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生回忆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軍訓憶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劉君常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高中学生 军训 回忆

    阅近期中外杂志:「忆上海学生军训」及「女生军训话当年」读之既亲切又温馨,不禁回忆起民国二十四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高中学生集中军训之种种。特搜索枯肠,掀起久涸之脑海。简要记述以助当年受训者之回忆,供当今靑年朋友之参考。惟时隔几达半个世纪,记忆不确在所难免,尙望识者赐予指正。全国统一,励精图治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在当时的北伐军总司令后来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公中正的英明领导下,军民团结,上下一心,励精图治,埋头建设,迈向建国强国的康庄大道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四)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实习生活

    烦恼。遂凭栏观览江景,但见烟雨濛濛,江景如画,一时诗兴大发,乃吟咏助兴。当我写日记时,已引起中大女生的好奇。认为大兵能写日记,已够意外的了;及闻我临江吟咏,更觉不可思议。有人好奇,竟趋前偷视;见我刚成的七律,大加欣赏,赞不绝口。我则谦称:「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于是吸引了其他女生纷来聚观,莫不击掌赞誉。于是我乃乘机作自我介绍:我非一般军人,乃中央警校正科的毕业学生。所习者与贵校的法律系相同。所差别的,我们是文武双修,在武事方面,则就胜过你们了。因取所携机枪

  • 文章遼寧法庫私立平治學校簡史(三)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彭椿年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法库私立平治学校 校史 学生 人物回忆

    老师尽量担任所能敎授之科目,余不得已曾担任初中国文英文高中数学历史等科目。大陆变色,迁校海南岛,借住东山鄕某家祠内。校长邀聘余为敎务主任。当时无处购买敎科书,勉强上课。余乃集各年级学生于一大庙内,全凭记忆讲述唐史及白居易长恨歌等,学生听受与笔记,颇有兴趣。大陆撤退,学校停办,师生解散,余系天主敎徒,在广东时,礼拜日常到香港,参加宗敎仪礼「望弥撒」,人事较熟,乃留居香港。回忆在东北大学读书时,敎授周书舲(名传儒)先生,讲授国文,敎学热心,谈吐风趣,批改

  • 文章遼寧省立師專憶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劉勝超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辽宁省立师专 校史 往事回忆 教师 学生

    有马士韩、许俊哲(已故)范振民(已故)英文科有姚彭龄、范占元、刘胜超。体育美术科有马白水、修广翰、张一奎、侯玉格(已故)。除侯玉格转职任海军政治部主任,修广翰变成豪杰裁缝,祺袍专家外,都坚守敎育报国初衷,在中等学校或大专院校敎书。余离开母校,奔波各地已五十有二年头,愿略述辽宁师专当年情形,回忆学生时代生活。一、学校环境—学校于沈阳市小南门外,校门在黉学胡同,后面临靠南门大马路,敎室外车声隆隆,人集喧嚣,并不是个宁静理想地方。校园内仅有两层砖造楼房三栋,作敎室

  • 文章憶翰香小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1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翰香小学 回忆 人才 设施 母校 学生

    绅商惠临观礼,有「雅歌集」名票演剧,并经摄制活动电影,盛况空前,历历在目。新建的翰香小学,入门悬有「稻笠义行」一匾,正是纪念创办人的功绩。两幢整洁的二层楼房,都是敎室以及部分的办公室。低年级与幼稚园在楼下;中高年级则在楼上,临河的一边设「藏书楼」,即今之所谓图书馆。大操场的右侧另有一幢楼房,楼上是学生宿舍,楼下则为礼堂与餐厅。靠右边的墙上有布吿板,壁报「陶镕」也在那里张贴。全校终日弦歌不辍;学童们都是彬彬有礼,而且面带笑容,活泼可爱。故园风光翰香小学的校园

  • 文章流亡生活片段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劉朝明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流亡生活 片段回忆 山东流亡学生

    站在酒肆前曰:「至绍兴不喝杯绍兴酒岂不遗憾!」乃驻足要了一杯绍兴酒,只见道地的绍兴酒色如油汁,淸澈浓郁,香气沁鼻。我不会喝酒,薛强我非尝尝不可,乃吮一小口,什么味道,现在已无从回忆。据薛兄说确是好酒,外地实难尝此佳酿也。抵宁波因无至粤船双,只好折返上海,再觅船去广州。五月七日交涉到一艘驶沪班轮——大达客轮,我们这一群流亡的师生,因无钱买票,只有簇拥在甲板上等候开船,船上一部份军人未领到薪饷,不令开船,时过中午尙无开船的征兆,部份学生便下船去找东西吃。朝贤与锡

  • 文章法官的一生(九)——山东流亡学生的辛酸与成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法官 流亡学生 人物事略 人物回忆

    认为是升官,但我则以为到台北以后,责任将加重,工作更繁忙,就个人的生活来想,实在一动不如一静,但这种调动也是林部长的一番好意,只有遵命照办。回忆自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到屛东工作,前后一年又七个月,地方人均以我淸廉称赞,同事间相处很和好,临别时许多同仁纷纷发起送行。按屛东法院前例,每有高级职员调动时,均在酒家欢宴,在此公务人员待遇菲薄之际,各同仁深以为苦,但也不便违反惯例,只有勉强参加。我因调职要离开屛东时,坚持不接受同仁送行飮宴,陈院长天锡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教育深造 抗日战争

    前言山东靑年的爱国热情,不甘做敌伪的顺民,冒死犯难追随政府作抗战的后盾,这种坚毅的决心与志操,实非任何省份所能比拟。尤以负责领导的校长师长们对学生的爱护与屡迁选校及日谋粮米维生与心力交瘁的精神始终如一,甚至维护学生权益虽拚死而无悔之精神,实古罕其匹。来台学生历经苦难而幸获先后毕业,但续考大学又面临既无经济支援又无亲友投靠,即三餐均难解决的困境,又赖师长们牺牲自我代为设法克服种种几无法解决之难题,终获达成深造之理想,即出国留学者亦大有人在。这种浩荡的师恩

  • 文章想起抗戰期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2期  作者:黄大受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往事回忆 大学生活 战区学生

    连命也不要了抗战期间,大学迁到后方,战区学生没有家庭接济,只靠政府发给贷金,维持伙食。由于通货膨胀,伙食是每况愈下。早晨的稀饭,只有盐炒豆子,偶然有花生米,就不错了。午饭是炒高丽菜,晩饭是煮白菜,其他二样,也是少油的蔬菜,隔一两天,能吃上一大碗豆腐,都欣然色喜。当时有一位张同学,身高体大,吃饭很多,旁若无人,不停地舀豆腐吃,李同学就问他:「为何如此爱吃豆腐?」他竟半开玩笑地说:「豆腐是我的命,怎能不喜欢?」等到星期日打牙祭,有一碗肥油的回锅肉,这位爱吃

  • 文章山東高等學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山东高等学堂 建校始末 学生名册 档案资料 口述回忆

    全省观瞻所系,规制宜闳,原有泺源书院,隘不能容,于是在西关杆石桥外,广置土地,大兴土木,『备极宽敞,凡自来水、发电机等均系单置设备,并设天文台一座,当时在山东境内,以设备及功课论,允推巨擘』(何思源向全国敎育会议报吿)学校一进大门,正中是讲堂和办公厅。东西两边各有七排学生宿舍,东边七排字号是『道尊邹鲁存宗敎』,西边七排字号是『学贯中西集众长』。习德文的学生住道尊邹鲁四排,习法文的学生住『存宗敎』三排。习英文的学生住『学贯中西』四排,习日文的学生住「集众长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