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景观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義縣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蕭衛國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安义县 地方研究 历史地理 历史景观 物产

    安义 萧卫国江西省安义县,形似苍鹰,头东尾西,翅展南北,远在西周以前属扬州之域,自明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割建昌西南之安义、南昌、入邻、控鹤、依仁五鄕置安义县,属南康府,建县迄今已有四七八年的历史,现属南昌巿管辖,全县东西宽三三公里,南北长四七.五公里,总面积六六五.四九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二八万亩,山地四四万亩,水面八万亩,全县总人口二二万,地形、地貌槪况为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位于赣西北,东邻南昌巿,南接高安巿,东南与新建县接界。西南与奉新县

  • 文章小沙市——岑河口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8期  作者:宋涵秋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沙市岑河口 历史沿革 风光景观

    岑河口位居沙市以東三十華里,爲第三區區公署所在地,原爲岑穆鎭轄區,約有三千人口。抗戰前,江陵縣立第三小學設於此,筆者卽畢業於該校。抗戰勝利後,行政區域調整,將岑穆鎭、永鎭鄕、宿家鄕合併爲安興鄕,鄕公所亦設於岑河口。一千五六百年前,一條小河流至此而分支,流往童河與吳家溝(窯灣)的湖沼荒地。東晉時期,這河口處逐漸形成了一個集鎭,因係古安興縣城之河口,故名城河口。南朝梁蕭繹都江陵時,吏部尙書岑善方舉家自南陽遷此(公元五五四年),其後人在唐一門三相,烜赫一時。城...

  • 文章雲浮縣簡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葉幗英 出版时间:2013-10-31
    关键字: 云浮县 名胜古迹 人文景观 历史

    可以说到处都是美景,不可胜收,尤其云浮龙湾,有「江南九寨」之称,其山水壮丽幽雅,充分展现出龙湾之整体美,形象美和景观美的特色。四季景色迷人,且有春艳、夏凉、秋爽、冬寒的特色;春来万物萌动,瀑流轻快,夏往绿荫围瀑,莺飞燕舞;秋至飞瀑送爽,赏心悦目;冬日红叶铺山,姹紫嫣红。特著的有八景,分述如次:⑴星巖古洞,城东北有九星巖;群峰林立,势若排云,西南一峰圆顶巍耸,有石室穹窿,高八、九丈,宽可容数十坐,一石有窍,吹之声应山谷,相传系猺蛮用以号众。石壁间多有前人题刻

  • 文章遊武定獅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楊蓁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武定 狮子山 游记 自然景观 历史集萃

    我眞正想去狮山是在三年前游晋宁县郑和公园写游记时,为了下面一幅对联而发愿要去探个究竟。我不是史家,但我对历史古迹总有些妄想与贪玩;我非剃发僧,但对佛、道等庙宇的走访情有独钟;所以年近八十,反而童心未泯,只要是名山大川,或无名溪河山岭,都想涉足去一游。只因写郑和公园游记时提列朱棣(明永乐皇帝)靖难之役把侄子朱允炆(即惠帝号建文)赶下台称帝之后,为了查访文帝的下落,着令三宝太监郑和衣锦还鄕,实则明查暗访湘、黔、川、滇文帝的下落。因相传文帝下台为僧,遍游名山古刹

  • 文章武漢中山公園概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5期  作者:呂學赶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武汉市中山公园 历史沿革 见证历史 风光景观

    武汉市中山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群众喜爱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镶嵌在城市中心的一颗绿宝石,是武汉市民游览观赏,保健休养,文化娱乐的好去处。历史沿革中山公园的前身是一座私人花园,是清末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在一九一〇年左右建立的。因与其在歆生路(今江汉路)一侧所建的东园相望,故名「西园」。西园面积只有五亩左右,内植花草树木,略为点缀罢了。一九二四年,刘歆生将西园送给当时任湖北军政府财政厅长的李华堂,李便将西园扩充至二十余亩。一九二七年,汉口建市

