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因果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菊庐遗事说因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2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1997-02-10
    关键字: 菊庐 吴莉宾 诗句 因果

    正气盘薄,托咏香奁,宛转曲达,为人传诵。诗曰:无题二首十二栏杆七宝罗,回廊檐下唤鹦哥。能言虽是卿长技,莫向风前谣诼多。炉烟袅袅漏迟迟,正是愁人独坐时。悦己未逢春已暮,更从何处寄相思。由是益感事不可为,先生扃户谢客,汲水一灌园蔬。尤莳菊百本,加意护持,致五彩缤纷,明灼盈眼,自是陶潜情怀,故别署「菊逸」,榜其居为「菊庐」也。先生埋首书城,为文洋洋数千言,极寥廓弘博之致,悬一楹联云:磨人心血三升墨老我头颅万卷书更检历朝兴亡,证因果之说,成书《纲鉴因果录》,著者南阳

  • 文章從奉化嶽林寺說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奉化岳林寺 佛教 弥勒 因果学说 约翰肯尼迪

    奉化嶽林寺,建於梁大同年間。五代時,布袋和尚住此;並在該寺之東廊下示寂。布袋和尚端坐盤石圓寂時,說偈:「彌勒眞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後常現於他州,亦負布袋而行。明如惺龍華懺法後附有布袋和尚傳。布袋和尚為彌勒化身示現,佛敎經典據爲信史。事實上,彌勒示現於奉化,和觀音大士示現於普陀。五台山爲文殊菩薩道場,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九華山為地藏菩薩道場,同一意義。太虛法師誓願生於彌勒淨土按照原始佛敎的記述,彌勒先於釋迦牟尼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

  • 文章参选一届国代弱胜的因果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政治选举 弱胜 因果 人物回忆 从政经历

    天天在電視上、在報章中看市長、議員競選的畫面和訊息,熱浪滾滾,爭吵之聲不斷,賄賂之訊不絕,令我想起了參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以弱勝強實在有些値得思議。我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係由人民直接選舉,全國同日舉行,第一屆選舉,是在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至現在已逾五十五年。我的選區係雲南省鎭雄縣,位於雲南、貴州、四川交界之處,縣內有一處,叫「雞鳴三省」。我曾有「庚戍生鎭雄鎭關鄕」,述鄕景詩云:寨南弧梃梧桐山 俯視江源赤水環鼎革年前生我處 回頭日暮阻重欄而今禾黍離離地 昔...

  • 文章漫谈人性善恶与因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人生感悟 人生智慧 人性善恶 因果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树,结什么果;这是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历代高僧大德、哲人学士,对人性善恶与因果关系,也有精辟的论述,阐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下善因,必得福果,种恶因必得恶果,大量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佛家讲因果,是劝人行善积德,佛门讲「修行」,就是「修心」,因为万法唯心造,心存善念,必种善因,种下善因,必得福果,天理昭昭,好人必有好报,请看下列例证:瑞邑乡贤周庆公邦道,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为官清心,克己奉公,拜当代高僧

  • 文章黃山谷認前世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5期  作者:黃光亮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黄山谷 认前世母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因果轮回

    来墓前痛哭以抒哀思之情怀。山谷问她亡女去世年月,老妇所答者竟全与山谷生辰相同。归而要求阅览其女诗词文稿,山谷惊喜竟宛如出于自己手笔,深为感动。于是派遣肩舆迎接那位老妇至山谷寓所,认她是自己的前世母,愿终身奉养之。(参见明神宗朝所修泰和县志卷九名宦传第五页)山谷自赞曰:「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这则轮回因果的故事,发生在进士出身的县官身上,以托梦的方式去附会,以吃糟鱼、览文稿作騐证,去拜认前世母,如此奇缘巧遇的一段传说,流传民间已千余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