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沿革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浠水县建县沿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0期  作者:姚嘉符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浠水县 建县沿革

    註:本文選述參考書籍:史記、漢書地理志、唐書、宋書、晉書、三國志、地理志、明史、淸史、方輿紀要、資治通鑑—漢紀三十六、中國通史、元和郡縣誌、辭海、浠水縣文史資料第一輯。

  • 文章湖北省的幅員與各縣縣治的沿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1期  作者:宋楷清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湖北省概况 县沿革

    前言自**竊據大陸,迄今將達三十年,我們家鄕所有的文物典章,悉被這些慘無人性摧殘我們文化的**毁滅殆盡。現在追隨政府來台的前輩同鄕人士,已將陸續謝世,而生長在台灣的後輩,對於家鄕的事蹟,均屬無從了解,筆者忝列儒林,對家鄕史事原有交代的義務,但因手邊缺乏資料,不敢獻揣摩之詞。茲次閱及史書,內載有關我們湖北史事的片段,因此得知一鱗半爪,暫將我們湖北省的幅員,以及各縣縣治的沿革,分別予以略誌,以供鄕人參考。甲、湖北省所處的地位我們湖北省的地位,是處於長江的中部,而...

  • 文章代縣古稱雁門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7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代县 相关历史 邮戳 代县沿革

    古有代國,漢嘗置縣,後魏廢,在今察哈爾省蔚縣,與今山西省之代縣,不爲一地。山西代縣乃戰國趙雁門郡地,秦因之,漢亦爲雁門郡,北周移肆州來治。至隋,改肆州爲代州,治雁門縣。旋仍爲雁門郡,金曰代州。元省雁門縣八州。明廢州爲縣,尋復曰代州。淸直隸山西省。民國改州爲縣,屬山西雁門道。代縣位同蒲鐵路北段之中樞,北控大同,南抑太原。城倚句注山脈,內長城雄踞於北,久爲邊疆要塞,馳名唐宋時代之雁門關卽在此。雁門關在代縣西北三十里,一名西徑關。代州志:關舊在雁門山上,東西山...

  • 文章泌陽簡志(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1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75-11-25
    关键字: 泌阳 县志 山川风貌 县沿革

    前言邑之有志,猶國之有史也。志與史雖體裁大小不同,而義例則一,未可以其小而輕之。志無史則不信,史無志則難徵。二者相輔爲用,相得益彰。故自古修史不廢採風焉。泌爲中州僻邑,宋元以前,寥寥罕紀。至明淸兩代,文物聲名,彬彬稱盛。惜自鼎革以來,戰爭頻仍,民生凋敝,文風不振,百廢未興。邑志自道光八年至今百五十年缺紀未修矣。其間沿革變遷,時異勢殊。籍賦有增減,建制有興廢,學校有隆替,人物有盛衰,苟不補輯賡揚,日就湮沒,後之人將從何而徵之耶?民國二十九年對日抗戰時期,邑...

  • 文章孟津县沿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孟津县沿革 战国至后汉 二十四史 史料考证

    閻百詩曰:考據應不誤、不漏。錢曉徵述其言:以爲難。若考據至輿地而欲不誤、不漏也,則難之又難矣。今據經史、古今輿地書、有關文獻,以考證孟津縣之沿革,稿經數易,而抵牾漏略,仍所不免。博雅君子,尙希敎之。

  • 文章孟津县沿革(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孟津县沿革 战国至后汉 二十四史 史料考证

  • 文章衢江流域文物記(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衢县沿革 校周风景 孔庙府学 烂柯典故 古迹来历

    衢縣:禹貢爲揚州之域,春秋爲越西姑蔑之地,秦立太末縣,屬會稽郡,東漢稱新安縣,吳分會稽,置東陽郡,晉改新安爲信安,隋改隸金華郡,唐武德中,始置衢州,天寳中改名信安郡,尋復稱衢州,宋因之,元爲衢州路總管府,明初改爲龍游府,尋復稱衢州府,領江山常山開化西安龍游五縣,淸因之,民國初年,廢府,卽西安縣地稱衢縣,隸金華道,因其境內有三衢山,名三衢,又以其地有爛柯山,名柯城。民國初年,浙江省立第八中學校,設於衢縣府山上,校址與府城隍廟毗連。當年我所住的學生宿舍,是拆...

  • 文章武进县沿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7期  作者:錢家榮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武进县沿革 史考方志 家乡认知 历史沿革

    近由家鄕带来旧书数卷,内有一卷,其封面封底系用旧武进县略图分裁自行装订,我乃加以整理,另换封面封底;未料在原封底一角,竟有武进沿革注记一则,余认为对家鄕认知和史考方志甚有价値。兹特抄录于后。刋载鄕讯,供我鄕长们参考。武进县沿革本县在唐虞时属扬州,商周时属吴国,余祭元年季札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后相继属越、楚。秦置会稽郡,延陵县属焉。汉改为毘陵县,光武分天下为十三郡,会稽郡属扬州,王莾谓毘陵、毘坛,三国时扬州诸地悉入吴,嘉禾三年改曰武进,黄鹤、北固等山属焉

  • 文章河南省区县沿革简表——行政第四区(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河南省区县沿革 行政规划 历史文献

  • 文章鄧縣的歷史演變與疆界形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邓县沿革 历史地理研究

    一 歷史演變鄧在古代爲禹貢荆州之域,在夏代建立國家,是爲鄧國,夏王仲康始封其子於鄧,殷王高宗封成湯之裔孫於鄧,周桓王十五年鄧候吾離朝於魯,故夏殷周三代,均爲鄧國。至周僖王四年爲楚所滅,改置鄧禳二縣,二十六年秦白起伐楚取鄢鄧。四十三年,秦初置南陽郡,秦併六國,統一天下,仍爲南陽郡,是時鄧穰仍爲秦縣,漢因之屬荆州部,其屬縣有鄧、穰、湼陽、朝陽、棘陽、樂城,合其他各縣凡三十六縣,皆屬南陽郡,漢武帝時,以穰之盧陽,宛之臨駣,合而爲一,置冠軍縣,封霍去病爲侯,晉改...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