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人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人主宰潮汕烟草业近百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 潮汕 烟草业 历史发展 烟草市场

    喜吸烟,在香烟问世以前,烟丝成为潮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提神食粮。清道光年间(一八二0至一八三0年左右)百侯杨调乐在潮州首创义隆烟庄,获利甚丰,遂与其他兄弟在百侯观音亭合做大屋,名曰“广成”。光绪年间,又有贵和、金兰烟庄开张。清末、民初相继有美兰、聚兰、福盛、泰裕盛、海记、美发、裕发、海丰、巨昌、珠兰、瑞兰、义发(义隆分号)等十余家烟庄开业,汕头也开了间万兴烟庄。这些烟庄全部是大埔人创办的,从此大埔人完全占领了潮汕的烟草市场。烟丝是半工半商行业。把

  • 文章在东南亚各地办学简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 东南亚 创办学校 历史简介 档案资料

    会馆复办启发学校。至六十年代已发展为拥有卅多间教室、图书馆、运动场及大礼堂的大学校,鼎盛时期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一九八四年停办。一九八五年,新加坡教育部在西海岸道五十号另建新校,仍用「启发学校」名称。新加坡启发学校是埔在东南亚创办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最现代化的一所学校。新加坡大侨学校由埔籍华侨丘林容先生于民国廿四年(一九三五年)创办。取名为「大侨」即大埔华侨的意思。时学生仅一百多,多为贫苦家庭之子女。民国卅一年(一九四二年)新加坡沦陷后停办

  • 文章吾埔妇女通称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留園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大埔妇女统称 孺人 来源 趣闻轶事

    事务,如种田、采樵等吃重工作,悉由妇女任之,遂养成其刻苦耐劳之精神。据传当宋朝末叶时,元兵于攻破其首都临安城后,曾乘胜南下,一路追赶由丞相陆秀夫等保护逃亡之幼主宋帝昺。有一天当其一行君臣,逃抵吾埔县属之某地时,看看即将被元兵追及,凑巧是时适有一大羣上山采樵妇女,人人肩荷竹杠,结队而行,元兵远远望见,疑为宋朝勤王援兵已至,不敢再追,无意中拯救了宋朝君臣之命,宋帝昺感激之余,遂降旨凡是大埔妇女,通通封赠孺云云。

  • 文章大埔妇女称「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李萬興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妇女称呼 “孺人” 历史传说

    妇女们都上阵,全民皆兵。穆桂英、花木兰上阵,武艺高强,那还得了,便不敢轻举妄动,急忙鸣金收兵撤退。事后,宋帝昺为感谢当地妇女退兵之功,诰授大埔的妇女死后均称孺,就由此而来。由于皇帝到过三河,所以旧寨有「王子殿」、「天子屻」的遗迹及地名。

  • 文章大埔县掌故杂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廣林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文人 风骨 趣闻轶事

    甲、乡贤丰采照大埔县的读书,在潮州府所属九县当中,算是最多的,而士风的雅正,似亦为所乐道。在科擧时代,读书的气骨怎样,我先说一故事作为开场白罢:读书不过何如璋先生之门:何如璋先生字子峨,双坑,由牧童,进身到中进士,点翰林,做过首任驻日钦差大臣,和船政大臣。他所督办的福建马江船厂,系闽沈葆桢先生所创,故工作员均为其同鄕,积弊甚深,何先生到任后,为节浮费:裁汰冗滥,稽核工材,审计支销,遂为丛怨之府。光緖十年(一八八四)五月法国军舰侵入马江

  • 文章李光耀·曹煜英·刘集汉三先生在大埔的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鄧家孫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海外华侨 大埔名人 家世源流

    廉洁,和李富翁公的疏财好善极相类,两同为大麻区党溪鄕,他们的世系究竟有何关系,我很希望很有学养,而他的祖居与党溪近在咫尺的李加勉先生,能以研讨李氏族谱源流的精神,像罗香林先生追寻国父世系一样,去为李光耀先生追寻其在党溪的根。2.廸昌坝曹阿顺伯的传奇故事新加坡的副部长曹煜英先生本年曾到台北市,本会理监事曾对他作热诚款待。他对他在大埔故鄕的地名没有像李光耀先生自己所说的「大麻党溪」的淸楚,他只说他是大埔三河坝,三河坝在大埔是一个最有名的市鎭,可是曹姓并没有

  • 文章閒話吾埔明清兩代科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郭湯盛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明清时期 大埔科举 趣闻轶事 著名人物

    科擧是封建时代之产物,在昔君主专制时期,多用科擧取士,而一般读书,欲猎取功名,亦莫不以参加科擧考试为进身之阶。其制度明淸两代,大致相同,计分为邑试考秀才;府试考廪贡;鄕试考擧;京试考进士;殿试考翰林五种。翰林榜首,称作状元;进士榜首,称作会元;擧榜首,称作解元,若能三元及第,堪称天下奇才,千载难得一见。普通一般士子,十载寒窗,往往欲靑一矜而不可得,倘或侥幸得以折桂采芹,开科发甲?自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获得至高无上之殊荣,所谓「十年窗下无问;一擧

  • 文章大埔沿革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郭衍賓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大埔沿革 山川河流 祖先源流 人口区划

    大埔」的名,俗所由称。若以全县来说,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小县份,名为「大」哩。二、县治的位置大埔介于福建、广东两省之交,据韩江上游,全县辖境,略如葫芦形。东邻永定,西瞰海阳,南接平和,北控程鄕,西南与饶平错壤,东北为上杭连界,六县唇齿辅车相依,虽然僻处山陬,实汀潮间一枢轴,可说是雄且壮了,还有奇特的,天下治所多南面,独大埔朝宗,北向茶山,有螳螂捕蝉的形状,而笔架山峰拱辰极,物华天宝,地灵杰,邑籍文物的兴盛,莫非由于这应验呢!三、名山与河流属铜鼓嶂系的,有铜鼓嶂

  • 文章失落的客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徐賢德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台湾屏东 大埔 族群归属 农业开垦

    近年来「客家学研究」成为一门显学,六堆地区是台湾南部客家庄的聚落,而高树乡大埔村位于六堆客家聚落之内,全村却通行「福佬话」即闽南语,即使是五、六十岁中壮年,也都以福佬自居,年青一辈更是以福佬话作为沟通工具。「福佬客」是指原来为客家,但后来被闽南福佬同化的客家,过去的福佬客研究多半从客家的居住环境、闽客械斗、数、婚姻来说明「福佬客」的成因,本文从本文主要探讨高树乡大埔的族群认同变迁现象,从文献分析、语言现象以及信仰习俗、姓氏族谱、户籍资料

  • 文章大埔有「四乡」与「四名」之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声誉 文化特产 华侨 风物名人

    大埔县位于广东东北部,毗邻闽西南,古称「万川」,为百越之地。自东晋义熙九年(四一三年),设义招郡,至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重置定名大埔。历史久远,地灵杰,名辈出,民居名胜,文景观,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四乡」与「四名」的美誉。一、华侨之乡宋末元初,大埔人就开始远度重洋,在异邦建基立业,繁衍后代,目前全县旅居海外华侨,「三胞」多达五十万,遍布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县内总口五十二万多为一比一。二、文化之乡明、清以来,大埔儒学盛行,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