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研究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義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蕭衛國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安义县 地方研究 历史地理 历史景观 物产

    吨三亿立方米以上,石英石储量六九三万吨,尙有钛、铁矿、钾长石、电气石、水晶、稀土等有待开发。安义有富庶的农业,全县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平均气温摄氏一七·一度,一月份平均气温摄氏四·二度,七月份摄氏二八.四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降雨量在一五〇〇毫米左右,无霜期长在二五八天以上,适宜发展农、林、牧业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配套的水利设施,使粮食早涝保收,所盛产的稻、棉、油、茶、麻、蔗、瓜果、药材等一九八六年曾列为全国粮食基地县,且有闻名遐尔的地方特产,珠珞

  • 文章我所知道的宛西地方自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宛西 地方自治 研究

    在我的脑海中,对宛西——这个三民主义小型实验区,留有深刻的印象,始于民国二十六年冬,随吾师李宗黄先生至河南,任职省党部的时候,兹后就不断研究。国父建国的主张,是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由下而上的。但在一般政府官吏心目中,乃是「先朝廷而后百官」的那一套旧观念。由上而下的,因是宛西各县,迫于自救的需要,首先建立自治的体系,被目为割据。宛西自治的领袖,均得不到省政当局的了解,别廷芳先生被嫉尤深。抗战军兴,实施战时体制,李宗黄先生出任河南省党部特派委员,兼军事委员会

  • 文章遜淸安化糧案始末追紀——田賦征收户首制之由來——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黃賓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安化县 安化粮案 地方史研究 地方经济史考

    芙蓉寿一联,驰誉遐迩。[2] 、访闻案系地方官吏钳制士绅之一种方法,即不需原吿,凭其所访闻之劣行事蹟,任意票传票拘而惩罚之。[3] 、黄公国栋字铁斋,为笔者之曾祖,习汉学,为邑孝廉杨公一清之得意门生,曾赴府试至宁鄕囘龙瑕,踣于途,中途折返,绝意功名。晚岁专课先公,得青一衿。[4] 、刘公盛世今东山鄕磨刀港人,其曾孙某,抗战时曾任保长。[5] 、赵公升恒东山鄕司徒舖人,其曾孙赵璧还,曾任十四师霍揆彰先生上校秘书,及湖北枝江县长,风流倜傥

  • 文章評「貴州軍閥史」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0期  作者:張朋團  出版时间:1995-01-20
    关键字: 《贵州军阀史》 书评 地方史研究

    地方史硏究,在中国一向是史学中极为发达的一个部门,中国地方志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但地方志撰写的方法极为传统,体例几乎完全一致,史料重于史观,千余年不变,谓其为史料编纂可,谓其为地方史之硏究则不可。近年大陆各省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硏究所,试图摆脱传统的模型,发展出一套新的地方史硏究方式,这一则是中共政权治下的中国必须置于马列唯物史观之下,再则马列史观也刺激史学改絃更张,有了一些新的改变。这篇书评以贵州军阀史作为举例,以见马列史观下地方史硏究发展的近况。贵州

  • 文章廣府·福佬·客家人祖籍中原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区域文化 社会研究

    近讀前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鄒魯(字海濱,廣東大埔人)所著囘顧錄,談到廣東鄕土歷史,從移民和語言上分析,證明廣府人,福佬人,客家人,其祖先都是來自中原。此說爲他書所未見,誠屬奧秘難得文字;同時,也足以說明中原文化之廣大淵源,不禁令人鼓舞?謹抄原文如後,供我讀者齊來欣賞。吾粤有三種方言,㈠廣州話,㈡福佬話,㈢客家話。因方言之不同,粤人遂成爲廣府人,福佬人,客家人三系。世人以此三系之言語,與中原不同,有誤爲非漢族者。其實今日之粤人,均非土著民族,皆來自中原者。祇因...

