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海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海诸岛档案知多少(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2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09-04-30
    关键字: 南海诸岛 档案 馆藏

    南海档案,散藏于外交部、国防部、国史馆台湾文献馆,暨广东省政府(民国三十九年(1950)以前)。就其知见藏版,分别著述于次,以供方家查考。一、外交部《外交部南海诸岛档案汇编》 俞宽赐 陈鸿瑜编民国八十四年(1995)五月 台北市: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 编印本(精装)二册 有图表 二十六·五公分(十六开本)本汇编,系以外交部迁台以后,所保存的「南海诸岛档案」为主。涵盖的时间,始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月起,迄民国七十七年(1988)十月止

  • 文章南海诸岛档案知多少(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南海诸岛 档案 馆藏

    南投巿:台湾文献馆藏 卷本 档案册号:1115《石原卖矿/件》日本昭和十六年(1941) 南投巿:台湾文献馆藏 卷本 档案册号:1117三、国防部国防部暨海、空军总部,相关《南海诸群岛档案》,于今移藏「国防部史政编译局」者,有三十九种,分著于次,以供查考。《粤南群岛戡乱战役案》 国防部民国三十九年(1950)四月至七月 台北巿: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藏本一卷 档号:543.6/2620.2《赴越南防空考察团:南海计画案》参谋总长办公室民国

  • 文章南海诸岛档案知多少(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09-10-31
    关键字: 南海诸岛 档案 馆藏

    二十二年(1933)九月六日海南岛史料 24号《接收南沙群岛报告书》 麦蕴瑜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二月 广州巿:广东省政府档案本 档案乙宗(无档号)除上之外,于南京巿:国民政府暨各机关团体之档案,现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庋藏,其相关「南海诸岛」者,分著如次,以供查考。《国民政府各机关团体关于抗议法国侵占我珊瑚九岛的代电》民国二十二年(1933)八月至十一月 南京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庋藏本档案乙宗(无档号)《关于接收团沙群岛一案会议纪录》民国三十五年

  • 文章南海县志之康赞修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87-03-31
    关键字:南海县志》 康赞修 传记

    近日,广东文献社发起重修吾粤地方志,保延不敏,谨录注淸宣统二年郑 荣等重修,桂坫等篡南海县志之康赞修传,康氏系淸末戊戌政变主角康有为之王父也。 保延志康赞修,以字行,名以乾,号述之,丹桂堡人。(延按:丹桂堡,属南海县,即今银塘鄕,亦名苏村。」由廪生中道光十六年丙午科擧人。咸丰四年,选合浦县敎谕、调钦州学正,历主龙门、海门、东坡书院讲席。诲人以器识为先,文风丕振,人怀其敎泽,设禄位祀之。当任钦州学正时,灵山陷于贼,钦州戒严,日夜佐州牧谋画防守;旋署

  • 文章普陀山之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李模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佛教 普陀山 南海普陀 法会 古刹

    普陀山是我国佛敎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羣岛中东南一个小岛,总面积二一·五平方公里,与著名的沈家门渔港隔海相望。普陀山名称,来自佛敎华严经,全称为「补陀洛伽」、「补怛洛伽山」,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均建都在北方,自元朝以来惯称为「南海普陀」。相传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辰,六月十九日为观音菩萨得道之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涅槃日,每到上列日子,全国各地人士为拜谒观音和参观海上仙境,香客四季陆绎不绝。本年八月三日随普陀朝山参访团

  • 文章南海先生法书编后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李雲光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康南海先生法书》 编后记 编印情况

    著書難,編書也不容易。尤以康先生的親人編康先生的作品,因求全求美,更加不易。以前我編著「康有爲家書考釋」,出版之後,曾受六姨丈潘叔璣老先生嚴詞呵斥,得過一個敎訓。我常想:康先生胸懷大同,道濟天下。他生平活動力特别強,活動區特别廣,活動事項特别多,各項活動多具有先知先行的特色。無疑是一位不以時空爲限的聖哲級的巨人。當他晚年居滬歎鳳嗟麟之時,揮騰龍躍虎之筆,以洩鬱悶,豈與一般畫家相同?他的書學理論,應時勢而求變,他的書藝,又體現了他求變求新,曾經滄海,屢遭挫...

  • 文章南海诸岛史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南海诸岛史料综录》 座谈会 学术研究

    南海,古称:涨海,亦称:长沙(长砂)、石塘(石床、石堂),抑称: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或称:九乳螺州、七洲洋、七里洋,西人称为「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乃系我国历史性海域。缘自汉唐以降,于古籍正史和地方志书中,早有「南海诸岛」,暨「南海诸夷国」(皆系属地,逐年朝贡)相关的翔实纪事。于是乎,南海海域及其诸岛群礁(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于「南海诸夷国」亦无否认),实毋庸置疑矣!然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结束

  • 文章吴荔庄天任撰《康南海年谱》后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93-09-30
    关键字: 吴天任 《康南海年谱》 追思悼文

    今岁六月中,吴荔庄天任先生至交刘建章兆镠兄电话惠吿:项得港友转知,荔庄不幸于六月十日,因心脏病复发不治,与世长辞。呜呼!痛哉,犹忆月前彼此至通鱼雁,今则惊传噩耗,遽萎哲人,宁不悲欤!本月初,荔庄兄长公子汝宁世讲由港来函,敬悉荔庄最后遗作:《康南海先生年谱》都五十万言,今春业已完稿,亲加校对未竟而逝,汝宁料理丧葬既毕,含泪赓校遗著,并遵嘱行将付梓,以广流传,盼余为序,洵悲感交集也。溯及三十年前, 先君寿曼公,退休家居,因念先视南海公,享年七十,而自编

  • 文章南海先生史蹟汇编编后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康南海先生史迹汇编》 编后记 康有为

    今夏,赴港会亲,嘱携有关先祖南海公文物致赠家鄕建立之「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思之再三,乃将在台蒐集各家撰述先祖之论说及史迹,影印合编成册,谨附编后记幷将目录列后。

  • 文章中华民国固有领土——南海诸岛新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劉伯強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南海 历史考证 丰富资源 开发建设

    探索历史古书记载,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建立远洋航海事业,从事渔业生产与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通商,经营贸易,称此一航线为海上丝路。我国先民频繁航行与南海上,必须穿越南海诸岛,是最早发现这些岛屿及珊瑚礁滩,并绘制了海图,并予以命名。东汉时期(西元约三十二—九二年)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曾叙述汉武帝派遣使臣乘坐海船驶往南海,经过诸沙群岛,东南亚各国,最远到达印度东南部的康纳佛仑,以及斯里兰卡等国,开启了海上贸易航线。西元二二六年三国时代东吴孙权亦派遣朱应,康泰使臣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