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親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筹组顾氏宗亲会启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2期  作者:顧竹淇 出版时间:1978-08-10
    关键字: 顾氏 宗亲 源流 宗族

    之于国是为忠,故由亲亲推衍而爱宗族,爱全国同胞,则对国家必尽其大忠,为民族亦必尽其大孝。际此**祸国,毁灭伦常,吾人欲遵行 国父遗敎,实践 总统训示,以拯我同胞于水火,挽我国族于危亡,固当自团结宗族始。闽郡本我顾氏旧邑,子孙曩自闽移台湾者已多,近年匪祸中原,族人由大陆来台者益众,但因源远流分,久失连络,爰经集议,成立顾氏宗亲会,拟订组织章程,除呈报政府核准外,特检奉乙份,至祈我全体宗亲踊跃参加,共襄盛擧。祇以事属前始,调查难周,倘  台端所知宗亲,尙

  • 文章丘、邱兩姓的河南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4-01-25
    关键字: 姓氏 来源 宗亲会 邱氏 丘氏

    的主意,这种安排,当然使许许多多的炎黄汉裔子孙不满,所以,满淸覆亡之后,曾经有很多邱姓人倡议恢复本姓,像当时台湾的名人逢甲,便是其中最热心的人士。据台北巿丘(邱)氏宗亲会表示,民国初年,丘逢甲就在广东向邱姓人士倡议,把姓氏恢复为原来的丘,囘到台湾,他更热心奔走呼吁,只是,当时台湾还在日据时期,所以响应他的这项呼吁而更囘原姓的人士并不太多,所以台湾的丘(邱)姓家族,也一直邱多于丘。丘逢甲的这个未竟心愿,热爱国家民族的许多本省丘姓人士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在民国

  • 文章栗氏宗亲稽古录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栗直 出版时间:1978-05-01
    关键字: 栗氏 宗亲 稽古录 苗裔

    栗氏姓孤,或謂不見經傳,故爲百家姓一書之所無也。余曰不然,古姓而不習知者夥矣。例一姞姓—國語云:黃帝之子,得姓十四人,姞其一也;左傳云:春秋南燕爲姞姓,故燕國之女曰燕姞。例二郇姓—說苑云:周文王子封郇,晉武公滅郇,以賜大夫原氏,是爲郇叔因氏。例三逄姓—廣韻云:出北海逄丑父之後。按逄蒙、逄伯陵、逄丑父經傳皆作逢。顏氏家訓云:逄逢之別,豈可雷同,蓋至六朝,已別爲二字,凡姓讀如龐,皆作逄也。例四邘姓—姓考云:周武王子,封於邘因氏,漢有邘侯;左傳云:邘晉應韓武之...

  • 文章中原段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段醒豫 出版时间:1975-03-25
    关键字: 宗亲会 段氏始祖 段氏人物志

    壹、宗亲会的縁起木有本,水有源,水流千年,终归于海,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吾人生于宇宙之间,第一离不开空间时间,第二离不开文化历史,第三求永久生存于天地之间。有了以上的三项要求,方可走上人生大道。也可以成为有意义的人生。更可以成一个进化的民族和现代化的国家。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就是这项原则。各物没有进化惟人有进化,所以人为万物之灵。支持宇宙,领导万物者,就是人类。人类有三特点:⒈有组织⒉能合作⒊求进化。有了三特点,才能造成一部

  • 文章古「謝」名邑——唐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唐河 谢氏宗亲会 史料研究

    谢」,似流传不广。直到寻根谒祖之风兴起,「世界谢氏宗亲会」由全球十多个国家,一百余位谢族后裔,组团至唐河县寻根,发现了古物遗迹,认知唐河县系其祖根之地(中原文献第廿八卷第四期有张秀英、贺维周二位之报导)。遂由谢裔集资创办谢氏小学、谢氏文化活动中心、谢氏文化硏究会,及设置奖学金,鼓励深造。并建造一栋三层的「谢源楼」,以示谢姓发源于斯。海内外谢氏寻根,何以寻至唐河县呢?探讨谢姓及谢城之来龙去脉,方知是有根据的。诗经、大雅、崧高:「舋舋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

