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城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緬懷故郷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潘又新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南汇 县城 名胜 学校

    一提示,使增印象,是所愿也。南汇县城的景物,约可分下列八点,分段描敍,较有系统:一、县城形态:1筑城来由:元时代,浦东一带地方不靖,匪出没扰民,倭寇不时侵袭,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由于军事绥靖保衞京畿需要,因而筑城,与金山等同属「衞」,设正七品世职指挥使管辖,归五年一任的正二品都指挥使统辖,于是地方始得安宁,嘉靖年间曾予重修。2筑城方式:县城高约二丈,(南门外城墙上离地丈许处嵌有碑石一方,因幼时矮小抬头看不确切,仅懂得是记述淸康熙年间曾加二次重修)城作方形

  • 文章漫谈延津县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1期  作者:朱志新  出版时间:1977-11-25
    关键字: 延津 县城 风水 历史

    一 前言幼时在家鄕于秋冬藏后,常听老年人讲些奇奇怪怪的典故,往往废寝忘食,听得津津乐道,虽然明知是查无实据之事,近乎神话,但却是许多老人异时异地说法皆系大意一致的事,这也是不由你不信的了。如今算来己离家四十余年,而传说却仍历历回绕于脑际,但在台出生的子女们,均己三十四五岁了,况己结婚生有子女,而他们并未听过家鄕之趣闻,故借机写出,传供同鄕勾起鄕思,更勉在台出生的同鄕将来反攻囘去,要落叶归根,莫忘可爱的故鄕。二 县城造型似乌龟延津县城之形状,确似一只大乌龟

  • 文章温州古史考二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3期  作者:胡珠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汉代 永宁县城故城 唐代 坊名 考古

    楠溪、西溪两乡复置永宁县时,县治移至江北旧址,故有新城之名。」这段话同样难以解释:郡城建于瓯江南岸,怎么却使得北岸的永宁县城的「故城渐废」呢?德哲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合理的必将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必是合理的!」为什么上述两说都难以令人信服,问题就在于违反真实的历史。请看现存温州最早的明宏治十六年(一五〇三年)编撰的「温州府志」是怎么写的:永嘉县治在东南隅道爱坊,旧在瓯江北,土名新城。(卷二)(嘉靖「温州府志」卷二作:「永嘉县治在东南隅,旧在瓯江北,土名新城

  • 文章雙城設治暨其人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冠吾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双城 县城设治 人文鼎盛

    吾双设治,约在前淸咸丰道光年间,据吉林通志记载,奏案极多,以系仿古屯田制,计划规模详尽,井然有序,全国县治中,无一可与并驾齐驱者。其设治筹备之初,有两公所,一为东官所,一为西官所,俗称东单城子,西单城子,双城之命名相传即由此也,县城位于全县中央地区,成完整正方形,辟有南北,东西两大街,中心区为十字街,各宽均六十尺以上,县城内分为四隅,曰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各隅亦设有二道街及宽长巷道若干,街道笔直,设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城门之宏壮,亦为全国县城

  • 文章談新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新丰县城 汉高祖 思乡

    故鄕丰县自从汉高祖刘邦以平民而为天子,人杰地灵,两千年来成为天下著名的地方。他率领丰沛子弟,不仅为我中华民族创造了最灿烂的汉代历史,同时对我们故鄕也增添了不少光荣事蹟。其中最难得的,就是他为了慰亲思鄕,竟在京城长安附近,另外建造一座面貌相同的故鄕——新丰县城,而且把丰县县城原有的鄕亲也都迁移过去。我在抗战期间曾在西北大学主持校务,学校先在陜南汉中,当地有很多古蹟,大半是刘邦在汉王时代留下来的,就特别引起我的怀古心情,经常注意加以考证。后来学校迁到西安

  • 文章家鄉的月光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瑞甫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上元节 苏轼 固守县城 王国维 故乡月光

