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市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近代湖南的人口與都市發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張朋園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近代湖南 城市化 历史人口 学术论著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现代化指标之一,有城市化必有现代化的发生。以经济发展为现代化涵数的学者,亦认为城市化为经济发展的条件;有城市化必有经济发展。[1]城市有三种功能:一为行政中心,一为文化中心,一为经济或工商中心。有一城而兼具两项或三项功能者。传统社会或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城市的行政及文化功能大于经济功能。现代化发生之后,城市为工商市场所在,经济活动频繁,经济的功能十分突出,成为城市的首要功能。[2]城市的大小,决定于人口的多寡,大城人多

  • 文章近代湖南的人口與都市發展(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張朋園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近代湖南 城市化 人口规模 城市介绍 历史沿革

    反而不如。然内河航行开放之后,铁路同时兴起,长沙水陆交通渐称便利,湘潭的繁盛相对下落。长沙的人口,民国初年时已经接近十八万人,为全省人口最多的都市。据统计,民国五年的人口分布,城内一三九、二三三人,城外三八、六五〇人,[2]此可看出人口膨胀已自城内发展到城外。民国二十年时,人口高达三十八万余,大部份均在城外。开埠以来,长沙日渐繁荣,巡抚岑春蓂曾说:「光緖三十三年开辟商埠以来,地方日臻繁盛,商贾辐辏,帆船络绎。」[3]开埠之前湘人已重视长沙的省城地位。有形

  • 文章一九四〇年左右的棗陽縣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城 《湖北枣阳乡土志》 城市化

    到过熊河水库,最北到过姜冈,另外坐过火车从武汉到枣阳,也坐过汽车从武汉到枣阳、从枣阳到襄阳,以及从枣阳到河南南阳,沿途从车上看到了乡村的景象。本文只论述沙河、城池、人口与城市化、街道和道路,石人石马、狼害山慌、会馆、教堂、寺庙,以及沿街叫卖小贩等。沙河作者在《湖北枣阳乡土志》中对二〇〇五年二月所摄关于沙河的照片,曾这样描述:「从书院街桥上看沙河,这是过去所没有的景观,在一九八七年与一九九〇年间东关附近建筑了一座低坝,在东关与顺城湾之间,形成一个浅水库,所以

  • 文章樂清十年來輝煌成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8期  作者:王通奎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乐清市 国际电器城 第三产业 城市化建设 现代化中等城市

    全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四五·六七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五二%,城市的辐射带动明显增强,城鄕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十年来,乐清坚持实施「两手抓」和「科教兴市」战略,精神文明建设饶有建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市狠抓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五五%。二〇〇三年乐清专利授权总量为七三五件,在全省名列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省第一,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优秀市、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