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原文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啓超先生廿歲遺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梁启超 遗札 信札原文

    日前整理康南海先生遗稿,得梁伍公先生遗扎数通,谨先将其廿岁时信扎原文抄录(附影本),幷加标点及注释如左:『弟子期[1]梁启超跽禀:先生左右:伯隽[2]来,悉先生起居无恙,喜甚。今岁,同学有志之士,当复不少,先生亦顾而乐之耳。超在此,常欲阴求人才,前者所见亦罕,此时,正公车[3]咸集。忽于前数日,接到家书,家王父[4]已捐馆舍[5],日来心如乱丝,百事具废,忽又接通父[6]手书云:「患寒疾及欧血[7]之症。」惊思此病,非同寻常,失今弗治,幸而不死,亦成衰废

  • 文章綿竹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川劇選輯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绵竹关 原文 集锦 川剧 剧本

    (鬚生袍帶上)偏安雖定三分鼎,漢室終難一統歸。(坐詩)功業在千秋,雄師鎭上游,寸心若未死,殺賊誓不休。(白)本帥,駙馬都尉諸葛瞻,先公漢丞相武鄕侯,平生功業經天,文章緯地,因感三顧之恩,故有兩表之上,鞠躬盡瘁,與賊誓不兩立,聯吳伐魏,捨我其誰能任。孰知天不祚漢,梁木中摧,從此一隅河山,更無一人擔當得起。先公而後,稍能濟事者,只有費禕一人,可惜寬厚有餘,謹愼不足,飮酒帳中,不設衞備,以致倉卒之間,死於賊魏刺客之手。至今名臣宿將,凋零殆盡,支此危局,僅賴一個...

  • 文章論語·孟子書中重同語研析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论语》 《孟子》 重同语 原文对照

    《漢書·藝文志》云:「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因知論語一書所載,多半是孔子弟子所記孔子之言行實錄,初或各記所聞而不相謀合,經編集爲論語一書,當有重同或一事兩記之類,而未及刪者。一、「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里仁篇:「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研析:里仁在學而之後,已見學而,則里...

  • 文章憂危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李澄波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四川 抗战 忧危词 原文 史料记载

    編者按:本文載民國二十二年一月大公報文學副刋,原題爲「描寫四川內戰的寫實作品」,附題爲「介紹李澄波先生的憂危詞」。文前有蔣成堃君所註的一段話,茲錄誌如次,以資說明:「此次四川內戰(註:指民國二十一年十月至十二月之川戰),其規模之大,炮火之烈,殺人之多與慘,在迭次川戰的紀錄上,雖不能說是絕後(因爲誰也不敢擔保說這是絕後),但至少總說得上是空前。尤以瀘州之轟城及成都之巷戰兩幕,表演得最爲出色。有人說前歲的中原大戰無其兇,去年的淞滬抗日也無其烈,這幷不是張大其...

  • 文章眉山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楊衛星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眉山 县志 序文 郡县 原文

    郡縣之有志,猶國之有史也。溯其初,蓋濫觴於常璩之華陽國志。後代因之,著作日繁,然皆無一定體例可沿,分門別類,互有出入,要亦無關宏旨。所難者在采輯詳核,鑒裁精當耳。眉山自唐宋以來,人才輩出,故家遺俗,皆足以啓迪後進。歷明季獻賊殘毁,幾無故典可稽。淸初經賢太守勤事捜求,凡百餘年,易稿數次,至嘉慶中始成定本。越十餘年,續成一卷,迄今又百有二十年。惟光緖初擬修一次,仍未成書,僅遺殘稿二十餘板。蓋茲事體大,抬遺補墜,亦綦難矣!民國二年,政府通飭各縣設局修志,功令屢...

  • 文章忠州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作者:吳友箎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忠州志 序文 简介 原文 郡县

    郡縣之有志,所以徵文獻也。志不輯則文獻無徵,輯志不善則文獻舛謬,不以傳信而以傳疑,其弊尤甚於不輯。忠州自唐以來,幷無專志,向有抄本,藏諸黌宮,未盡善也。會大府輯省志,通札採收,前刺史張公星煒,遽以抄本上呈,今省志所載,多所摭取。內熊文稷桃花魚記,孝廉熊君履靑之祖也,省志誤作宗人。熊君喟然曰:是烏可數典而忘哉!我太高祖乾一公鎭永嘉時,欲修州志而未逮,厥後高祖謂公公,曾祖又宣公,祖藝九公,父伯也公,歷世積學不倦,咸有記載,是烏可數典而忘哉!爰輯祖父遺篋,手錄...

  • 文章四川討滿洲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望帝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四川 满洲 檄文 编者按 原文

    編者按:中國國民革命運動,自民國紀元前七年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後,國內各省起義,最初數年,以四川省最爲激烈。在淸史補編革命黨人列傳:「余英傳」中,有「丁未(民元前五年)己酉(民元前三年)間,同盟會各省黨人之起事者,莫如蜀激」等語,可見一般。當時同盟會在東京所辦「民報」,其臨時增刊「天討」中,載有「四川革命書」,與「四川討滿洲檄」兩文,前文作者署名「相如」,後文作者署名「望帝」,其眞實姓名,至今已無可考。刊出日期,爲民元前五年。「四川革命書」,本刊已於上期...

  • 文章一位四川兵的故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1期  作者:自强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四川 王凤阁 四川兵 东北文献 原文

    近讀六十二年五月五日出版之「東北文獻」第三卷第四期,載有陳語天遺作:「王鳳閣和四川兵」一文,內記一位四川兵的故事,象徵「人心不死,奸黨必滅」的道理,値得表揚,轉錄如次:「傳作義搞通了張松思想,獻出了北平城郭人民之後,在民國三十八年農曆正月初二,匪軍與傅部交換所謂防務的時候,匪軍由西直門、永定門等處向城裏進,傅部安春山等軍由城裏向城外開。兩方相値道左,傅部一般忠貞的士兵,還是對匪怒目相向。在西單大街地方,匪軍一邊行進一邊叫喝「毛××萬歲!」傅部士兵聽了,忍了...

  • 文章西安事變中之四川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西安事变 四川 孔祥熙 回忆录 电报原文

    航琛到蓉,而甫澄切劝张扬之电遂发,故川局得无变化,其有关电文,并录如次:一、张扬致刘湘震电原文「XG2D刘主席甫澄兄勋鉴:×密。弟等对国事主张,早在洞察中。近顷介公莅陕,弟当涕泣陈词,希其幡然觉悟,东……仍执持成见……。为民族计,为国家计,因请介公暂住西安……拟八项主张:㈠改组南京政府……各派共同负责救国。㈡停止一切内乱。㈢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份子。㈣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㈤开放民众救国运动。㈥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㈦确实实行总理遗嘱。㈧立即召开

  • 文章協助香港抗戰及率英軍突圍經過總報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陳策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陈策 抗日战争 香港突围 呈报原文 战斗经过

    策反工作。八月,敌军投降,首先进入广州,就巿长职,致力善后工作,嘉惠全巿。因积劳成疾,胃溃疡旧病复发,不能从公,乃辞去本兼各职,专心调养。至卅八年(一九四九)七月二十七日溘然长逝。元配司徒,早卒。继室梁,先三月病殁。遗女八,各适人,子二:曰安邦、安国,均留学英伦,今已学成,卓然自立矣。(上文资料采自「陈策将军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印行之「陈策将军事略」及袁良骅:「陈策先生传」)本文本文、系陈将军于香港突围返国后、在曲江尽先呈报中央原文,从未公开发表,实至有历史价値之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