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學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書簡介《葉適與永嘉學派》現已出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周豐江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永嘉 史学 古籍

    主要内容有:一、叙述永嘉学派的学术源流,介绍了北宋永嘉学派先驱者王开祖、周行己和南宋事功学说创始人薛季宣、陈傅良的生平、著作、思想,并订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论断。二、叙述叶适的生平学术活动,介绍他的经济、政治、哲学、伦理、史学、敎育思想及师友渊源和门人事迹。用大量史实说明叶适是永嘉学派集大成的学者。他以事功学说剖析经制,批评传统的重农轻商理论,因而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三、叙述永嘉学派与吕祖谦金华学派、陈亮永康学派、陆学四明(宁波)学派以及朱熹道学派的关系

  • 文章黃帝,大禹都有其人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甲孚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疑古史学 史学考辨 黄帝 大禹

    自從傅鶴齡君「飛碟」一文發表以後,引起了少數讀者的注意,原因是飛文文末附有一個「保留資料」的注脚。稍後讀到吳繼文君一篇「涿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寫得很平實的大文,使我不得不寫這篇短文,提出我個人對文中有關黃帝有無其人等幾個問題的看法。疑古派歷史學者顧頡剛早年提出黃帝、大禹......並非實有其人這一問題,當時已經有學者對這個問題提出意見,柳詒徵就是一個,顧頡剛於民國十五年在「北京大學國學門週刊」已作正面答復,這裡不再說明。王國維當時在淸華學校硏究院發表的「古史...

  • 文章漫談清代的陽湖人物趙翼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8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1998-08-15
    关键字: 清代 阳湖 赵翼 史学 文学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桐城和阳湖,是先后的两大门派,各有不少的能文之士,以及许多的诗文著作,流传后世,这些诗文我们可以不读,但作者不可以不知;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遗产,今略述清代的阳湖人物—赵翼。我现在所能看到的史料记载有四种,所叙内容详略各有不同,今把重复的删掉,留下的就自然成了一篇小传一、辞源:赵翼清阳湖人,字耘松,号瓯北,乾隆进士,官至贵西道,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有瓯北诗集五十三卷,尤精研史学,有二十一史劄记卅六卷。又陔余丛考四十三卷。考订经史而多

  • 文章柳詒徵傳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柳诒徵 生平 留学 史学

    书院为高等学堂,充监督;因随缪任职编译局。诒征家贫,尝为童子师。与陈宜甫等创办思益小学堂于南京复成桥,实开风气之先;后为河海工程学堂,安徽中学之校址。历任敎于江南两级商业学堂,江南高等实业学堂、宁属师范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淸末民初,任鎭江府中学堂堂长,因整饬校风,愤而辞职。民国五年,与王瀣同膺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聘,任国文史地部敎授。十年,南高递改为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聘为历史学敎授,讲授中国文化史、中国史等,蜚声庠序。南高、东大时期,诒征

  • 文章言不妄發,語出驚人的蔡幼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馬邦城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蔡幼学 南宋 史学 人物事略

    早以文鸣于时,而中年述作益穷根本。非关教化之大由,性之正者不道也。器质凝重,莫窥其际,终日危坐,一语不妄发。及辩论义理,纵横阖辟,沛然如决江河,虽辩士不及也。」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叶适与蔡幼学关系密切,经常一起切磋学问,对幼学在史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推崇备至。蔡幼学死后,叶适亲为撰写墓志,其中说:「昔余从公,一字之谦。」又谓之「虽幼以文显,无浮巧轻绝之作……惟于国史研贯专一……为续司马『公卿百官表』、『年历』、『大事记』、『备志』、『辩疑』、『编年政要』、『列传

  • 文章藍文徵先生史德與史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0-11-01
    关键字: 蓝文徵 人物传记 史德 史学

    一、史德蓝师最异于常人的史德之一,便是多读少写,因为若将不绝对成熟之史见而轻易发表,其遗误于学子者,则不可以量计,此为最伤史德之事。所以蓝师治史,最注重「甄微订譌」(注三七)、与「考信纠谬」(注三八);务要「摄取眞相,忠实传出」,使读者亦觉如「生当其时,亲炙其事」(蓝师序王德毅著:宋代灾荒的救济政策)。如此,故蓝师于「精思」之外,最倡导「合读」。如:(王德毅先生所撰)刘恕及其史学与刘攻的史学贡献两篇,对二刘之史才史学,最富识解,若与德毅先生宋史研究论集初

  • 文章梁啓超論舊史的蔽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李家祺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梁启超 旧史学弊端 人物论述

    梁任公先生为民国以来著述最丰之人·三十余年的著作生涯,所撰文字不下数百万言,内容包括有政治、文化、社会、敎育、宗敎、财经、文学、史学、西学等,因而,他是一位学者、政论家、宣传家、思想家,最早提出对佛学的硏究,淸季革命的先驱者,创中国新闻的第一人,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先生学术以西学、中学、佛学三系为融通的中心,而他最大的成就仍在史学、像学术史、史书的批判,历史敎育,治史的新方法,历史的因果律,历史的辅助科学,文物专史的做法,传记写作的方法,鉴别

  • 文章读汪著梁启超新史学试篇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汪荣祖 梁启超 《梁启超新史学试篇论》 读后感

    梁启超(任公)是近代中国史一位声名洋溢的人物,我们在国中时便读过他写的课文;他的学问渊博,兴趣广泛,诸如政治、经济、财政、教育、文字、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社会、宗教等,都有所涉猎,而且发表宏论,刋行于世。他不仅坐而论道,到必要时,他却能振笔而呼,参与实际的政治和各项社会运动;因此,他的一生显得多彩多姿;影响社会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作者汪荣祖,首先说出:「梁氏逝世已四十余年,中外学子于梁氏思想行动仍甚感兴趣,已撰成之论文专著不一而足。然于梁氏史学之见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蓝文徵 志业 学术思想 儒家 史学研究

    矢弗懈」矣!如栗直先生曰:孟博厚我甚笃,在校过从独密。九一八后,共期复土,信誓旦旦,永矢弗懈。制宪之际,分赴首都,接席与会,愼微将事,日日研讨,时时商量:拳拳服膺三民主义,翼翼笃行民本良谟。旨在正人心、息邪说,而为万世开太平也(东北文献、六卷、四期:悼蓝文征先生)。蓝师为笃行其志,曾经仗义许身,「其在战前与战时之远渡敌国与深入敌后,屡次冒险所达成之使命,则唯有主其事的当局者,所知为详」(东北文献、六卷、四期:痛悼蓝师)。其在日本之留学四年,乃是攻习史学

  • 文章李延壽與南北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6-05-25
    关键字: 李延寿 南北朝史 史学世家

    中国有五千年光辉之历史文化,历代史乘完整无阙,先民遗业,详实昭灿。各代史乘,或为官修,或为私撰,凡二十六种,钜著杰构,册籍浩瀚,为中国文化史上独有之特色,値得自豪与欣慰。南朝乘五胡十六国乱华之后,神州分裂,胡汉对峙,轻文治而重武功,政治欠修明,社会陷混乱,制度驳杂,典章不全,而史料多趋佚散,文献不少湮没。此诚为中国文化史上暗然失色一阶段。幸有相州(河南安阳)史学世家李延寿,博学多闻,素具治史修养,对此一阶段佚散之史料,湮没之文献,勤加搜集,广为发掘,妥为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