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团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燈火闌珊話元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6期  出版时间:2006-02-05
    关键字: 元宵 团圆 传说 习俗 灯会

    書中權説起「元宵節」,人們會想到歷史上「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户户點紅燈」的壯麗景象:走馬鑼鼓伴著龍燈、馬燈、花燈…以及百戰等武進傳統民俗活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是夕,千燈竟放、萬眾歡騰、火樹銀花、光彩照人。常州民謠云:「正月半,龍燈馬燈眞好看!」

  • 文章簡述生平並勉二女(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自述 人生经历 思亲 家庭团圆

    荷蘭僑生富誠意,請組「留歐同學會」。我遂兩赴海牙城,語言重譯會難成。從知結合成民族,國語統一亦主因。恰値歐洲正多事,日寇發動攻宛平。蘆溝橋頭礮槍鳴,全民抗敵寧犧牲。匹夫自有興亡責,豈能安心居異域。國內抗日戰血腥,國際宣傳愈加緊。我在「國聯」負此責,不覺已逾兩年矣。我留歐陸屆一紀,應與國人共生死。(按古以十二年爲一紀)此時歐戰卽將發,我乘法郵船東駛。世界和平今不保,虛度流光吾將老。海洋風物幻煙雲,紅海平沙月色明。同船不少猶太人,訴說流亡實苦辛。戰後以色列復...

  • 文章一年之計在於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1期  作者:宋瑞  出版时间:2001-01-31
    关键字: 春天 过年 祭拜灶神爷 团圆 守岁 拜祀祖先

    这是一年之中最后的一天;晚上整备了三牲拜神祭祖之后,一家大小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同时习俗上还得彻夜不睡,坐守待旦,称为守岁。据说是为了防范叫做「年」的怪兽,以免牠乘机伤害家中老弱,自属可以称颂的伦常表现。同时,过年特别注重吉祥,不得胡言乱语,于是便用红纸条幅大字书写一些四字一句的吉利话,诸如迎春接福,四季平安,恭禧发财,甚至为防范于未然,还写上「童言无忌」或是「百无禁忌」的话语。初一元旦这天,自然是最重大的日子;新春凌晨,除夕守夜的人们,在天亮后就接着

  • 文章談年夜飯「圍爐」親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洪炳爐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浙江风俗 春节 祭祖 团圆饭 守岁

    春节是民间最重要节日,因为过年象征一个旧阶段的结束,也代表一个新希望的开始,在农历社会中寒冬原本不利农事,因为春节休假很长,活动最多,仪式最隆重,也是最受重视的岁时节令。在春节各项活动之中祭祖与团圆乃是最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祭祖象征对祖先的怀念与尊敬,愼终追远,也显示飮水思源不忘其本的孝思。自周代起即有年终庆祝丰收并祭祀祖先的宗敎活动,至今除夕祭祖仍为民间最重要过节仪式,春节祭祖不仅是宗敎活动,也显示祖灵崇拜的敬仰。民间的年岁,祭祖必须家庭成员全体参加

  • 文章节俗话团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万回 团圆 传统节日 浙江风俗

    我们中国人一向热爱和平,祈盼团圆团圆是炎黄子孙最美好的愿望。所以我国民俗节日中,不少节日是庆团圆的。七月七,牛郎织女节,有民谣唱道:「七月七日夜,鹊桥来相会。牛郎挑儿担,织女送锦缎。」算得上一个小型的庆团圆会。《太平御览》卷卅一引《风土记》说,这天是一个吉庆的日子。「牵牛星,主关粱;织女星,主瓜果。」此日还占卜粮食收获的丰歉,乞求神祇牵牛、织女保佑。是啊,你们牛郎织女相会团圆了,也要保佑百姓丰收团圆啊!中秋节,历称团圆日。历代诗人对中秋团圆吟咏颇多

  • 文章先考遺稿恭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4期  作者:王冶之  出版时间:1982-11-15
    关键字: 父亲遗作 国共内战 家庭分离 盼团圆

    年。」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之意,岂不同其感慨耶?鸣呼!国仇家恨,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冶之敬遵故鄕礼裕,谨率妻子于六七之期,假凤山佛敎莲社擧行法事,略尽追思之忱,并恭录遗诗奉陈诸亲友。以资纪念。先考遗稿历尽沧桑八十秋,疮痍满目急人愁,淸朝帝制终归尽,民国规章得自由。共产实行改革令,同时地富不能留,三十年来非一日,分田到户又囘头。八十年间日已西,夕阳返照放光辉,幸存海外儿孙远,希望团圆定有期。衷心爱戴德无边,亿万人民解倒悬,阶级划分成罪过,从今不会再

  • 文章团圆 炎黄子孙最美好的愿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团圆 民俗节日 民俗风情 传闻趣闻 怀念亲人

    我们中国人一向热爱和平,祈盼团圆团圆是炎黄子孙最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我国民俗节日中,不少节日是「庆团圆」的。七月七,牛郎织女节。有民谣唱道:「七月七日夜,鹊桥来相会。牛郎挑儿担,织女送锦缎。」算得上,一个小型的庆团圆会。《太平御览》卷三一引〈风土记〉说,这天是一个吉庆的日子。「牵牛星,立关粱,织女星,主瓜果。」此日还占卜粮食收获的丰歉,乞求神祗牵牛织女保佑。是啊,你们牛郎织女相会团圆了,也要保佑百姓丰收团圆啊!中秋月,嚼饼盼团圆。历代诗人对中秋团圆吟咏

  • 文章节俗传节语 团圆话团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2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4-02-10
    关键字: 传统节日 团圆节 中秋节 团神 史料研究 习俗

    我们中国人一向热爱和平,祈盼团圆团圆是炎黄子孙最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我国民俗节日中,不少节日是庆团圆的。七月七,牛郎织女节,有民谣唱道:「七月七日夜,鹊桥来相会。牛郎挑儿担,织女送锦缎。」算得上一个小型的庆团圆会。《太平御览》卷卅一引《风土记》说,这天是一个吉庆的日子。「牵牛星,主关粱;织女星,主瓜果」此日还占卜粮食收获的丰歉,乞求神祇牵牛、织女保佑。是啊,你们牛郎织女相会团圆了,也要保佑百姓丰收团圆啊!中秋节,历称团圆日。历代诗人对中秋团圆吟咏颇多

  • 文章回憶往日隨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姜邱少南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五叔放脚 毕业中学教书 江船遇匪 上海团圆 子女教育 美国居留 九十二岁

    。非常幸运的是在当时兵慌马乱之际,遇上得助贵人彭德培同学及谢芳德小姨两夫妇。他俩因另有原因将长留南京。在那危难之际,慨允代为照料家公并劝法干速离南京赴上海与家人团聚。我们一家四人竟然团圆于上海,并相偕来台湾,算是告别了我一生中前三十八年动荡不安的日子,但也是告别了生我育我的家园与故国,肝肠欲断。赴台一个多月后即传来家公去世消息,而所有安葬事宜则全由德培和小姨夫妇一肩处理,让我们心里百感交集,此恩此德,我们一生无法回报。眞诚祈求神看顾他俩的爱心。民国三十八年春甫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