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社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社江苏人物志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7-08-15
    关键字: 南社 江苏 名录

    南社是淸末民初的人民团体,以硏究文学,提倡气节为宗旨,成立于宣统元年已酉十月初一日,(公元一九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第一次集会于苏州虎邱张公祠,出席发起人陈去病,(字佩忍,号巢南,吴江人。)柳弃疾,(字安如,号亚字,吴江人。)朱葆康,(字少屛,号屛子,上海人。)林懿均,(字立山,丹阳人。)沈砺,(字勉后,号道非,浙江嘉善人。)蔡守,(字哲夫,号寒琼,广东顺德人。)陶牧,(字伯荪,号小柳,江西南昌人。)陈陶怡,(字道一,金山人。)赵正平,(字厚生,宝山

  • 文章詩詞六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0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2011-11-25
    关键字: 南社 辛亥革命 一百周年 纪念 南社纪念馆

    南社为辛亥革命前夕由爱国知识分子组成之我国革命文学重要团体。成立于己酉一九零九年,发源地在江南之苏沪一带,其三位主要发起人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以及诸多要员大都是后学的先辈与先辈之故交。为弘扬民族气节、人文史学、歌颂辛亥革命,三年前经规划筹备、选地整修,特在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鎭南社后期主任姚光故居内设立南社纪念馆。今年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谨奉近年间后学为纪念南社百年与南社纪念馆陈列开放之有关小作数篇,藉以敬仰辛亥百年。论坛南学启新航,史海讴歌日月昌。韵雅偶

  • 文章南社」两嘉姓氏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南社 柳亚子 嘉兴 嘉善 姓氏录

    我国中华书局所印行辞海第四七二页「南社」条:「柳弃疾、陈去病、叶楚伧等在上海所创立之文学团体,有定期刊物。所载诗文,颇有名,先后入社者千余人」。当革命前辈黄兴,宋敎仁、陈其美、于右任,戴传贤,陈布雷均占社籍,实为一革命团体,其中所发表诗文,激昻忼慨,有使人不能自己之概。柳、陈、叶均为江苏吴江籍,吴江处太湖流域,「复社」之结,亦由于其邻吴县也。我浙嘉兴、嘉善,为吴江之南邻,故此两县之社员亦颇多;玆将其社友余之如下:嘉兴:周亮才,沈云,沈文华,沈有揆(女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庑斋胜记》 南社粤籍社员 梁鼎芬 叶德辉

    略谈南社粤籍社友我国淸末民初,有一群爱好文艺人士,其中多为同盟会会员,组织一个社团,名叫南社,其宗旨为研究文学、提倡气节;最初于宣统元年十月,在江苏省苏州成立,首次出席会议者,计共十七人;其中江苏籍者十人;即柳亚子(弃疾)、江苏吴江人、陈去病(巢南)、江苏吴江人、朱葆康(少屛)、江苏上海人i林懿均(立山)、江苏丹阳人、陈陶怡(道一),江苏金山人、赵正平(厚生)、江苏宝山人、兪锷(剑华)、江苏太仓人、冯平(心侠)、江苏太仓人、朱锡梁(梁任)、江苏吴县人、庞

  • 文章卖田革命的南社汉子——毒杀袁世凯失败殉的吴慕尧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姜穆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吴慕尧 人物事略 南社 锦屏县 谋杀袁世凯

    南社」社员创社之初,的确都有康慨赴义救国的雄心壮志,但人毕竟是人,难逃利彊名锁的诱惑。十九位「南社」社员被收买,代价不过五千大洋罢了。不过据「锦屏县志」记载吴慕尧是毁家纾难,卖了田去革命的,最后为毒杀扩权窃国的袁世凯而被诱捕,算得上是「南社」的一条汉子,而且是求仁得仁……毒杀袁世凯失败殉难的吴慕尧慷慨挥椎博浪沙,丹心一片兴中华男儿一死无他恨,大千世界是吾家这是吴慕尧就义前绝命诗十首之一。慕尧先生,又名吴虎头,「南社」诗人也。这个首创民族文艺的社团,既是