  • 文章千年古剎——翠雲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釋慧雲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翠云寺 历史建筑 佛教文化 历史兴衰 人文景观

    金谿 释慧云翠云寺位于祖国大陆江西省金溪县城郊秀谷鎭东南郊两公里的武夷山支脉、著名的马尾泉风景区内。翠云寺始建于唐朝,历时一千多年,系佛教禅宗曹洞派祖庭之一。由于历史原因,该寺曾几经兴衰。一九七八年以来,随着大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广大居士、信士纷纷要求恢复该寺。政府顺其民意,同意恢复重建。目前该寺重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按照设计,该寺建筑总面积为三千平方米,拟兴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禅堂、客堂、斋堂、方丈室、藏经阁等一系列建筑物,总造价预计二百万

  • 文章天門——陸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倪楓舟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湖北天门历史沿革 风光景观 陆羽

    天門縣爲古伏羲時之風國也,當時以風姓而封爲國。至東漢時始置縣,名之曰竟陵,蓋指陵止於此也,屬江夏郡,漢因之。縣治在今治之北約二十里,卽風波湖與九眞廟之間,無城,晉朝末年,又在今治之東南約八里肇方閣處,築有土城,分置宵城縣,屬竟陵郡,宋齊因之。梁,則省竟陵而合併爲宵城,北周又改宵城爲竟陵、隋開皇初置復州,以竟陵縣屬之。大業初屬沔陽郡。唐武德五年,復置復州,貞觀七年,移州治沔陽,以縣屬焉,寳應二年,仍爲復州治,屬山南東道。五代晉天福初避諱,又改縣曰竟陵。宋熙...

  • 文章大观楼景观命名之妙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閻秀冬 張誠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大观楼 景观 命名之妙 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

    中国园林的景观命名,是融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为一体,并以高度简洁的文学语言、精美的匾额书法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好的景点命名,常常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昆明的园林名胜中,大观楼景点的命名是很有特色的。整个公园内,亭、堂、馆、阁的命名,均以孙髯翁长联的内容为基调,或再现、或引伸。大观楼长联上联写景,下联写史。上联引人入胜的联句是:「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发人深省的联句是:「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

  • 文章飲譽中外的鳥道雄關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文獻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乡野趣闻 历史由来 故乡风貌 自然景观 鸟道雄关

    鳥道雄關,位於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原名蒙化縣)首府文華鎭東北面高山的隆慶關丫口,它距城鎭中心約二十公里,海拔二七〇〇米,是雲南通往緬甸的絲綢古道,也是滇西通往楚雄、鎭南(今南華)、祥雲、彌渡經過巍山去昌寧、順寧(今鳳慶)、雲縣、景東、緬寧(今臨滄)雙江、耿馬、芒市(今潞西)、鎭康、龍陵、騰沖(原騰越)等邊境地帶的重要驛道必經的隘口。一九五〇年以前,這條驛道的過往馬幫,成群結隊,絡繹不絕。這個隘口以及東西兩面的驛道石階上至今仍留下足跡斑斑的馬蹄窩,有...

  • 文章贛西古關紀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文訥遜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赣西古关 游记 景观风貌 历史背景 清朝时期

    上烽火弥漫,战祸频仍。官府始保举闲居在家的翰林萧景霞负责重修揷岭关。古关附近有鹅形岭、犬形岭、哈膜岭,其左右两旁立有二狮二象,造形逼眞。古关的城墙高达五丈,长约五十丈,虽不如长城的气魄雄伟,但也有可供历史考古的价値。重修后的古关是比较坚固的,加上地锁咽喉,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古关的建立几经修造,都是历代老百姓的血汗凝聚了这艰巨的工程。正是:经年累月熬筋骨,块块城砖凝血汗。、当走访岭下时,遇当地老翁说:「萧景霞修造古关时既向上要钱要粮,又向下紧索民力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