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轶闻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羅永喜棍戰高陂一條街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羅雪平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罗永喜 高陂 南少林 历史轶闻

    民國時期,羅永喜出生在上磜村中弱房小姓。祖輩是老實巴交勤勞賣力的農夫。在農耕勞作中和生活中受盡強房大姓的欺負凌辱的事甚多。這些事件在小小的羅永喜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烙印。有一天,村中來了一位肩挑銅鑼的中年男子。「賣銅鑼囉!賣銅鑼囉!……羅永喜的父親深知賣銅鑼者多屬福建連城人,連城乃中國南少林寺福地,連城地域居多少林高手外出他鄉賣銅鑼。其父聞此叫賣聲開門探視,把賣銅鑼者招進屋內,殺雞溫酒以待之。在敘談中,賣銅鑼者深感羅家乃山村老實農夫,甚同情羅家小姓弱房受盡...

  • 文章乾坤雙淚——柳堂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5期  作者:王旺如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吴可读 人物事略 清末科举 历史轶闻

    淸道光二十六年仲夏,是個炎夏的下午,在北京城,人們午睡醒了,有閒階級紛紛走上街頭,大部份是在泡茶館,吃點心。在西斜街有一家名叫「曉雲莊」的茶館,已上了有八成座,這是文人雅士聚集之所,牆上懸了不少名人字畫,跟别的茶館有顯著的不同。明年乃大比之年,各方舉子循例先一年趁春末夏初氣候溫暖之時動身,到京城下帷讀書,準備應試;現已是仲夏,各省舉子差不多全都到了,但也不能一天到晚都沉浸在書本裏,有時也出來走走,這曉雲莊是他們最常來的地方。這時,有位南方來的季公子搖著摺...

  • 文章高風傲骨的鄉賢陶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江西先贤 陶渊明 人物史略 仕途 历史轶闻

    雩都 易烈相陶潛,晉代潯陽柴桑人氏(今江西省彭澤縣);字淵明,又名元亮,世人多尊稱謂陶靖節,及田園詩人之美譽。志趣高潔,不慕虛榮;其創作之詩文,沖穆澹雅,超逸高古。始就江州祭酒之職,後任彭澤縣令,在職僅八十餘日,同年歲暮,郡派督郵至縣視察,衙吏吿其規例,應朿帶迎之。潛曰:吾豈能爲五斗米,向鄕里小兒折腰嗎?遂憤然辭職,賦「歸去來辭」以見志,躬自耕作,安貧樂道,以詩酒爲娛,徜徉自適。義熙末年,徵彼任「著作郎」不就,著有陶淵明集,元嘉初卒。淵明先賢之曾祖父,是...

  • 文章滕王閣兩個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滕王阁 历史轶闻 王勃 《滕王阁序》 诗词歌赋

    新建 唐子安㈠滕王閣賦王勃索價千金本刊上(一七一)期,筆者撰述「滕王閣序讀後」,對序文作者,王勃世系約有提及。惟閻柏嶼女婿吳子章,誣王序舊文重抄,王勃忿詠七律滕王閣賦一首,用以取證一節。文字記載流傳甚廣,故未贅述。據說這首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〇自流」。末句第五字,獨付闕如,閻都督深爲奇惑,群儒議論紛紛。有的認爲是水字,又感俗而不雅,無詩意。有的認爲是...

  • 文章紀曉嵐之機智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廖建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纪晓岚 历史轶闻 作诗 清高宗

    纪昀,字晓岚,清直隶河间人,乾隆进士,学贯群籍,旁通百家,以修四库全书,名满天下。性坦率,言行诙谐幽默,其与高宗君臣遇合之美,古今无出其右。下列轶闻,至今仍为人所乐道。闻纪氏某次为友人之母祝寿,主人慕纪之声名,欲其题诗,以增先宠,纪即笔写曰:「这个婆娘不是人」,众皆譁然;继而题曰:「王母娘娘下凡尘」,众友欢声赞叹。旋又题曰:「生个儿子去作贼」,众又愕然。再题结句曰:「偷得仙桃敬母亲」。此语一出,掌声雷动,宾主俱欢。高宗与纪,分为君臣,但常互相调侃,各逞

