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术共返回3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羅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誓還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林瑞翰 学术争论 岳飞

    王业偏安者,将骄卒惰,军政不肃所致。」经査,则在马著第一三四四页。相隔四页之多,都六六余字,中间且录有不少他人文章。如不经林敎授指点,相信神人也不会发见!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话,今竟被林敎授硬给用一个引号括在一起,我想一定是为了证实他那「飞亦最跋沪」之说,藉以断定岳飞该死!夫治学之道,最要紧的条件是忠信。欧美学术界有一不成文宪法,就是「知识的忠信」(Intelectual honesty)。假定出一妄人,硬说治学不该忠信,而采用林敎授的方式,把论语学而

  • 文章關於「莫須有」三字獄的合理詮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8期  作者:姚鶴年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莫须有 岳飞 学术研究

    民國廿七年,武昌大東門出土岳鄂王(飛)石刻圖像,邑人建亭樹碑於蛇山之麓,鄂省大老孔庚先生爲撰楹聯以勵國人抗戰,有句:「願忠魂常鎭荆楚,護持江漢雄風,大業先從三戶起(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秦檜誣岳飛(一一〇三—四一)以罪而殺之,韓世忠詣秦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檜所誣事證,當是岳雲與張憲之所謂謀叛函件,秦檜說「這件事大槪是有」;而「莫須有」之正解亦迷惑天下迄今八六二年。...

  • 文章仁學(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譚嗣同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仁学 谭嗣同 学术思想

    有李耳者出,言静而戒动,言柔而毁刚!鄕曲之士,给饘粥,察鸡䐁,而长养子孙,以之自遁而苟视息焉,固亦术之工者矣;乌知乎学子术焉,士大夫术焉,诸侯王术焉,浸浸淫而天子亦术焉,卒使数千年来成乎似忠信似廉洁一无刺无非之鄕愿天下!言学术则曰『寗静』,言治术则曰『安静』。处事不计是非,而首禁更张;躁妄喜事之名立,百端由是废弛矣。用人不问贤不肖,而多方遏抑;少年意气之论起,柄权则颓暮矣。陈言者则命之曰『希望恩泽』,程功者则命之曰『露才扬己』。既为糊名以取之,而复隘其途;既为

  • 文章董彥堂先生的殷曆譜(附錄傅斯年殷曆譜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董作宾 殷历谱 学术研究

    殷曆譜是董彥堂先生重要著作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材料新,見解新,方法新,結構新,有系統,有分量,有卓見,有貢獻。它不是普通的年表,不是普通的譜牒,而是一部新的殷商史,根據地下新出土的卜辭,糾正了過去若干傳統的錯誤觀念,對於後世硏究殷商文化,者有莫大的啓發作用。全書共十四卷,分爲上下兩編,分釘四册,上編一册,計四卷:第一卷:殷曆烏噉;第二卷:曆譜之編製;第三卷:祀與年;第四卷:殷之年代。下編十卷,分爲三册,第一册計一卷又半,卽第一卷:年曆譜:第二卷:祀譜一。第...

  • 文章清代常州学术文学艺术之成就与地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2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学术 清代 常州 成就 文学

    有清一代,常州人才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方面均有杰出之成就与地位,笔者早有作一全面介绍之构想,但自新闻界退休之后,每日奔走于天母新店之间,耗费时间甚多,恐难以完成。后以最大决心在十月中完成此篇,拟请于「认识家鄕下编」中刊出。因在历次文献委员会中笔者始终未敢提及此事,事出仓卒,篇幅既多,在安排方面,宋伯元主委自有其困难之处,但仍由其亲自删削整理采择四分之一,浓缩收入「认识家鄕」之中,十分铭感。但事后思维,主要精神既难能彰显,而其他内容亦弃之可惜,因此决定再加

  • 文章居正在辛亥武昌首義中所起作用之研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劉福洲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居正 辛亥革命 学术研究

    摘要:在孫中山所領導的辛亥武昌首義中,居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積極宣傳革命思想和理論,認眞參與革命組織聯絡工作,爲辛亥武昌首義發動籌劃決策、籌備餉械,親身參加軍事鬥爭行動,在革命黨人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居正 辛亥武昌首義 作用

  • 文章船山学术硏究集续集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馬璧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船山学术硏究集续集》 序文 学术论著

    抉其奥义,翼有以继往开来者,余亦滥竽其间,民国六十一年,秋七月,既刋船山遗书全集于前,越明年季夏,又梓船山学术硏究集于后,迄今五年矣,叟犹以为未备,再辑论船山之学及详其故实者,得文如干篇,续刋问世,余应叟之请,就新辑文中之句未逗者,逗之,事竣,并为之序,亦报叟之命也。

  • 文章出席北京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学术会侧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9期  作者:樓文淵 出版时间:2007-09-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七十周年 学术讨论 学术

    今(九十六年,西元二〇〇七)年七月初,承中正文教基金会的联系、安排。随同台湾的历史学者以及日据时期台湾抗日烈士后裔等共二十人,应对岸相关单位邀请,前往北京市参加海峡两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七十周年学术座谈会暨纪念馆建馆二十周年特展的纪念活动,我是抱着既兴奋与追怀的心情前往参加。今年我是七十七岁,能在二〇〇七年的七月七日,在抗战爆发点的卢沟桥出席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的盛大而有缅怀往昔、惕励来兹的活动,确是难逢的际遇。内心更有深一层的省思与感慨,因这次

  • 文章荀学渊源及其对汉代学术的影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人物概况 荀子 哲学思想 学术渊源 学术要义 学术影响

    荀子」。二、荀子学术之渊源水有源流,树有根本,个人学术,自然也应有其根源。荀子生于战国之末世,五霸已远,七雄正张,众暴强陵,诸侯则以力争,处士乃发横议,因而诸子百家纷纷兴起;荀子在其习染之下,既博且广,恐难仅守一家之说,所以要采众说之长,兹分别略述于下:⑴荀子与孔子、孟子之关系:荀子认为当时诸家各有见地,但也有所蔽;盖皆不全、不尽、不纯者也。惟独孔子仁智且不蔽,知「道」之全体,故异于「曲知之士,只观于道之一隅,未之能识也(荀子解蔽)。」孟子曾谓:「孔子为

  • 文章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羅福惠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秦笃辉 文人 学术文化

    才不小矣。」①即承认「古文」、经学有驳杂、冗繁的重大缺陷、并不是曲意维护经学以反对理学。可以说,秦氏能较少有门户之见,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各家各派学术的得失,「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好」,广釆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思想,故书名「所以为平也」。②③《平书》卷八,《文艺篇》下。①《平书》卷五,《经学篇》上。②《平书跋》,《平书》卷末。秦笃辉最主要的缺陷是没有自己的理论,思想上缺乏创见,他只能在各种既有的思想材料中出出入入,却始终未能进入新的更高的境界。当然这是时代的限制

共330条记录 1/3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