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基金会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曹氏基金会赠送大陆残胞 轮椅今年目标订为二千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84期  出版时间:1992-06-10
    关键字: 曹氏基金会 同乡会 捐赠 轮椅 慈善

    曹氏基金会对大陆肢体残障同胞赠送手摇三轮轮椅工作,今年仍在继续推动中,今年的目标是赠送两千辆。董事长曹仲植鄕长因事并未参加颁赠仪式,但在仪式中宣读曹董事长的演讲词,并另写了慰问信函。同时印发「使用意见调査表」,请残胞写出优点缺点,以利改进正在制造中的轮椅,办法十分切实,可见曹鄕长做事的细密与踏实。今年四月及五月赠送的轮椅有:⒈四月廿日福建省厦门市二百辆。⒉五月十四日江苏省无锡市二百辆。⒊五月十五日江苏省兴化市一百辆。⒋五月十七日青海省西宁市一百辆

  • 文章中華民國第二屆國家公益獎第一名曹仲植先生介紹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5期  作者:曹仲植  出版时间:2000-01-15
    关键字: 同乡会 曹仲植 公益 曹氏基金会

    曹仲植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国前一年(一九一一)农历十一月初四生。曹氏虽然高龄九十,但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和有一颗永不熄灭的爱心,数十年来热心社会公益及福利工作,不遗余力。先生幼年为家境所困,离鄕背井出外谋生,经过一番奋斗和克勤克俭的努力工作,终于事业有成。为了扩大推动公益服务理念,遂于民国六十六年成立「财团法人曹仲植基金会」(原财团法人曹氏基金会),二十多年来从事公益及扶残助贫的工作。体察事理,不断倡导新念,而且身体力行的曹仲植先生,不但是一位企业家

  • 文章曹氏基金会捐赠轮椅获殊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1999-06-15
    关键字: 曹氏基金会 捐赠 轮椅 感谢牌

    曹氏基金会董事长曹仲植鄕长所发起的「助残扶残大家一起来」运动,除正在台湾大陆两地热烈展开,获得广泛响应外,现在并已扩大至海外实施,在与世界佛光会配合及协调下,捐赠南非轮椅九六〇辆,温哥华一二〇辆,巴黎四九六辆,纽西兰一二〇辆,共计一、六九六辆,正分别装用大型货柜箱运往各地,供残障之外籍人士乘用。此一举动对我国家形象及外交工作之推动得益甚大,外交部胡志强部长,特于本(八十八)年六月三月颁赠该会「泽被四方」之银质「感谢牌」乙面。此不但是曹鄕长个人的荣誉,凡

  • 文章书法大师于右任纪念展登场何创时基金会委托黄兴中制作于右任塑像立在门口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4期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于右任 书法大师 基金会

    去年底部份书法人士才因争取台北市仁爱圆环书法于右任铜像移至台北国父纪念馆,使得于右任在身后成为新闻焦点。今年适逢于右任的一百二十岁冥诞,何创时书法基金会推出「于右任百二十岁纪念展」,并在基金会前竖立了一座新的于右任像。于右任在生前除了是国民党国大老的身分,并在书法上有所贡献。他出生于一八七九年陕西泾县世代务农的家,七岁开始读书,并因才华洋溢,十多岁时就被喩为西北奇才。二十一岁那年,于右任投入反清命的阵营。二十八岁于右任在日本东京谒见国父,后并创办「民立报

  • 文章一九四三年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加拿大之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陳清清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加拿大 抗日战争 华侨 温哥华 演讲 旅店 基金会

    抗日戰爭期間,宋美齡訪問美國的有關情況已是眾所周知,然而在結束訪美前,繼外長宋子文訪問加拿大後,宋美齡也應邀赴訪加拿大這段史實卻鮮爲人知。加拿大人民及當地華人華僑給予了她熱烈而眞誠的歡迎。禮遇規格不亞於邱吉爾訪加一九四三年六月十五日中午十二時五十五分,宋美齡從紐約乘火車抵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陪同訪問的還有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及中國駐加拿大公使劉鍇及孔令偉、孔令侃等。而加拿大政府對宋美齡歡迎的熱烈,幾乎可與一九四一年邱吉爾訪問加時的情形相媲美,總督艾斯隆...

