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字典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謝恩灝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2-15
    关键字: 谢恩灏 康熙字典 国文

    武进谢恩灏先生,字纯夫,号默庵,世居邑之织机坊,幼承庭训,从尊翁某公读(翁为邑之名廪生),弱冠擧茂才,光緖二十九年,岁癸卯,应江南鄕试,登贤书,甲辰会试,未中式,然学业之造诣极深,非侪辈所能望其项背,淸廷旋废科擧,先生乃设帐授徒,而居常孜孜于学业如故,慕名师事者颇不乏人。光宣间,上海商务印书舘以康熙字典印行已历二百余年,裨益士林,实非浅鲜,其间虽经王引之正悮二千余条,惟对于近代数、理、化学、博物、天文、军事、农、工、商、医、法律诸端新知,尙付阙如,乃策划

  • 文章《金文大字典》付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戴家祥 出版 金文 字典

    温籍著名学者戴家祥本报讯 温藉著名学者戴家祥主编的我国第一部钟■文工具《金文大字典》,已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奢金文可释字近3000个,金文拓片约10万个,总字数近400万,16开本,近6000页,相当于三本《辞海》。每个字头下都奢目前已知的金文拓片,按金文独特的形符偏旁分部,从形、声、文三部分对各字作详细的阐释和考证是我国迄今为止收字最多、水平最高的金文工具书。全书采用高级中式函套,封面别出心裁地嵌一青铜散氏盘仿制品,内容用工笔小楷誊写,配以古朴

  • 文章憶錢鍾書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6期  作者:鄒文海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钱钟书 英文 国学 字典

    鄒文海先生字景蘇。歷任湖南大學、廈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敎授兼法學院長。

  • 文章一位鄉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0期  作者:一射涵滋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吴稚晖 同乡 国音字典 学术思想

    民国二年)先生他所主持制定的,今天书店有琳瑯满目的国音字典,他算是第一位手编国音字典的人呢!羊树德先生说吴老是「在中国文化史上『书同文』之后,完成了『语同音』的大业」。事实上,秦始皇怎有资格和吴稚老相提并论呢?秦始皇的「书同文」只是他箝制人民的政策之一,是为达到他一己的欲望;而吴稚晖先生却是因深明语言统一的重要,为了促使国族更团结而致力于此。其胸襟怀抱、其热诚,令人感佩!国中整整背了三年的「联合国追尊为世界十大学术思想家之一」吴稚晖的学术思想伟大处在那里?你我大

  • 文章宜豐王錫侯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舒寶璋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王锡侯 人物事略 《康熙字典》 训诂治学 “字贯”

    为编撰字典而招致身亡家破者,古来无有。有之,自王钖侯始。王钖侯,字韩伯,室名「三树堂」。康熙五十一年生于江西新昌县棠浦(今宜丰县),有棠浦江纵贯其间。这时,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奉敕修撰的旨在「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之繁冗」的字书大工程,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又四年,书成,命名为《字典》,即《康熙字典》。王家门第寒微,故钖候以「三树」名室。唐,杜牧《题村舍》诗云:「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如!」王钖侯十二岁开始应童子

  • 文章徐元誥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曾采堂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徐元诰 人物传略 辛亥革命 《中华大字典》 编撰 《辞海》

    全国人民公愤。七月十二日,李烈钧于湖口通电全国,发兵讨袁。「二次革命」爆发。徐元诰与江西省护军使欧阳武积极参加,毅然在讨贼的檄文上领先签名,同心讨袁。此役不幸失败,起义人士悉被通缉。九月初,李烈钧亡命日本;欧阳武潜伏吉安,在青原山为僧,法号「止戈和尙」;徐元诰则寄栖上海法租界。那时,他应中华书局陆费逵之聘为古文编辑,主编《中华大字典》,民国四年五月面世。北京中华书局于一九八〇年十月的《重版说明》中指出。「这部辞典,收入单字四万八千多个,是我国字典中收字最多的一种

  • 文章致魏海璣博士書(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李度 出版时间:1971-01-02
    关键字: 魏海玑 香港 老友 字典 历史文化 三民主义

    我目前决定暂先搞两样东西。一部新「字典」,一部新「字帖」。这一部新「字典」,我是根据我自己的新观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硏究,创造编著的。我认为世界上无论任何一种文字,文字的本身都是一种符号而已。人们谁都渴求能以最简单的符号记录表达最淸楚、最完备的事物。我就是根据这个大原则,努力钻硏,创造编著这一部新「字典」。至于这一部新「字帖」,乃是为了适应大一众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为了学生、工友们着想而搞的。我不但在「书法」上,下了几十年的苦功,纠正了千百年来一般书法家的缺点

  • 文章追憶日本洽降及書寫「第一號備忘錄」記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王志廉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日军投降签字典礼 策划准备 中字第一号备忘录 日本投降 个人回忆

    士气高昻,兼以部队刚换毕美式装备,更是如虎添翼。记得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的晩上,忽然在方面军司令部西边小山后的美军指挥部,枪声大作,我们马上派人查看,原来刚收到美国电台广播,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官兵情不自禁,鸣枪表示庆祝,在探明眞相后不久,本部也接获重庆军委会的急电,吿以日本投降,为因应新情势的演变,各单位同时亦作未来业务推展准备。翌日奉到上级指示,可能以芷江为日军投降签字典礼的地点,为了先作环境了解和准备,当即派本处第一课课长张伟军中校前往芷江

  • 文章老漯河·說漯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張福祥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漯河历史由来 康熙字典 漯河高跷舞 风土人情 民间习俗 漯河馓子 沙河纤夫

    漯河的由来中国的汉字有多少?《康熙字典》收集的最多,是四•七万余字。但不管它们有多少万,都具备三个共同的形态:形状、音名、意义。这个漯字也不例外。漯字从什么时间发生的,怎么个读法、什么意义,我想作为漯河人很有必要探究一番。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我们的老乡许愼著的《说文解字》,这部书的出世离我们已经有一千七八百年了。在这部书里,漯字的原型是「湿」。据清朝人王筠撰的《说文解宇句读》解释,「湿」或作漯。新出版的《汉语大字典》说漯是从湿简化而来。还可以解释为潮湿

  • 文章闽南方言过台湾~「综合闽南方言基本字典」代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6期  作者:吳守禮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闵”字由来 福建行政沿革 福建方言形成问题 台湾历史沿革 字典编辑的缘由与旨趣

    首先要谈谈「闽」这个字的由来。「闽」,现在虽然是中国东南部靠海的省份——福建省的别名,但是在古代却是「东南越」一带地方土著民族的名称。换句话说:东南越的土著民族,在秦汉时代还分布在现今的浙江、福建交界的那一带地方。汉朝许愼著作「说文解字」那一部字典的时候,解释这个「闽」字,说是「东南越蛇种」。请看:「闽」字的构成,从「门」从「虫」、「门」是音符,「虫」是义符。我这样猜想。依我看,这义符「虫」,可能就是许愼解释做「蛇种」的来源。就是说:据字形而做的解释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