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人口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近代湖南的人口与都市发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張朋園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近代湖南 城市化 历史人口 学术论著

    ㈠城市化(urbanization)是现代化指标之一,有城市化必有现代化的发生。以经济发展为现代化涵数的学者,亦认为城市化为经济发展的条件;有城市化必有经济发展。[1]城市有三种功能:一为行政中心,一为文化中心,一为经济或工商中心。有一城而兼具两项或三项功能者。传统社会或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城市的行政及文化功能大于经济功能。现代化发生之后,城市为工商市场所在,经济活动频繁,经济的功能十分突出,成为城市的首要功能。[2]城市的大小,决定于人口的多寡,大城人多

  • 文章唐代長安百萬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莊申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唐代 长安城 人口 历史资料

    十万。如果把这个数当作四十万人来计算,也许其中的十万人,可以视为长安附近各地的人,而其他的三十万人,或者可以视为长安居的总数之半。假如这个推测与历史真相相差不远,在唐初的七世纪中期,长安的人口总数,可能在六十万左右。韩愈是中唐时代著名的文学家。由他在德宗贞元十九年(西元八〇三)所写的一篇题为「权停今年选举状」的文章中,对唐代长安人口总数的了解,是很有关系的。韩愈所说的选举办的进士考暂停一次。韩愈在这篇文章里指出两件事,第一,长安每一户的人口,都不少于十人。假如长安

  • 文章温州历史概述(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历史 温州 人口发展 经济发展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商业的发展,温州的人口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据《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温州府志》等记载,温州在宋初,主户一万六千八十二;客户二万四千六百五十八,至元丰间发展到主户八万四百八十九,客户四万一千四百二十七。到南宋淳熙间便有了更大的发展,主户达十七万三十五,总人口达到九十一万六百五十七人,比北末初增加了五倍多。温州城内的人口数虽然未见具体记载,但从一些有关的诗文中可窥见大概。晩唐时,张又新在《华盖山》诗中说:「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

  • 文章泰顺的方言与人口迁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高啓新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泰顺县 方言 人口迁徙 历史

    的原因外,其方言的发育形成很多因素是与历史上泰顺频繁的人口迁徙有关的。泰顺外来人口以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分疆立县时为界,经历过三次迁徙。之前,从唐末至宋为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当时为避唐末之乱,江南很多大姓举族迁入山中以避兵燹,据《分疆禄》载「前后入山着籍者凡十八大姓」。这次人口的迁徙是泰顺境内「生齿日繁、文物渐盛」的基础,当然,由于这十八大姓所来的地域不同,也应是泰顺方言复杂化的肇始。第二次人口的迁徙,是在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由浙江布政使孙原贞率军镇压了郑茂

  • 文章温州历史概述(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6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温州 历史 东瓯国 永嘉郡 人口迁徙

    的提高。但就总的来说,温州在这一历史时期,因为人口迁徙所造成的挫折,生产文化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虽然出于温州人民辛勤的劳动,也不断有所发展,但速度是缓慢的。永嘉郡的建立及其前后从东汉末至三国,北方一直处在混乱和战争中。温州一带却还比较平静稳定。特别是孙吴政权在江左建立以后,对南方进行了开发,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的太子舍人朱曼曾到过温州。他的妻子薛氏死后就葬在平阳(今苍南县)宜山鲸头村。孙休也很可能到过温州。这时温州的生产和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人口也不断有所

  • 文章五华的人口与耕地变迁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魏華潤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五华县 人口 耕地 历史变迁

    五华于宋熙宁四年(公元一〇七一)置县,原名长乐,因境内有长乐鎭(今华城鎭)而得名。当时辖属较阔,除现有县境外,尙含龙川之登云与紫金之中坝等地。置县时的人口与耕地数量,苦无史料可查。据《宋史》记载,熙宁期间,正値全国大举招民垦荒之际,建隆以来,诏令:「有能广植桑枣、垦辟荒田者,止输(收)旧租(税);县令,估能招徕劝课,致户口增羨,野无旷土者,议赏。」可见当时人烟稀少,处女地甚多。据《明史》:洪武初,始造户口册,「置户籍,户帖,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

  • 文章磁縣囘憶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史秦安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磁县 历史沿革 人口 教育 近代工业

    磁縣舊名磁州,乃清之開、灤、磁、蔚,四直隸州之一。本漢武安縣之地也。魏黃初三年,分武安立臨水縣,屬廣平郡,以城臨滏水,故曰臨水。又以城位釜水之陽,亦曰滏陽。周武帝於此置滏陽縣,屬成安郡。開皇三年,廢郡,縣屬相州。十年於此置礠州,滏陽屬焉。大業二年廢礠州,縣屬相州,永泰重立礠州。以河東有慈州,故此加石也。今改用「磁」。吾邑位於河北省之南端,平漢鐵路縱貫縣境。西屛太行,南臨漳水。發源於縣境黑龍洞之滏陽河,繞城東南而過。城周圍約九里許,環以城河,兩岸細柳低垂,...

  • 文章近代湖南的人口与都市发展(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張朋園 出版时间:1978-04-15
    关键字: 近代湖南 城市化 人口规模 城市介绍 历史沿革

    反而不如。然内河航行开放之后,铁路同时兴起,长沙水陆交通渐称便利,湘潭的繁盛相对下落。长沙的人口,民国初年时已经接近十八万人,为全省人口最多的都市。据统计,民国五年的人口分布,城内一三九、二三三人,城外三八、六五〇人,[2]此可看出人口膨胀已自城内发展到城外。民国二十年时,人口高达三十八万余,大部份均在城外。开埠以来,长沙日渐繁荣,巡抚岑春蓂曾说:「光緖三十三年开辟商埠以来,地方日臻繁盛,商贾辐辏,帆船络绎。」[3]开埠之前湘人已重视长沙的省城地位。有形

  • 文章往古之江西文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人口概况 文风 历史人物

    南京官话为主,唯赣南接连百粤,居民多操粤语,赣东接近闽浙,其百姓之语言,亦因地域关系,多习闽浙话语,形成江西人在一县中,即有多种不同的腔调,故绰号称江西人为坛罐仔,因每搞一坛罐的声音,都难以相同;所以有此诨名。而县与县间的语音,更难一致了。江西人富有进取精神,远在明代初年,即大量向滇、黔两省移民。今日之云南贵州居民,以江西移往者,为最多,故滇黔之大部份居民语调,亦颇似南京官话,又由于江西人向外移民风气极盛,在明朝的江西人口,直线下降,这种下降的形势,是受了政治移民

  • 文章洛陽縣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莊良田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洛阳 历史资料 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地理 人口 物产

    伏牛中岳间盆地。邵尧夫咏伊阙诗云:「山有禹凿门,水流合斧痕,古人不复见,古迹尙或存。」其对一切庙宇和雕刻艺术,一字没提,颇见含蓄。中有秦山:在谷水鎭之南,山势横岭侧峯,多见妩媚。上有周显王陵,再西有延秋鎭,鎭北山上,有武则天避暑之上阳宫遗趾,沟中有五龙庙,庙内有五龙造形,庙前有池,池中有金鱼尺许。地方剧斩经堂称吴汉盗五龙庙之龙眼,与其母疗眼疾,恐系是种误传也。河流郁乎成文洛水横贯,伊水斜流,形成夹河一带沃壤,为洛阳人口最密集地区,近则屡遭水患,而成泽国。周朝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