  • 文章豆腐健康食品、神奇療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平之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豆腐 发明人 刘安 历史轶闻 八公山豆腐

    豆腐除了富含蛋白質,兼具食補藥補功能外還能直接用於醫療疾病,藥效奇佳。豆腐的發明,明人羅頎「物源」謂:「西漢古籍已有『劉安做豆腐』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更證其說。「本草」豆腐下集解:「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之類,皆可爲之。造法,水浸磑碎,濾去滓,煎成,澱以鹽鹵汁,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石膏未收者。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劉安是劉邦的孫子,受封於淮安,人稱淮南王劉安。相傳在兩千多年前,西漢淮南王劉安,爲人好道,喜黃老之術,他...

  • 文章臨川「下馬山」地名的由來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一成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临川县 下马山 地名由来 历史轶闻 王安石

    臨川 一成王安石十三歲那年,祖父去世,隨父奔喪回家,在附近「蛤蟆山」上一所學館裡就讀。「蛤蟆山」學館素以環境幽靜、學風嚴謹著稱。塾師是一位學識淵博、爲人正直、對學生要求極嚴的宿儒,在當地很有聲望。王安石來這裡讀書,有一段時間,受了「重武輕文」思想的影響,認爲「武能衛國、文難安邦」,因而熱衷於「習武」,放鬆了讀書。有一回,竟然瞞著塾師,溜到山下,圍著江湖武師看熱鬧,耽誤了一天功課。第二天早晨上學,在學館前邊的荆樹下,碰到了滿臉怒容的塾師。塾師問他昨天爲什麼...

  • 文章漡顯祖澳門奇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楊友祥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汤显祖 澳门游历 历史轶闻 《汤显祖诗文集》

    臨川 楊友祥明朝萬歷十九年(一五九一),時爲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的湯顯祖上《論輔臣科臣疏》一書,揭露官場黑暗,抨擊明廷弊政,因而得罪當朝權貴,觸怒皇帝神宗,被貶謫到廣東徐聞縣任典吏小官。一腔救國熱血受到打擊,心裡雖然有些不滿,但熱愛生活的湯翁仍然鍾情於祖國大好山河。他在赴任途中特意繞道去澳門一遊,以致有了讓他終生難忘的奇遇。《湯顯祖詩文集》卷十一中有《香岆逢胡賈》一詩,記述了他的澳門奇遇。全詩是:「不住田園不種桑,峨珂衣錦下雲檣。明珠海上慱星氣,白玉河邊看...

  • 文章劉過巧吟羊羹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刘过 羊羹诗 《泰和县志》 历史轶闻 《龙洲词》

    泰和 聶志剛南宋初期的著名詞人劉過,泰和龍洲人。他一生沒有做過官,爲人才氣超凡,寫過不少首愛國思想的作品,有《龍洲詞》傳世。他的詞最接近辛棄疾,「在辛派詞人中是較出色的作家」。劉過(一一五四—一二〇六)字政之,以所居地龍洲,自號「龍洲道人」,他的詞當時聲譽很高,風格豪放不拘,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五謂「其詞多壯語,蓋學稼軒者也」,當時著名詩人陳亮、陸游、辛棄疾都常和他交往。據《泰和縣誌》記載,劉過跟辛棄疾交游,還有一段巧詠羊羹觀©的有趣故事。辛棄疾師浙...

  • 文章三河「筆跡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三河壩 笔迹坷 历史轶闻 林太钦

    明代林太欽,潮州府潮陽縣人,其祖先則為大埔大麻林坑人,為「廣東七奇」之一。林出身於貧苦家庭,從小聰明過人,在父母嚴格教育之下,小時就有飛黃騰達,榮宗耀祖的理想抱負。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三)曾與一班江南才子由韓江溯流而上,取道三河壩,前往京都應試。當船行至三河合口塘「風西亭」下面,水深流急,風狂浪大,浪滔滾滾,且逆水行舟,幾名船工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使勁撐船,仍無法行進,船工們只得上岸拉牽,但還不見船身移動。林大欽在船內坐立不安,連忙探出頭來,看到這般情景,...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