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遗迹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甘肅境內的明長城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4、45期  作者:陳守忠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嘉峪关 甘肃明长城 历史遗迹

    提起明長城,必先從嘉峪關說起。因爲先有此雄關,然後有明長城。這座雄關,建於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它與秦皇島附近的山海關,屹立於長城的兩端,東西對應,都有「天下第一關」的大匾額。而嘉峪關建築早,歷史長,名不虛傳,它巍然雄峙,城垣壯偉,城上四面都有閣樓高聳,飛檐凌空。城中一組官衙建築,也完好保存。現均經政府撥款整修,煥然一新,是長城西部關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每年吸引著衆多的中外遊客,不愧爲「長城主宰」(東門外廟宇上懸有此四字匾額)。在明初統一全國的過程...

  • 文章古都洛陽憶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馬順之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洛阳 地形 历史遗迹

    九朝都會;十省通衢。背邙面洛;瀍東澗西。城東關外兩石坊聯。洛陽,在河南省之西部,距省會開封,約二百餘里,爲我國五大都會之一。所謂:五大都會:一、渭水天塹——長安。二、龍蟠虎踞——南京。三、故宮勝地——北京。四一、歷史名都——開封。五、兵家重地——洛陽。隴海鐵路,沿貢河南岸,邙郟之麓西進,穿過貢河大三角洲平原,卽可到達,洛陽城在洛水之北岸,水以北爲陽,故名曰:洛陽。考洛陽古城前身:遠在四千年前,原爲商湯王所築「郟」「鄏」之二城,經過千六百多年兵戎征戰,到周...

  • 文章古道關隘小盈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6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小盈岭 古驿道 景点简介 历史遗迹

    南同分界處,嶺路辨東西。地僻村墟迥,山深草木齊。一春蝴蝶夢,十里鷓鴣啼。翹首江城近,歸心趁馬蹄。這是清代黄道泰《晉江人》,所作的《小盈嶺詩》,描繪小盈嶺古道上的風光勝景,表達作家歸心似箭的歡欣心情。小盈嶺在同安縣城之東四十里,地處三魁。鴻漸兩山之間,爲同安與南安的交界處。小盈嶺之東的鴻漸山爲同邑東南屏障,海拔五一六米,俗稱黄錢山,以山間黄菊形如銅錢而名。康熙版《大同誌》卷一載,鴻漸山「特起端聳高冠群山如鴻欲飛之勢,多產黄菊異花,又名黄菊山。浯洲(金門),...

  • 文章丞相祠堂何處尋——記同安蘇頌遺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4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9-09-16
    关键字: 苏颂 历史遗迹 史料考证

    作者:曾任同安縣文化局長,宗敎局長,其著作有「秋實集」、「冬耕集」、「金門與同安」行世,其個人事蹟入列「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 文章陳高故里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鄭立于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陈高 文化名人 历史遗迹 故里寻访

    陳高於元延祐二年(一三一五)十一月間誕生在平陽州金舟鄉咸通里。元貞元年(一二九五)平陽縣以戶逾五萬。縣升為州,宋溫州路,明代洪武初仍改為縣。一九八一年,平陽析出一個蒼南縣,金舟鄉隸屬蒼南縣。那陳高的籍貫已經清楚了,況且有了鄉里名稱。由於歷代區域的變動頻繁,地名的更改不斷,如果問金舟鄉、咸通里到底在哪裡?範圍有多大?找到確切的答案就有一定的難度。陳高是繼林景照之後又一位突出的愛國詩人,世人對他的故里十分關切,所以有必要作一番考察。明弘治《溫州府志》載:平陽...

