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虎字甲骨文最早写作,其后字形逐渐线条化而写作等,其字形的特征为虎头部份略呈三角形作,并且突出其牙,有的字形虎爪写作,整个字形正表现出巨口利齿,文身长尾的状貌。钟鼎文写作,完全是一只老虎的图形。故甲骨,钟鼎上的虎字为一独体象形文。说文云:「虎,山兽之君也。」由于牠是山中的百兽之王,所有兽类都畏惧而远避之,故战国策齐策载有「狐假虎威」的故事云:「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之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
我國文字起源,由來已久,據文字學家推測,中國文字之產生約有萬年以上。原發軔於圖繪文字,至殷代甲骨文已演成符號文字,也就是象形文;繼而有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之作,這是文字演變發展的過程。其形體也屢經改變,先由甲骨文、鐘鼎文、篆文、隸書、直到現在的楷書。而楷書有許多字的分別,只是一點一撇之差,就成爲另一個字;又有形體極近似而錯用的,更是不勝枚擧。豐和豊常有些人混淆不淸,淺釋如下。豐字甲骨文作、鐘鼎文作、篆文作。說文:「豆之豐滿者也,從豆,象形,、古文...
都有以毛笔书写的实例。其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商代的人已普遍用毛笔书写文字。从字形看,笔的初形是聿字。它在甲骨文作一手握着一管有毛的笔形。从来普遍以竹管作杆,乃于聿字之上加竹而成笔字。不著墨时,笔毛散开。但一沾墨汁,笔尖就合拢而可书写图画细致的线条。甲骨文的书字就作手握笔管于一瓶墨汁之上。点明散开的笔尖沾了墨汁才可以书写的实况。还有,甲骨文的画字,作手握尖端合拢或散开的笔,画一个交叉的图案形。金文的肃字作一手握着笔,画出较复杂的图案形,以便依图样刺绣之意
爲使讀者閱覽方便,拙稿特分:本文主旨、發現錯誤、爭論經過、教部依據、筆者反駁、從善如流、應迅速更正網頁,七部分依次敘述。本文主旨教育部將「心無旁『騖(馬部)』」誤爲「心無旁『鶩(鳥部)』」,雖已知錯誤,但網站迄未更正。應迅速更正,否則會誤導國人。發現錯誤因編校中學國文教科書而發現「心無旁『□』」的用字問題,特詢問國立編譯館,爲什麼把正確的「心無旁『騖』」下令改成錯誤的「心無旁『鶩』」?高中國文組回答:應該是「心無旁『騖』」沒錯,但國中組則答云:是國語推行...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62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