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山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山雷、方、邝三姓源流及其分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台山 雷氏 方氏 邝氏 源流

    公各偕子迁居于羊城。不久,豫祖卜居于番禺书涌,时咸淳九年八月(公元一二七三年),有子三人,曰福、禄、寿。复祖亦于咸淳九年迁居于新会县之古慱都(今之开平巿水口辖区),扩展于文章都,一四九九年建籍新宁县(台山)之前,为新会县辖属,后新宁(台山)独立为县。始祖子孙分布于台山巿大江,公益、水步区斗洞里。自二世祖复公于公元一二七三年迁居台山巿大江塘面乡以来,七百七十余年,雷氏枝繁叶盛,人丁昌盛。子孙分布于开平沙岗台山公益的张良边塘面、新塘基、独岗、曹岗、吕边、大江镇

  • 文章台山教育之今昔(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台山 清末 教育

    壹、清末时期的台山教育(一八六五年—一九一一年)概述清朝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制。学校教育与科举相辅而行。但仍偏重科举制度。台山地处南海之滨,交通方便,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在乾隆年代(一七七五年)已经创立书院。至清末,私立书院兴起,广育人才,本县在清代的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中科举人数不少附统计表如下:自甲午鸦片战争后,列强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全国要求废除科举之压力下,清政府见大势所趋,不得不遵重民情,废除科举制度,将书院改为

  • 文章台山忆旧游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0期  作者:醉侯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天台山 概述 游记

    浙江省天台县之天台山,为浙地四大名山之一,(四大名山为四明,雁荡,括苍及天台)天台山自晋孙绰游山作赋后,其名始著。台山高约四万八千丈,(李白诗)层峦叠嶂,岩壑争奇,溪流淸列,形势雄伟,为游客百看不厌之胜景。由山麓国淸寺上达华顶山巓之善兴寺,(俗称华顶寺)计程六十公里,步行须三日可到,历代文人墨客,前往探幽访胜,作诗赞美者,指不胜屈,最著名者,有李太白,孟浩然,刘禹锡,董其昌,陆放翁,朱熹、袁枚,齐召南诸贤。笔者于民国三十年秋间,随友登山游览,虽时隔数十

  • 文章关于云台山与外夷通商略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云台山 通商口岸 史料记载

    淸季于道光二十二年(西元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结果,与英国订立「南京条约」,开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及宁波「五口通商」。为习近代史者所周知。实则前此已早有「四口通商」之拟议;且四口中有吾海属云台山为其中之一。惟当以情势与鸦片战争作城下之盟时不同,令下后却未果行。因而治史者多未注意及之。然此事关于吾海史实,殊为重要;故仍提出。缘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时台湾郑克塽于前二年已降淸;淸廷以无所顾虑,乃令开海禁,准外夷于广州、漳州、宁波及云台山等四口岸贸易

  • 文章天台山國淸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天台山 国淸寺 五峰双涧 隋梅 禅房

    國淸寺在天台縣北十里,隋開皇十八年爲僧智顗建,唐大中年重建,額爲柳公權書,宋景徳二年珍賜甚夥,後燬於寇,獨顗手題蓮經與西域具多葉一卷及隋旃檀佛像佛牙僅存,建炎二年重新之。寺左右有五峯双澗,景色絕幽,世稱四絕之一,爲浙東佛敎勝地。(詳見本刊上期「國淸寺與寒山子」文)。圖:①國淸寺浮屠,高九級,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②國淸講寺出門。③寺前隋代照壁,壁上樹影卽爲著名之隋梅。④國淸寺禪房寂靜,最宜修行。⑤國淸寺講堂內景,中懸爲寒山子畫像。

  • 文章智者大師與天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83-04-06
    关键字: 天台山 高僧 智顗 佛家文化

    境渔人,改恶从善,好生去杀。故有「黄雀群飞,栖集寺簷,谢恩!」之说。大师在天台山弘法三十余年,于隋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时,加趺安坐入灭。春秋六十,临终众传见观音前来引导,过十日,殓入眞觉寺禅龛,徧身流汗如水,天雨连绵不休,风噪松悲,弟子黎民,无不哀伤。著有法华三昧行法,净名经疏,至佛道品,觉意三昧,六妙门,法界次第初门,小止观等数十部;建永慈、国淸、天封、禅林、眞觉、高明。九明等三十六寺,造旃檀金铜素画像八十万躯,大藏经十五藏,(笔者于三十三年前曾在

  • 文章重印雲臺志後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79-02-15
    关键字: 云台山 地方志 诗联

    云台昔在海中,有仙山之称。自淸长沙陶文毅公云汀督两江时,曾两度游览,多所题咏,而名益著。近百余年,虽以陵谷变迁,山与陆地相连;然势若长鲸吸海,尤见形胜。抗战前黄将军达云,屯军于此,多所建树,七鬯不惊,四野讴歌;益为山林生色。嗣达云将军,开府东南,敭历要职;仍时以旧游之云台为念。因示意公璵,愿力助作刋印该山山志之计。按云台之有志,于文献可考者,为明顾干撰云台山志二卷,淸赵一琴撰续云台山志一卷,淸崔应阶,吴恒宣同撰云台山志十卷,吴恒宣撰云台山附志一卷,及淸

  • 文章從李白遊雲台的傳説説開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駱玉寬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李白 云台山 太白石 郁林观 民间传说

    台山周围有不少李白曾来游览的传说。云台区朝阳镇新县村南四里有一危岩壁立、怪石嶙峋的山涧,悬崖飞瀑,曲水潺湲,环境极其幽僻,相传李白曾游此,故名之李白涧。新县村南大雾崖下小乌龙潭东的山崖下,有一巨石,上镌「太白石」三字,相传李白东游海上曾饮酒于此。新县村南六里,有巨石中开,矗立如屋,宽广敞亮,能容十余人,当地人称此石室为「酒店」,称此景为「酒店觞月」,相传太白曾于此对月把酒。久传不衰的却是郁林观太白留诗碑的传说。太白游至郁林观,只见山殿峨峨,竹坛清幽;狮

  • 文章台山猴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王君敏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故乡风貌 诗歌

    西遊何日取經還,獨有猴頭意態閒;放眼雲天滄海浪,隱身崖壁月光寒。形容縱可千般變,靈府難移一寸丹;若是陰風妖霧起,猶當揮棒鎭波瀾。

  • 文章鳥國春秋五千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李洪甫  出版时间:1995-09-01
    关键字: 鸟国 云台山 历史记载

    司空,睢鸠是司马,还有的鸟名职官负责民事、分掌工、农。我国古代文献《山海经》、《说文》都曾对这个鸟国津津乐道。著名史学家袁珂、唐兰先生也指出:这个少昊在「东海所建之鸟国」,不仅是神话的历史,也是实在的史实。少昊鸟王国对所属的各个分支都赐以各种羽毛装饰作为威严的象征——赐羽。据《尙书·禹贡》记载,中原的周王朝势力达到了东方后,这个少昊遗国被迫向朝廷贡奉美丽的长尾羽毛,「赐羽」变成了贡羽,——这就是孔丘的门徒云台山人子赣被改成子贡的原因。鸟汇集于云台山,《汉书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