  • 文章大埔蓝氏奖学基金会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寬慎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蓝氏 奖学金 家族历史 基金会事务

    教育为立国之本,百年树人,教育为先。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光大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美德,为国家造就英才,二〇〇七年三月三日,大埔县蓝氏在其家庙,县城湖寮古城大兴堂成立奖学基金会。据史料记载,大埔蓝氏始祖大兴公之裔孙,历来崇文重教,文风蔚然,清代科举中式者居湖乡之首,将领英豪更称冠埔邑。湖寮古城永福楼先贤蓝公武,经泰安楼宗亲蓝匡埔资助,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终成大器,曾参加开国大典,出任全国第一届人大常委,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及三朝名人,古往今来

  • 文章神州與瀛海憶遊感舊抒懷雜詠(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7期  作者:顧翊羣  出版时间:1974-10-20
    关键字: 抒怀杂咏 南开大学 文敎基金会 国际联盟 “滑竿”

    笃信杜威哲学,于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在南京晓庄创办鄕村师范,一时膺时誉。余曾陪同美国吉尔派屈与我国张彭春赵迺传等敎授前往参观。其后校中因各派分子复杂,终于停办。南开学府起艰虞,筚路辛勤礼宿儒。犹记大儿承敎诲,投军转战到蛮区。天津南开大学为张伯苓先生所创办,育才甚众。文敎基金会曾设置硏究讲座。其后于我国抗日时迁往川省,余长男以杰在其附属高中肄业,民三十三年与同学多人投笔从军,在缅北受训后充任战区译员,现已在美国某机关硏究所中为数理专家矣。范公仁厚周公直,五载程门诲

  • 文章中華兒女天下一家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2-12-30
    关键字: 兴华文化交流发展基金会 座谈会 演讲稿

    兴华文化交流发展基金会是由几十位热心海外华人问题的朋友,在去年十一月间共同发起,以集腋成裘的方式,筹画成立。兴华两个字的来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一八九五年日本海军打败中国,淸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在前一年一八九四年亦即民国前十八年,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是以「振兴中华挽救危亡」为宗旨。所以「兴华」便是振兴中华之意。大家还记得,中华民国抵抗日本侵略,全国军民苦战八年,牺牲人命达一千余万之众,日本在一九四五年投降

  • 文章東北零縑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同乡动态 爱国活动 奖学基金会 苗剑秋

    于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十月五日在台中顺天医院病逝,享寿九十一岁,即日移灵台中市立殡仪舘,已于十月十一日上午十时擧行追思礼拜后,随即发引安葬于台中市大度山示范公墓。焦太夫人生前笃信基督敎,身体素健,获享大年。维光先生以国难期间遵奉遗命,丧礼从简,因而平日有交往之友好,亦多未获通知、但参加吊祭之鄕友同学仍极踊跃,饬终之典均依宗敎仪式办理,庄严而隆重云。东北奖学基金会欢迎在学靑年申请东北奖学基金会公吿:一、本会六十学年度大专学生奖助学金定额五十名,每名新台币三千

  • 文章尊师重教成制度 乐为中华育英才努力把基金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一九九八年授奖大会上的颁奖工作报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0期  作者:惲正平  出版时间:1998-10-15
    关键字: 华英文教基金会 授奖大会 工作报告 华英奖学金 教育

    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理事兼总干事恽正平尊敬的来宾们、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在常州市华英文教基金会成立四周年之际,我们隆重举行一九九八年授奖大会。根据本会章程以及各项奖励办法,今年是本会成立以来奖励项目最全、奖励人数最多的一年。今年颁发的有三个奖项,即「华英奖学金」、学生「华英奖」和教师「华英奖」。今分述于下:华英奖学金、学生华英奖、教师华英奖第一项为奖励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升大学本科深造而设的华英奖学金。这有两类情况。一类是今年首次获得华英奖学金的应届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