄来的家书,特以毛笔正楷放大书写,用作家中座右铭之意。当时,我与昌华弟读之再三,并欣赏其文字通俗,道尽吾鄕客家人的艰苦生长环境,充分表达立志向上、奋发图强的期许,以勉励儿孙。也可代表多数客家华侨的心声,传之后世,实属凤毛麟角

  • 文章古今賢哲治家格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7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0-07-06
    关键字: 先贤 治家 格言 颜之推 朱柏庐 家训 蒋经国 宋协邦

    贤哲治家格言⑴颜之推学士治家训言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卹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

  • 文章朱熹生平三字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朱沛忠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先贤朱熹 《文公实录》 《朱熹年谱长编》 生平事迹 《朱子家训

    抒发,爱国情。宋庆元,六年春,三月九,文星陨。终年寿,七十一,众弟子,悼恩师。先贤柩,葬林谷,与夫人,永不分。七年后,奸佞灭,先贤冤,得昭雪。宋宁宗,追谥文,尊文公,称朱子。题金匾,表恩泽,刻《四书》,存学宫。宋理宗,赠太师,封国公,列孔庙。元明清,科举试,《四书注》,为范本。康熙帝,尊朱子,大成殿,立牌位。朱文公,有贤能,治国家,民为本。性刚直,正气烈。抑豪强,惩奸逆。创书院,二十七,育弟子,三千余。承孔孟,继周程,儒佛道,融一体。拟家训,撰家政,教子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