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宰相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古代的宰相(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李甲孚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宰相由来 官称 各代宰相体制 宰相数目 宰相职权

    什么叫做宰相宰相又叫相国、丞相,是帝制时代,中央朝廷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它的职掌是掌丞皇帝的旨意和相佐皇帝的万机。用现代语说,宰相就是辅佐皇帝和统摄文武百官的幕僚长。早在商周时期,在朝的官员就有用宰字做官称,例如冡宰、太宰是。周书序有「周公相成王」的句子,这里的相不是官称,而是辅佐的意思。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姫发的弟弟。武王伐纣,击败了纣王姒受辛后的第三年(西元前一一一九年)就生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即位—成王,周公祇好负起摄政的责任,来辅佐

  • 文章桑維翰苦學成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維賢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桑维翰 宰相 科举 事迹

    后晋的宰相桑维翰,洛阳人,自小生得面孔很大,身材矮小,容貌眞是古怪丑陋。有人说桑维翰长得此种奇异非凡的相貌,将来的成就是未可限量。桑维翰素有大志居然骄傲,认为自己将来必有飞黄腾达之时,所以一面出交天下士,一面入读古人书,力求上进。桑维翰十年寒窗,埋头苦干,映雪读书,求取功名,不幸的是他生不逢时。桑维翰参加进士科擧考试时,主考官看他的考卷「桑」姓的时候,为其所忌,因为「桑」和「丧」字谐音,所以将他的试卷黜落,使他名落孙山。主考官用这种方法,使他无法获得功名

  • 文章呂蒙正祭灶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劉嘯月  出版时间:1974-01-25
    关键字: 吕蒙正 祭灶诗 宰相

    「江上秋風宋玉悲,長官手自葺毛茨,人生窮達誰能料,燭淚成堆又一時。」這是愛國詩人陸放翁路過寇萊公山寺讀書處在寺壁上所題的詩。寇萊公用窮的時候,在山寺讀書,自己編葺毛屋,以避風雨,他到登壇拜相,便燭淚成堆,又奢侈起來了。於是傳爲佳話。在寇萊公之前,以一寒士能三登相位的呂蒙正,發他讀書時期的艱窘情形,更十倍於寇萊公。呂蒙正,生於五代末,是河南洛陽人,都是天才出衆,却世窮得可憐,俗語說:「窮不過呂蒙正。」究竟呂蒙正窮成什麼樣子,我們可以從他自己所吐露出來的:「...

  • 文章中国古代的宰相(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李甲孚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宰相职责 历史故事 宰相总数

    陈平本来是笔直的站在正殿上面对着文帝。当他被问得透不过气的时候,又听文帝问他你管什么事,觉得不大对劲,生怕把事弄僵,立刻把身子弯下来,垂著头带着惶恐的口吻囘奏文帝说:「我的职务是宰相,我很惭愧没有尽到责任,我有罪!」「宰相管些什么事?」「升下!宰相主管的事情有四种。」「那四种?」「对上来说:宰相要佐理皇帝,管理全国的政务。对下要使全天下的生物都能够各自适应生存的环境,对外要安抚各国的诸侯和边疆的外国,对内要亲近人民使他们归附朝廷,和使公卿大夫各自

  • 文章南宋温籍宰相陈宜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劉章進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陈宜中 宰相 南宋 抗元 文天祥

    陈宜中,字与权,宋理宗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廷试第二(榜眼)。他在太学时上书攻击权奸丁大全,号称「宝祐六君子」之一。以后就投靠「蟋蟀宰相」贾似道,和他同流合污。后来贾似道祸国殃民的阴谋败露后,他又见风转舵地上书奏请诛杀贾似道。他出仕后,正是国事蜩螗,社稷倾危,元军水陆并进大举灭宋之时。当时宋恭帝只四岁,谢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掌政。德祐元年(公元一二七五年)十月,谢太后任留梦炎为左丞相,陈宜中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陈宜中对抗元斗争采取一种

  • 文章范文正公嘉言懿行(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范仲淹 事迹 言行 宰相

    公少贫勤,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已任,当谒相士问曰,能作宰相否?相士曰,否。问能作名医否,相士讶曰,何前高而今卑也,公曰,惟两者可救人,相士赞曰,仁心如此,眞宰相也。公归曰,有绢三千疋,尽散其族戚,曰:亲族鄕里,见我生长,幼学壮行,为我助喜,何以报之,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我,今族众皆一脉,我岂可独享富贵。

  • 文章无锡出生两宰相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6期  作者:一峯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锡籍宰相 许文穆公 许国 周延儒

    有明一代,吾邑无居揆席之人,但在吾邑出生的外鄕人,倒有二人得居揆席做了宰相,一为徽郡许文穆公国;其父玄甫,僦居吾邑南门带钩桥边。据无稽的传说,一夕,里中见其家屋上,红燄上腾,人皆以为火惊,都奔往灌救,至则并不见火而听说玄甫生了个儿子(后即为许文穆公国),许国小时,从邑人莫晓窗受书,晓窗夫妇爱之如己子。十余年后,囘家议婚,始归故里。后来做了宰相,即邀晓窗入都,尊以师礼,文穆门下士以公尊师之意,皆捐俸厚赠,晓窗遂成富翁。子愼余,好谈兵,文穆把他列入平湖功牍中

  • 文章遠見卓識·功成身退的黃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黄淮 人物传记 明朝宰相 从政

    温州鹿城区有一条直贯南北的信河街,信河街两边有七十二条巷。其中一条,曾经是明朝初期宰相黄淮的住地,因此人们一直称它为黄府巷。温州自东晋以来,人才辈出,有「东南邹鲁」之誉,但大部份是学者名流、骚人墨客,温州从来没有人当过皇帝,连宰相也只有寥寥几个。刘基是朱元璋手下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也没有当过宰相。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总理朝政。第一任左、右丞相李善长、徐达去世后,胡惟庸升任丞相。胡惟庸大权独揽,专横跋扈,与朱元璋的矛盾日趋

  • 文章温州宰相张阁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3期  作者:陳降任  出版时间:2014-06-01
    关键字: 温州 宰相 张璁 名人轶事 智慧故事

    正名张璁张璁,温州永嘉县人,人们都暱称他张阁老,但张璁这两个字却鲜为人知,他是明朝有名的宰相,深得皇帝信任,并封他为「孚敬」。他对乡亲十分照顾,不少人上京城向他求信谋职,总是依个人学问获得一官半职。温州瓯柑某日有一乡亲从温挑了一担瓯柑来到京城送给张阁老,那时候瓯柑包装十分困难,路途遥远,瓯柑不但容易破损,甚至烂掉,他就用两个磁碗将瓯柑用纸张包好放在里面用以保护。当张阁老见到后知道来者不是读书人,无法为他谋求官职,嘱他带了十个瓯柑在皇宫门外摆摊,暗中告知

  • 文章雁门李牧、李佐车及其宰相世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劉普德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雁门李氏 宰相世家 李牧 李佐车 赵郡李氏

    雁门李牧、李佐车为始祖、三世祖的李氏后人宰相群体,堪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闻喜裴家、太原王家媲美。「南裴,北李,太原王」,这三个宰相世家,是三晋的光荣与骄傲。这三个宰相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管哪朝哪代,只要当了宰相,就像当年蜀相诸葛亮一样,忠心耿耿地辅佐他的君主,丝毫没有犯上僭越的思想,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三晋学者继续研究、探讨。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与廉颇齐名,为保卫赵国北方边疆,抗御匈奴、秦国的入侵,立下不朽的功劳,被封为武安君,被赵郡李氏尊为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