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民共返回25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為黨國耆宿丁小川先生長逝呈請宣付黨史立傳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丁邁鴻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丁小川 立传 国民党

    翌年参预洛阳国难会议强调主张协力御侮而深致意于振兴孔道肃正人心是殆乾坤旋转之要枢邦国盛强之大本惜乎时当多故世鲜知音孤掌难鸣废然而返悲愤之至发为咏歌是用有国难诗词并极慷慨激昂之致卢沟事起茗杯坠地抑郁寡欢肥遯乡居忠贞不二忧伤致疾终至捐躯于三十四年八月七日溘然长逝仅先三日未克目睹顽敌投降神州光复其人可敬其事堪哀伏以革命首义之勋国难忠贞之士著之史笔足以激励来兹湮没不彰足使英豪气沮除呈请国民政府优予旌表所有详细情节备载其遗孤所述行状无庸冗赘外理合检同行状呈请鉴核准予宣

  • 文章袁世凱黔驢技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袁世凯 国民革命 历史

    为「内史」,「承宣」厅。国玺条例,分为三种,其中有一条封策之玺,就是笼络前清之遗老,各省督军传人,用令箭,求谒递手本,地方官吏,用绿呢大轿,鸣锣开道,以及端茶送客,这些都是把部属,装成一副臣子和奴才相,祇待时机成熟,加上皇帝二字,自然顺理成章黄袍加身。因此对僚属,献殷勤、灌迷汤、摆谱、装濶,企图博得口碑,藉供驱遣,所以在清末,北洋系「只知有袁中保,不知有清皇帝」。鼎革后「只知有袁总统,不知有民国」。当国民革命军兴,清廷摇摇欲坠,袁世凯上仗慈禧相为表里,下恃庆亲王

  • 文章陳瑩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陈莹 国民党党务

    先生諱瑩,字鏡澤,生於民國七年農曆正月初二,世居山東省臨沂縣,尊翁錫麟公,耕讀爲業,忠厚傳家,熱心公益,爲鄕里所敬重。母劉太夫人,仁厚慈祥,敎子義方,育五子一女,先生雁行居四;長兄序、三哥銓,均先後謝世。二哥震、么妹蘊,均陷大陸,音訊杳無。五弟煜,在臺任公職。先生天資穎慧,少懷大志,旣擅文史,亦精數理,在學期間,無不名列前茅。民國二十六年七七變起,先生不避萬難,隻身自家鄕輾轉入川,三十年畢業於四川緜陽國立第六中學。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就讀...

  • 文章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令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国民政府 陪都 重庆

    四川古稱天府,山川雄偉,民物豐殷;而重慶綰轂西南,控扼江漢,尤爲國家重鎭。政府於抗戰之始,首定大計,移渝辦公。風雨綢繆,瞬經三載。川省人民,同仇敵愾,竭誠紓難,矢志不渝。樹抗戰之基扃,贊建國之大業。今行都形勢,益臻鞏固,戰時蔚成軍事政治經濟之樞紐,此後自更爲西南建設之中心。恢閎建置,民意簽同。兹特明定重慶爲陪都,着由行政院督飭主管機關,參酌西京之體制,妥籌久遠之規模,藉慰輿情,而彰懋典,此令。

  • 文章羅慈威將軍小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罗卓英 小传 国民革民战争

    罗卓英字尤青,别字慈威,同仁区湖寮乡岭下人。幼兼耕读,而赋性英毅,尝从邑名宿饶爱荃、蓝小庐等游,治诗古文辞,尤喜地理、历史、兵略、政治等书。自小学至中学,每试辄冠侪辈。弱冠卒所业,任敎乡校。念国家多故,非治军无以澄清海宇,乃投笔从戎,嗣考进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砲科,与故副总统青田陈诚、五华邹洪等同学、意气相许,交谊最挚。民十一年夏毕业,见习毕即囘乡,任母校大埔中学及湖山中学敎员、校长。十三年春,中国国民党改组于广州, 国父孙公任先总统 蒋公为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 文章政府遷台前之江蘇教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江苏 教育 中等 国民 师范

