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宣传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辛亥革命前夕的溫州新山歌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宣传 教育 案件

    辛亥革命前夕,全国各地反清活动风起云涌。为了鼓励动员群众投入革命洪流,一些革命人士纷纷撰写通俗宣传品,传播革命思想。流行最广的有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它们以民间歌谣形式,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对革命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温州地区很早就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光复会领袖陶成章曾在一九〇四年来过温州活动,寓居平阳鳌江的小成学校。光复会会员敖嘉熊也曾创办过温台会馆,作为筹备革命的机关,招请乐清的冯豹和陈耐辛为襄理。一九〇六年,陈耐辛倡设明强女学,自任监督

  • 文章平鸰投资五千万打造名人文化——宣传历史十大名人苏步青、黄公望、马星野等事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车菲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平阳 文化 宣传 历史名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平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荡涤赋予了平阳盎然的文化生机。投资五千万元建造苏步青纪念馆并拍摄相关历史题材影视剧:建造平阳历史文化名人展示厅和平阳文化文献展览厅,宣传平阳历史文化名人事蹟;建设谢侠逊棋院、黄公望广场、平阳文化名人雕塑公园:在中小学校设立平阳文化名人长廊,传播和普及平阳历史文化……未来五年,平阳县将积极发挥历史文化名人效应,打造…平阳名人文化“品牌、进一步推进

  • 文章北伐勝奉軍 河南大災荒(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北伐实况 战役实况 宣传工作

    武汉能汇现款来——前后三位军师长所述苦情,以及其华他们所见前线军民苦况,确是不容忽视,其华特写了报告和建议上去,都处于五日京兆的窘况,说不定也多少有点措施,紧急食粮,医药救济,可尾随革命宣传工作队之后,解救老百姓燃眉之急,不让河南地区苦难,久久之后才消释。张师长也分析了当前的敌情,赵知事则报告了县政概况。他俩不约而同,欢迎先遣队驻留县署。其华考虑,那会失去行动自由。婉谢了。只重重请托,但有需要,必随时前来求支援。俩主人答复得斩钉截铁,咱们是同一条战线的人

  • 文章抗戰時期吾松的文宣工作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文化宣传 《青声杂志》 话剧 口头宣传

    在抗战时期松江之敌后工作,当以三民主义靑年圑松江分圑最为积极;当时朗奎兄担任分圑书记,笔者充任宣传股长,先后有四年之久。笔者现把这四年中在敌后的文宣工作,就记忆所及,,略述一二,供诸鄕长参阅。在日本军阀枪尖控制下从事文宣工作,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但还算侥幸,四年中没有出过毛病,敌伪对此没有发觉。发行「靑声杂志」在文字宣传方面,除了张帖文告及鼓舞陷区同胞的宣传品外,还透过敌伪检查,出版了一本杂志,这一本杂志,以文艺为主,初名「新声」,后改名为「靑声」(意即

  • 文章三十六縱隊抗戰史略稿(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三十六纵队 抗日战争 宣传 组训 联军 战役

    政工因部队一再改编,政训组织亦必随之有所变动,然其工作内容则不出宣传组训及总务几项。兹分述如下:宣传一、小型报纸:抗战开始以后,各地原有新闻机构均已停顿,报纸全部停刊,抗战区内消息断绝。本部有鉴及此,初出壁报藉传抗战动态于百姓。民国二十八年二月始装设收音机收听中央新闻广播,并即据以编印小型报纸分发。殆是年四月一日乃正式定名为「战讯」并出版创刊号。主要内容为国际要闻及国内战讯,每日出版油印八开一张二百余份分发各级部队防区学校民众团体及友军阅读。八年于兹

  • 文章宋代溫州漆器——從銘文看溫州人廣告意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金柏東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宋代 温州漆器 商品宣传 铭文 广告意识

    字铭,当是私营漆工标记;浙江宁波西汉墓,曾出土漆盒、漆梳、漆尺等,漆杯内有隶书「宜酒」二字,也只注明漆器的用途。而两宋时期,温州的手工产品已具有明显的商品品牌意识。从建国以来的考古的实物中,我们已发现不少带有商品宣传的铭文。如漆器的铭文除有漆工姓名、住址和制作时间外,都普遍标有「上牢」二字,如巨鹿出土的漆盘,不仅标有价格,还有「货真上牢」字样。「上牢」,在此是指产品非常坚固,属于商品广告的意思,而且非常强调地域的特性,不少漆器都注明产地「温州」,足见宋时

  • 文章憶往昔——綏西抗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馬青凡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绥西抗战 宣传抗日 傅作义 战争回忆

    一九三六年,我正在山西省立运城二中读书。由于日冠伪蒙军侵略绥远,横行平津,华北局势危急,爱国青年已无法安坐在教室里静心读书。寒假回家我在芮城县城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同村同学马孝弟、张林风等夤夜在各巷道张贴标语,宣传抗日。一九三七年,日寇突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我和同学李新儒、董英等组织了「抗日救亡宣传队」,募集捐款,并在县城、陌南、东吕、学张等大村鎭演出抗日剧目。「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唤起民众抗日情绪。十月份,太原失守,临汾吃紧

  • 文章革命先烈寧調元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劉謙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宁调元 宣传革命 讨袁起义 革命事迹

    革命团体,名曰大成会。未几解散,扩大为华兴会。校中宣传,一以委君,不数月,明德经正两校倾心革命者益众,克强先生与马福益约期大举,事泄。湘抚陆元鼎据探报党人方集议于东文讲习所,派兵掩捕,君闻警匆匆出门,遇逻卒,诡诃得脱。克强先生从后门遁,匿居某敎会。旋与张继同时离湘。君则仍负联络之责,与克强先生通讯不绝,淸政府不知也。既念广播革命种子,必从敎育入手,因首倡开办渌江中学堂。请假囘醴,鸠工治校舍,守旧派羣起反抗。白县,县知事鲁晋签捕役拘君及与共事者,君不为少动,卒底于成。时

  • 文章閒雲白鶴一詩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灵隐寺 诗僧 反清宣传 文字狱 佛教

    杭州灵隐寺壑雷亭有嵌字题联云: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贪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语含禅机,当头棒喝,此出于乐淸白鹤寺住持华山上人大手笔也。上人俗姓陈,乐成鎭下洋角人,剃度空门,诵习内典,自多禅悟。更治诗益力,构思奇特,造语淸逸,墨林耆宿咸相引重,评其诗作禅中眞味,有「卍灵诗草」大负诗僧之名。上人虽虔礼佛,却能未尝忘世。慨淸政不纲,怜生灵涂炭,每以慈悲为本,冀欲济世救民。适乐邑维新志士陈耐辛,联络红岩洞月空和尙等,借办学宣传宗旨,上人慨借寺内前进及两廊辟

  • 文章懷念廖將軍祖述學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楊榮昌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廖祖述 宣传抗战 人物事略 往事追忆

    瑞金 杨荣昌廖中将祖述先生,与笔者是江西省立南昌一中同班同学,当年学校三迁江西广昌县驿前鄕、白水鎭。高三时他转学国立十三中学。就读中央大学时,响应「十万青年从军运动」。简记数事,俾资怀念。其一:抗日军兴,母校三迁,时在民国二十八年,同进一中同班甲组。在校他读书用功,「手不释卷」,常于课后或假日,熟背「古文观止」于后山丛林;同学皆尊称「孔夫子」。当年学校有学生自治会组织活动,笔者主其事,尝宣传抗战,走访民间,创设民众补习班多所,廖学长也参加夜间补习班讲课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