  • 文章宋王在香港五處遺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7-06-30
    关键字: 历史遗迹 香港 宋代 历史集萃

    凡是到香港旅遊觀光者,都可以在九龍啓德機場出口通往市區的大道途中,看到一所小公園內塑立的「宋王臺」大字石碑。本文介紹宋王在香港附近也就是廣東省吳川新會兩縣境內,今之蛇口、九龍等地區宋王遺蹟,自當先從「宋王」說起。宋朝立國三百二十年(四元九二七—一二七九),金人入侵、徽、欽二帝被執之前稱北宋,高宗卽皇帝位南渡長江以後稱南宋。南宋、北宋很巧合的各爲九主。所謂「宋王」乃指南宋第八位皇帝未卽位前先爲「益王趙歪」和第九位皇帝未卽位前先爲「初封廣王復封衞王趙昺」。當...

  • 文章史蹟斑斑説宛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山川风貌 历史遗迹 地理位置

    河南南縣(舊名宛州)西行過內鄕,然後北向三十五里至赤眉,這兒東邊有一漢王城,相傳爲漢高祖所築,但無甚可觀,恐爲後人所改建,殊無古意可尋。這兒起轉往西北行,約二十五里至丹水。這鎭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靑山翠谷,修篁綠樹,景物至爲寧恬。鎭東南數里有一座菊花山,山不高,但有一泓淸澈泉水,人稱菊潭,亦名菊水,隨時卽以此名縣,古時又名鞠水。漢書地理志謂「析(今在浙川附近)有鞠水,出析谷」卽此。潭水甘芳淸冽,飮者多長壽。據藝文類聚風俗通載道:「南陽酈縣(內鄕地)有甘谷...

  • 文章中陽縣旅遊熱線導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施國祥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中阳县 旅游资源 历史遗迹 导游词

    柏洼聖境朋友,您到過呂梁山嗎?您來過中陽縣嗎?您見過松柏環抱的柏洼聖境和水清如鏡的高峽平湖嗎?如果您還沒有見過的話,那麼就根著我的拙文,沿這條黃金旅遊線做一次暢遊吧!松濤柏浪從呂梁行署所在地離石縣溯南川河而上,穿越中陽縣城東行五公里就到了松柏環抱的柏洼山,從山下望去,群峰起伏,青松翠柏,四季常青,襯托著稀有樹種白皮松的白色枝幹和五彩繽紛的山花野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山上松柏林面積之大(棉區二百二十五平方公里),覆蓋率之高均居華北之冠,特別是其中有十株...

  • 文章海豐長沙海口之長沙砲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长沙炮台 历史遗迹 长沙海口

    长沙,位海丰县域西南十六公里处;该地为一由潮水冲积而成之长条状沙场,故名。其海湾名长沙湾,古名丽江浦,自北面有水流入,名丽江,河口处称丽江水,今称长沙海口[1]。南宋时,文丞相天祥尝率舟师驻守[2]。岸上有山,名丽江山,其下旧有古垒,传谓宋军营寨遗蹟。明代,于长沙港口设长沙军营,以官军四百员名,打手二百五十名驻守;又于丽江山及丽江门二处设置烽䗔,各有哨了军防守,人数不详,皆隶海丰所[3]。今马宫区埔埕鄕北山村北面,地名倚壁处山脚处,有一古垒墙基遗址,长寛

  • 文章唐代名臣洛陽李渤在桂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孫順霖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桂林山水 历史遗迹 隐居生活

    入桂林,賭“山水甲天下”,見靈渠冠宇內,此鍾靈毓秀之地,在古時卻處蠻荒。山水之秀,自然天成,賴維護以增其色;靈渠之開,人工斧鑿,疏貫之功與天齊。歷史上治桂開渠者,秦史祿,漢馬援,唐李渤、魚孟威冠其首。史祿首倡之功,彪炳千秋,然年代久遠,事多傳說,荒渺難稽;馬援疏三江、貫五岭,為“濟師徒“利征戰,民利尚在其次;李渤”備知宿弊,重為疏引”,”以利行舟”,“親規養民也”;“魚孟威繼李之事,“約公費,備刀布,召丁壯,尋壅塞以平民病“。故靈渠岸邊。”四賢祠”豎立六...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