    工作。⑷厉行军事管理。⑸严核敎学进度。⑹调阅各科成绩。四 国民敎育复员后。江苏对国民敎育之推行,简述如下:㈠续办省立各实验小学 三十七学年度续办之省立实验小学计有四所:⑴鎭江实验小学 十八班⑵扬州实验小学 廿二班⑶苏州实验小学 廿二班⑷上海实验小学 二十班㈡续办省立各师范附属小学 三十七学年度续办之省立各师范附属小学计有十所。⑴无锡师范附属小学 十四班⑵太仓师范附属小学 十三班⑶徐州师范附属小学 八班⑷徐州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十一班⑸江宁师范附属小学 十二

  • 文章国民革命军之父蒋中正先生的「牛刀小试」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唐超群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黄埔军校 东征 国民政府

    ㈠敉平广州商团事变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肩负起保国卫民的神圣使命,是一支有主义、有领袖、有素养;战必胜、攻必克、所向无敌的劲旅。黄埔军校,是国民革命军的摇篮。但自成立之日始,随着新时代的潮流,精硏战术、战技,讲求科学治事方法,日新又新,力求发展。仅在三个月内,不但军训成果辉煌,更促成革命政府呈现一股新气象、新力量。因此,便引起英国人的畏惧和仇视,他们乃改变对革命政府的方针,极力讨好广州买办兼广州商团会长陈廉伯。想利用陈氏的力量,组织一支反革命政府的武力

  • 文章談清季私塾槪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2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6-05-15
    关键字: 清季私塾 国民小学 国民教育 送关书 开学礼

    我国自来以农立国,鄕村子弟,弱龄即须从事畊牧。以故仅有家境富裕,天资聪颕,庶能力求深造,博取功名。迨夫欧风东渐,废科擧而兴学校,旧式私塾终于淘汰。民国成立,各鄕徧设国民小学,文明日进,民智大开。政府迁台,需才孔殷。制定国民敎育为九年,文肓已近绝迹。同鄕热心敎育诸公,筹设奖学基金以励后进。甚愿莘莘学子,百尺竿头,毋负厚望。㈠ 送关书(甲)塾师自宅开设者,由地方热心人士发起,向附近有子弟家长说项,集合十余名年龄不等学生。关书用梅红纸全帖,上写某某岁恭求某夫子

  • 文章嵐皋趙代表遂良傳畧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洛九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赵遂良 中国民主社会党

    挺身返里与李还山共组民团淸剿陈匪以及川匪堠世锐等,无如军需武器,较匪悬殊,势所难敌,虽未奏肤功,其奋勇解救劫乱,敬恭桑梓之仁义精神,弥足称道矣。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全国普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先生由中国民主社会党提名,膺选岚皋县代表,出席第一次会议,后被聘为戡乱建国委员会委员。大陆被**沦陷后,先生备受凌辱,于三十九年冬,只身逃出铁幕,奔台维护宪政,被聘为光复大陆设计硏究委员,迭次会议,献替良多。先生政躬,素称健朗,酬应尝豪飮,慷慨好义,自奉俭约。六十六

  • 文章追悼湖北同鄕胡伊伯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劉崇燮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胡伊伯 国民革命军 乡贤

    我辈于淸末出生在一个勤俭朴实,以耕读为业的农村。胡伊伯先生长我三岁,同时鉴于科举初废,文化敎育并不发达,乃毅然投笔从戒,应征在湖北陆军第四混成旅入伍,接受军事训练,由于国学程度较深,对战斗技术,颇能领悟,当扩编为湖北陆军第四师,担负省防任务,均经识拔升充尉官。为了响应先总统蒋公继承 国父遗志推翻专制、缔造共和之后,致力于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统一全国的号召,适値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伊伯先生与我随军驻防武汉,一致参与攻克汉阳龟山之役,幷欢迎革命军先遣步队官兵

共259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