  • 文章我们的故里就在常州孟河!萧氏宗亲考察团在常取得共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1期  作者:月航  出版时间:2008-12-20
    关键字: 常州 孟河 萧氏 宗亲 至圣日

    五人合抱的古银杏树下,来自马来西亚的宗亲萧友,轻轻地拣起片片落叶,小心翼翼装进随身挎包;杂草丛生的古井边,远道而来的美国、新加坡宗亲,用木桶打起清冽的井水,灌满水壶…鬓发花白的他们,恨不能把孟河的一草一木全部带上,永久保存,以解刻骨铭心的鄕悉。「我们的故里就在常州孟河!」这是萧氏宗亲考察困在常数天来取得的最大共识。十五日至十八日,海内外萧氏宗亲百人考察团到达我市,参加齐梁历史文化研讨会,这是历年萧氏宗亲返鄕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人员规格最高的一次,来访者

  • 文章陈大络教授谈宗亲·宗族·氏族和国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宗亲 宗族 氏族 历史考究

    我们的地缘组织是同鄕会,血缘组织是宗亲会。闽北陈大络鄕长为国立师范大学敎授,近届休假一年考察进修之期,但仍不忘写作,有所建白。他说:「百篇勤著述,卅载乐弦歌;谁谓舌耕苦,小休为养和,」应该这也是其心愿。客岁,曾为「亚太地区华人宗亲谱系硏讨会」,引述「宗法、宗谱、宗族的溯原」;近者复应台北市文献委员会之邀,撰述「陈氏根源、祀典与宗法、修谱之探微」一稿,约五万余言。刋在「台北文献」,稽考源流,至为详尽,其于宗亲、宗族、氏族的定义尤见精确。他说:宗亲,也可叫做

  • 文章汝南堂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9期  作者:袁暌九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袁姓流转 袁氏宗亲会 同宗情谊

    我自出生就姓袁,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而我也以姓袁为荣。姓并非大姓,但说起来也是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和陈姓、胡姓,有其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陈、胡、袁有「至孝笃亲会」的世界性组织,一如刘、关、张、赵四姓的「龙冈亲义会」,历史因缘,其来有自。我们袁姓为汝南郡,亦即汝南堂上。汝南现在河南,尙有县治,具见我们袁姓虽然散处天下,据说澳洲有一岛屿,当地华侨中袁氏宗亲即达二万人以上;台湾桃园中坜一带,袁姓亦为大族;但如究其来源,相信都是系出中原。大致五胡乱华时代,我们袁氏

  • 文章同安陈氏宗亲募款重修陈太傅祠

    来源期刊:《同安》 第4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募款 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 陈沧江 宗亲

    据悉同安陈氏宗亲为重修陈大傅祠,并辟为民族英雄陈化成及先贤陈嘉庚纪念馆,特成立重修陈太傅祠筹建处,并向海外寄发为重修同安「陈太傅祠」致宗亲书发动募款,大意如下:宗亲大鉴:我陈氏子孙源自舜帝后裔,周代受封建立陈国,则以陈为姓,生息繁衍,上下五千余年,同是颖川侯陈实公派下,故以颖川为总堂号。陈太傅源流,及陈实公第十五世孙陈邕。邕为唐神龙初进士,官至太子太傅,故称陈太傅。因与权相李林甫政见不协,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七三六年)被诬谪入闽,后与陈元光之子陈,合家

  • 文章一脈相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宗亲 趣闻 河南同乡 文化传统

    我说:这用不着抬杠,对不对一问便知。老吴富有语言天才,不过半年时间,他就可以用方言和当地农民谈天,他跑进去一问,那户人家果然姓曾,就追问我:「你怎么知道的」?我说,论语上不是载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吗?曾子的后代都以先贤这句话为荣,所以自称「三省门第」。这户人家不但姓曾,而且还是山东的移民,如有家谱,连迁移的年代和路线都査得出来。老吴这时候也想起了一个有关宗亲的故事。他说:自大陆来台途中,经过福州,在大街上听到一家商店老板,用我们河南家鄕土话骂孩子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