  • 文章王校長廣慶先生傳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人物传记 王广庆 地方明贤 古文字研究

    由于先生与地方士绅之交谊,豫西领袖张上将伯英、常委员自箴、嵩县宋天才、临之阎姓绅族等,均与先生交厚,对学校师生,敬爱协助,是以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诸事顺遂!至于地方敎育之蓬勃发展,尤为有目共睹之事实。如城中之省立一小,城南之省立十小,潭头寨内之潭头小学,私立伟志小学,私立七七中学,不惟环境好、设备好,师资尤好(多为河大师生兼课)其他附近之大漳、蛮峪、滦川等地中学,亦均影响所及,不惟提高敎育水准,而且对改良社会风气,收效至宏!先生每于纪念周,谆谆训诫诸生,木讷

  • 文章憶往事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周健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地方行政 比较研究 自卫组织

    我参加地方行政工作自「七七」事变,抗战军兴,不数月战火延至鲁南。我第五战区司令部为迎接战鬪,痛歼倭寇,乃发动所属行政区征派民伕,挖掘壕沟,以阻敌人之机械行动,幷利我军运动减少目标发现。我相西鄕亦派有民伕参与其事,所有工资及工具,由全鄕民众按地分担。时鄕长周钦益先生(本族三爷)处理事故稍有缺失,致造成纠纷,因此辞鄕长职,而平息了风波。处此非常时期,鄕长之职一日不可缺。时二区区长汪敬民,通知本鄕各保长到区公所选擧鄕长,结果我被当选。我得悉后,以吾母年老失明

  • 文章歷代瓊州府志待訪錄(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海南地方史料 书目整理 研究参考

    四、明代修本㈡纂者事略王佐,字汝學;號桐鄕,臨高蠶村人。明英宗正統十二年(1447)丁卯科舉人,卒業太學,爲祭酒吳 節所賞,譽與白沙齊名。歷官高州、卲武、臨江三府同知,所至淸廉慈愛。著有:《雞肋集》、《經籍目略》、《家塾原敎》、《瓊臺外紀》、《珠崖錄》、《庚申錄》、《金川玉屑集》等書,世稱:文行君子,年八十五卒。郡、邑倶祀鄕賢淸.阮 元《道光 廣東通志》(卷三百一·列傳三十四.瓊州一)、張岳崧《道光 瓊州府志》(卷之三十三.人物志.名賢上)、聶緝慶《光緒 臨高縣...

  • 文章評「打嚴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鄭衍青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严嵩 地方戏剧 民间故事 历史考证 人物研究

    庶丰 鄭衍青日昨接到鍾鳴鳳先生寄來的「分宜通信」,我看了幾篇有關嚴嵩的文章,使我不禁爲嚴嵩叫屈,的確嚴嵩是一流的人才,不應以奸臣目之;其何以如此?應從平劇「打嚴嵩」一折說起,此一齣戱,乃爲揑造,與正史全無根據,但戱劇宣傳至廣,感人又深;西諺有云:「一句謊話,經過三個人嘴裏說出,便成眞理。一嚴嵩就在這種情形下被犧牲的,寧不可嘆!我先來說一說「打嚴嵩;」這齣戱的故事吧!話說鄒應龍打嚴嵩,是在嚴嵩逐走邱、馬二將之後,設計使常遇春的後代開山王常寳童拿着嚴嵩暴打一...

  • 文章石灣陶業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李景康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石湾陶艺 研究考证 发展历史 资料简介 地方工艺

    (注:仲由負米 潘玉書作 梁寒操藏)石灣陶器,歷史悠久,本爲吾粵著名產品。而稽諸省府縣與佛山等志,或言之過簡。或略而不言,較諸江蘇宜興陶器,僅肇自明代正德年間,幸獲士夫守宰之提倡,久已專書迭出,名播中外,未免相形見絀。每念惟土物愛之旨,久已引爲憾事。近承朋輩匡助調查,輯成是篇,尤以吳德明、梁世培兩君資料爲最,幸而得備梗槪。至於詳細增補,則有待於異日矣。一、創始石灣在南海黃鼎司,與五斗司毗連,今屬第十區。其地倚山臨水,山以大帽爲着,嚮產陶坭。水則西江支流,...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