  • 文章南社风云人物

    来源期刊:《浦東》 第87期  作者:李隱樵 出版时间:1997-03-31
    关键字: 南社简介 陈巢南 高旭 柳弃疾 历史资料

    南社于一九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清宣统元年十月一日)在苏州秘密成立。南社作为一个民族革命旗帜下的文学团体(反对满清专制,鼓吹民主革命),它在辛亥革命前后所起的战斗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其重大成就,无论涉及人或事,迄今仍常被广为重视和传颂。南社发起者之三人—陈巢南(去病)、高旭(天梅)、柳弃疾(亚子)。陈、柳均为江苏吴江籍,高则为上海市金山县人。对高天梅这样一位在辛亥革命时期极有影响的人物,由于年深月久,在人们的记忆里,时下似乎已经不为人所熟稔了。殊不知高天梅

  • 文章馬車時代與騾車時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地方历史 交通建设 河南社会生活

    开封往夏邑。那一段路是河南省东部平原的官道。其直如矢,其宽度可容八辆至六辆骡车并驾往来,等于今日八线至六线公路。官道两旁杨柳成排。每十里有一亭,是三开间的瓦房。当时虽然没有亭吏常驻,年久失修,仍然列在路旁。除此以外,路旁每有村庄,便有溪或井与水槽设在杨柳之下,为飮骡马之用。[1]那样直线、宽敞、平坦的大路,以骡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一辆骡车使用双套或三套,即辕内一匹之外,另用一匹或二骡子为边套。车上有蓬,车盘装载皮箱,布包,[2]网篮,不下数百斤。旅客最好的坐位

  • 文章南社中之川籍人士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1期  作者:清華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革命文学 陈去病 南社丛选 曾延年 张光厚

    南社为淸末民初之一革命文学团体,于当时革命之鼓吹,人心之转移,影响甚大。民国十二年,胡朴安编辑「南社丛选」,柳弃病于序文中敍述南社组织经过,谓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三年,余与陈巢南(按即陈去病)诸子,始创南社,迄今十五载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一时国运之变迁,人才之代谢,均有不胜今昔感者。约而言之,可分为三期焉。自己酉至辛亥(按即宣统元年至三年)为第一期。时则胡燄方张,士气弥奋,西台痛哭,人讴皐羽之歌;眢井沈书,家抱所南之史。一时泽畔行吟,山陬仗剑,不少慷慨

  • 文章秋瑾的閨中密友革命知己 徐自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羅月秋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徐自华 秋瑾 中国女报 秋社 革命文学团体 南社

    南社著名的才女诗人、词人徐自华,是此一文学社团中重要的一员,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精彩的表现,在政治上也有其过人的胆识,尤其是她与秋瑾女侠的肝胆相照、志同道合,最为时人称颂,也最可看出她的刚烈性情与爱国志怀。徐自华(一八七三至一九三五),字寄尘,号忏慧,浙江石门人。五岁时即表现出过人的聪慧,每天读书六、七行,过目不忘。她的祖父亚陶公对她十分钟爱,每次都称赞她诗艺甚佳,可惜非男儿之身。二十一岁时,她嫁给湖州南浔梅韵笙,但不数年而夫亡,遗下一子一女。从此,她一心以

  • 文章唐繼堯與東南亞華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5期  作者:黃茂槐  出版时间:1995-12-25
    关键字: 唐继尧 东南亚华侨 云南社会经济 投资情况 学术研究

    中华民族足迹遍及世界各国,其生息于国外者数以千万计,千百年以来巩固的爱国之心优切,历届革命,每得华侨之经济援助,动轧数十百万。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无一不倚赖海外华侨之巨资。护国讨袁时,「李烈钧从海外带回华侨捐款三十万元,才解决了当时的困难,以后又复得华侨陆续捐款资助[1]」故孙中山先生尝慨称道:「华侨者革命之母也!」[2]。唐继尧仰慕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深得海外广大侨胞在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并深知华侨多富爱国热情,有无限潜力,如果能得到华侨的支援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