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沿革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捐釐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仲五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捐厘局 发展沿革 机构设置

    「捐釐」這個名詞,在早期的賦政書籍上,似乎沒有發現過。他原來叫做「釐金」,是淸季民間僑居各地經商同鄕們,照資本和營業利益抽取「釐頭」,建築會館及其他有關同鄕福利事業用的,以後斯文一點,改叫「釐金」,這純粹屬於民間用的名詞,在那重仕輕商的時代,所以官方文書上,當然沒有他的份了。淸朝咸豐初年,太平天國「長毛子」佔了南京,淸軍在孝陵衞安營紮寨,想反攻南京,叫做江南大營,江北呢?在揚州邵伯東鄕也有一座營盤,就叫江北大營。當時有個侍郞—等於現在各部次長的官—雷以誠...

  • 文章清末山西留學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留学教育 发展沿革 《南京条约》 赴日留学

    我國留學敎育由來已久,早期稱爲遊學,遠在孔子時代就有遊學之事,惟時處封建社會,交通頗感困難,雖周遊於列國之間,仍未出中國國門。最早出國留學者,爲後漢明帝八年(公元六五年)蔡愔等出西域求佛法,是爲我國留學敎育之開端。繼起者有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之法顯及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玄奘之至印度取經(瞿立鶴:五十年來的留學敎育,載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敎育)。法顯玄奘基於宗敎信仰出國取經,影響中國文化者至深且鉅,惟渠等之擧措,純係個人行動,朝廷對出國者...

  • 文章關廟山西宮沿革記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关庙山西宫 相关历史 基本概述 发展沿革

    关庙山西宫安奉武圣关夫子,至今香火绵延三百余年[1]。即远自明郑时代,汉人自台江内海(今之安平),溯航新港溪(今之盐水溪),及其上游许宽溪(今之许县溪)进入新丰里,垦荒聚落称香洋仔(明郑氏台湾军备图记内之小香洋民社)。居民景仰关夫子圣德及祈民安雨顺,即建土屋葺茅堂宇,并筑弼衣潭(今之大潭)蓄水灌田[2],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因早有水利得以春耨[3],早渐发展称为关帝庙街。至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一七一八年)重建堂宇(依日人寺庙名鉴),后历四十五年,即乾隆二十七

  • 文章山東省省銀行之沿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山东省 省银行 发展沿革 档案节选 历史集萃

    ⑴通濟官錢局:山東省之通濟官錢局創設於光緖廿二年八月,總局設濟南,光緖廿七年五月,改組爲山東官銀號。⑵山東官銀號:光緖廿七年五月,通濟官錢局改組爲山東官銀號,總號仍設濟南。該號發行有庫平銀票、濟平銀票及錢票三種。至光緖卅四年,三種共値庫平銀八十八萬一千三百三十餘兩。辛亥革命,該號被刼一空,由地方長官另組山東銀行。⑶山東銀行:山東銀行開業於民國元年八月間,資本總額五百萬元,實收一、四一一、二〇〇元。該行發行有銀兩票、銀元票及錢票三種。民國元年流通額爲:銀兩...

  • 文章華夏一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甄作武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舞狮活动 陶寺文化 雄狮登天塔 发展沿革

    獅子是人們心中的吉祥物,她天生「王者風範」,看上去威武雄壯,具有拔山舉鼎之勢,威震群獸。有詩讚曰:「雄獅朝天一聲吼,山搖地動驚百獸。」正因為如此,人們把獅子看成力量和勇氣的象徵,看成扶正鎮邪的保護神,並摹擬它的形象和動作進行藝術創作,形成民間廣泛的舞獅活動。舞獅始於漢朝,廣傳民間,改革二十年來,各地的舞獅活動不斷地發展、改進、提高。表演的形式有獅子滾繡球,有獅子爬老杆,有獅子上刀山,有獅子登板凳,有獅跳梅花樁等等,花樣翻新,百花齊放。其中聞名中外的陶寺遺...

  • 文章山西葡萄酒史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王建鈞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山西葡萄酒 历史记载 历代发展沿革

    考古硏究表明: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含酒精成分的飮料,大約出現在公元前七〇〇〇—五五〇〇年間。在歷史文字記載中,最早的生產性質的釀酒活動則可能出現在距今約四〇〇〇年的夏禹時期。《戰國策.魏策》中記載:「帝女令儀狄做酒而美,進之禹,禹飮而甘之」,其中對「帝女」一詞多解釋爲乃舜帝之女或指大禹身邊的妃子等。如果從史學界多數認可的「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南部地區)這一觀點來看,儀狄的中國最早的釀酒作坊也應該在此區範圍內,即今天的臨汾(堯都)、運城(舜...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