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文化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客家人的宗祧繼承觀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李上珍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宗祧继承观念 风土习俗

    客家人多半都有重男輕女的習俗,主要是由古代〔血食〕觀念的延續,生人恐香火斷絕,姓氏湮滅,因此對〔血食〕問題,是人生當中需要了解,積極地去探討的主題。古代的人,相信一個人死了以後,靈魂還是存在的,需要人世間的子孫年節殺生取血,通過祭祀方式來供養靈魂,這就叫做〔血食〕,這種血食還必須要與死者有血統關係的男系子孫來提供,否則祖先是不能享用的。古語云:〔神不歆(享用)非類,民不祀非族〕,乃屬此意。祭祀祖先的活動本是古時各民族的共同風俗,但是因爲血食觀念以及由此產...

  • 文章平遠風土—婦女的裝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6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平远 妇女着装 传统习俗 客家文化

    例如敎育最发达的梅县。」接着梅县同鄕在台人士,也在六十四年创刊「梅州文献汇编」一书,迄今每年出版一集,在第六集中,特把「平远县志续编资料」中的「风土」一篇重刊,并加推介:「平远风土一文所述各节,实即嘉应五属风土之缩影,各县大致相同,为硏究客家文化之重要资料。」关于平远妇女之装束,在「平远县志续编资料」的「风土」篇中有如下之记述:至于女人的衣着,不论老少,都穿着大襟长袖的短衫、裤是加钉裤头的阔脚长裤。不过在颜色方面,以年龄大小略有不同,即中年以上妇女,绝大

  • 文章淺談避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避讳 文字避讳 历史例证 姓名 客家文化

    「諱」,已死尊長之名號,或把事情隱蔽不宣佈,「避諱」也就是因忌而避之爲諱名,對尊長的名字避而不稱;諱言,忌諱不談,爲不吉利的話等等。從族譜、家禮中可知,歷代都有諸多避諱之原則。避諱就是對人的名字不能直接稱呼和書寫。而用其他方式方法代替。歷史上避諱的習俗悠久,早在西周朝時,就有兩名不避諱之說,即官名和人名都和皇帝名字相同的字,只避諱一字則可。秦漢時代,避諱規約漸趨完善。秦始王出生「正月」,改稱爲「征月」或「端月」。這是秦朝國諱做一項規約。西漢司馬遷著《史記...

  • 文章談客家話回響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古之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方言 客家文化 历史集萃

    楊雄方言七說:攍、、賀、、擔也。到廣雅則說:攍、㧡、何、、擔也。溫仲和編輯清光緒嘉應州志卷七方言直說:「擔謂之㧡。土音讀恝之平聲。」並按語說:「今州俗明以擔為㧡,故擔夫謂之㧡腳。」楊雄方言是蒐集古今各地不同時空的同義詞。廣雅亦是。州志方言則是專指客家話而編的。依廣雅所說:㧡是擔義、則州志說「擔謂之㧡」,正是古義古語。只是客話恝平聲的讀音,應類似國語ㄎㄞ的發音。

  • 文章客諺精華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客家文化 客家谚语 散文诗联

    蟾蜍羅,哆哆哆,唔(不)讀書,麼(沒有)老婆。蟾蜍羅,哥哥哥,唔讀書,麼老婆。這一則諺語,非常廣泛流行在客家族群所居住的地區。把讀書、老婆、和蟾蜍關連在一起,藉蟾蜍的叫聲與形像,把蟾蜍猙獰的外表,想吃天鵝肉的奢望,轉化爲警惕和鼓勵人的深長意義。表達了傳神、生動、深入而淺出;易懂、雅俗共賞而雋永的話頭。讀書是求智識,明白做人的原則,做事的道理。也是個人博得光明前途的基本條件。古科舉時代,人們可以透過讀書的有成來爭得功名科第,所謂『十載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

  • 文章客語趣談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客家话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思想文化

    客家話向未受五胡、金、遼、元、滿各族語言混合,在漢語中算是比較純淨的語言;惟客族千百年來,遭受顚沛流離的遷徒,母語已有少數走音,甚至有的難以在文字上表達。筆者在蒐集資料中,所得部分少見難字與趣意,整理後以供客族人士共同鑑賞,俾使有典有據的客語,得以綿延。一、桌墊客語的翣字:按,太祖嘗微行入酒坊,遇一監生與之對席,帝因舉翣几小木,命監生賦詩,應曰:「寸木元從斧削成,每於低處立功名,他時若得臺端用,要向人間治不平。」帝喜翣曰,召生命為按察司。翣字作墊字用見此...

  • 文章石壁客家公祠碑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石壁村 客家公祠 客家文化 碑文内容

    客家乃中原华冑,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加之一黄河水患,度日维艰,为生存,求发展,客家先民,数度举族南迁。辗转吴楚,流徒皖赣,筚路篮缕,汇集于宁化石壁盆地间。石壁,古称玉屏,处福建西隅,以武夷作屏障,十里平川,百里林涛,万顷荒原。百余姓生祖,挥洒血汗,垦荒拓殖,生息繁衍,儒家风范,薪火相传。客家文化在此发源,客家民系于斯诞生。迨至南宋前后,谋拓展,再迁数省,涉海峡,定居台湾,渡重洋,四海札根。开拓进取,不避艰险,英才辈出,建树非凡。客家后裔,情牵故园,倡建公

  • 文章台湾客家文化探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魏萼 出版时间:2013-01-31
    关键字: 台湾 客家文化 发展历史 学术论文 闽南化

    作者簡介:魏萼教授曾任國民黨中央文工會副主任,現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榮譽教授。魏教授:請示連絡地址及電話,以便寄奉稿酬。·編者·

  • 文章歷史記憶與文化反哺:解讀大埔「火船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周雲水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客家文化 火船屋 文化反哺 华侨文化

    以收获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的双重效果。如果将广东梅州客家族群昔日从水路出洋谋生的始发站——松口、茶阳、三河等地的华侨建筑以特色为主题串接,就可以出现大思路,并使游客在欣赏与感悟之中体验客家华侨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客家华侨文化是客家人迁徙最好的注解,也是客家文化中最光辉灿烂的篇章。客侨文化的物质载体,首推中西文化合璧的客侨建筑。深挖客家华侨文化的内涵,需要从小处着眼,才可能最终定位于客家文化特色品牌的形成。当前,以生态文化体验为主线的旅游主题热度不减,粤东

  • 文章月光華華照古今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庸庸 袁碧雯 江光大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文化 散文诗联 张九龄 人物传记

    繁衍发展。直到今天,客家人在中国大陆,台湾,在世界各地都有客家子弟芬芳的足迹,以及客家文化的保存与发扬。月光华华照古今节目,今天要为听众朋友介绍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他也是今天许多客家子孙们引以为荣,常常纪念的一位先贤。是哪一位呢?我们先给听众朋友们一些提示:※他是唐朝的一代名相。※他是中国诗坛上了不起的人物。※唐玄宗说他是文场上的元帅。※翻开清朝乾隆年间蘅塘居士所选辑的唐诗三百首,他是第※一首诗感遇的作者。「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他的作品望月怀远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