    虽然吹在面上的朔风,使人不由地萎缩著头,低弯著腰,和逆风搏斗,月光却在为您助长气势,即使她总是无言无声的默默照临着你,您也会感到她的温馨。我之所以刻意的留恋于故鄕的月光,除了上述的一般情况外,还有两次对我印象最深的良夜月光,留在我的生命史上历久难忘。那是民国二十七年的五月十七日,这是家鄕沦于日寇的日子,这天是旧历的四月十八日,月甫初亏,明亮的月光,仍强烈的幅射在大地上,眞是如同白昼,这时县城已遭到日寇的猛烈攻击,远远望去,而半边天,已有数处火光升起,估量著

  • 文章江津兵變身歷記

    来源期刊:《江津》 第8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江津县城 江津兵变 刘文辉 江津中学

    民国十九年十月,江津发生兵变,那天晚上我寄住敎育局,被驻军误会逮捕拘禁了三天。是年九月初,因为大妹淸玉与江仲端君在重庆结婚,我由成都到重庆主持。婚礼完成,淸玉仲端迳赴上海,我则返江津小住。到江津县城是九月下旬,驻军第二十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张志和,过去以友人田倬之兄的介绍,曾有相当交往。这次回到江津,便去看了他。承他约我吃饭,在座有该部军官两席。其时北平扩大会议已经瓦解,国内大局好转,他要我即席讲话,作一政治报吿,我亦照办了,这一天的聚会,可以说是很愉快

  • 文章沭陽城内私立蘭仿女子小學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4期  作者:鴻徽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沐阳县城 女子小学 诗词抒怀

    淸末宣統間,沭陽西鄕望族胡氏女,具丈夫氣,名普芳字仿蘭,蓋傾慕花木蘭之志也。嫁與同邑富室徐家,嘗呼籲女子放足就學,解除桎梏,以廣知聞。致遭翁姑所深惡,百般凌虐,始而禁錮,繼而被迫服毒自盡,邑紳吳鐵秋(紹矩)等挺身出爲伸雪,卒致其翁徐敗伏。浙江省平陽縣宋平子(衡)曾作詩三首輓之:怪哉乃以尊王死,世界恆沙盡一驚,難道神州是專制,舅姑威重辟威輕。孔妻孟母皆天足,慘俗無關宋以前,太息八儒何處覓,微茫師說墮荒烟。如子猶爲不幸幸,得逢義士奇寃傳,世間多少徐家婦,萬鬼...

  • 文章沭阳县城之兴筑、修建及其拆除小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沭阳县城 修筑拆除历史 兴修记载

    據民國和清康熙「沭陽縣志」記載:沭城舊無城。自明正德七年(一五二一年),爲防兵患,知縣易瓚開始築土城。周長八百九十四丈四尺,約六里,高二丈二尺,城基深一丈九尺。嘉靖年間,洪水冲決東城幷淹沒東門吊橋。隆慶五年(一五七一年),洪水復決,東城及南門一帶有一半被水淹沒。萬曆二年(一五七四年),洪水再次泛濫,城西角潰決。二十年(一五九二年),知縣徐可達提議修築磚城,事先命省察官唐胤等實地丈量,得四周長八百五十五丈,五里八,高二丈,每長一丈,用磚三千六百塊,灰十擔。...

  • 文章大埔县城怀古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胡宗麟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大埔县城 风景名胜 风土习俗 洪水

    我在大埔县城土生土长,从民国三年冬出生,至廿八年夏为参加抗日圣战而离鄕背井,居住在县城中山路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可是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岁岁年年,时时刻刻处身其间,一切山川文物、新陈代谢,均历历在目,萦怀心曲。但是,因为少不更事,愚昧无知,既乏深刻的体会,更无广泛的认识;在离县将近五十个年头的今天,再来怀古大埔县城,形同白头宫女重说玄宗旧事,印象更将模糊不清。但是,大埔县城设治毕竟历有年载,有它光荣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现在据说县治已迁移湖寮,我对它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