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区域习俗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俗語故事一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戴淦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区域习俗 海州风貌 乡野趣闻

    衙门的所在地,使板浦逐步发展成为苏北三大盐运内港码头之一,不少盐商大贾云集板浦,经营淮盐生产运销。「食文化」因此也发达起来。来到板浦安家落户的徽州帮中,有这么一个习俗:每年䲠鱼上市时节,各家都是慎重其事地将已经出嫁的姑娘带回娘家吃䲠鱼,否则就被看成失礼而受到指责和鄙视,这样,即使家境贫寒,也要想方法设法按风俗行事,决不让人看出寒酸。传说,有一家就很穷,在䲠鱼上市时节,尊俗而不「失礼」,把家中的衣服拿到当铺典当几文钱,到市场去买䲠鱼,让回娘家的姑娘不失所望

  • 文章過河錢誰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对联文化 区域习俗 乡野趣闻

    很早很早以前,地處龍王蕩的車軸河南有座龍王廟,河北邊的人去龍王廟燒香的必須從龍王口渡船上過去,這擺渡的雖窮,一天學堂門未進,可肚裡花頭點子不少,有時他還能謅幾句詩文呢?這天,船上上來三個人:一個和尙,一個書生,一個青年婦人,歲數都差不多。當船行至河中心停下來,過河的三個人以爲擺渡的要過河錢了,也就趕忙掏口袋,準備給河錢,可擺渡的卻說:「我看這樣吧,這趟河錢,不必各人都掏腰包,費事八功的,乾脆哪一人給算了,也能一個人不掏。」過河的三個人你望我我望你,都猜不...

  • 文章七十二道溝之三——湯家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湯子方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沭阳风貌 酿酒文化 区域习俗

    湯溝集,以釀造大麯酒鳴於世。位在沭陽治東,約七十華里,北六塘河畔。早年亦稱燕和堡,「平墩王孝廉詡,曾作有燕和堡記,失傳」。清同治元年,爲防捻匪之亂,由湯晉明、王兆昌二公籌建湯溝圩,經年始成。周七百八十丈,門四。光緒九年重修,民國北伐以後,曾在舊圩基礎上,加建毛條鋼絲圩,藉防盜匪,維護地方治安。沂水,源出山東沂水縣沂山。支流甚多,一支流經沭陽柴米河東下,分入萬公河及北六塘河,環抱湯溝集於其間。其水源頭大半來自江、湖,至湯溝與柴米河相會合,使山、江、湖三水匯...

  • 文章連雲大村鄉掌故(續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孫昭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区域习俗 民国政局 地方风貌

    三、阿育王塔的故事大村鄕詹家巷東北角,有一座寺廟,名叫「海清寺」,傳爲唐代時所建。寺院很大,在庭院中間,有一寶塔,矗立着,由於年久失修,四週廟宇先後倒塌,僅剩下塔的北面尙存一棟廟宇,益使寶塔顯得孤立雄偉。其根基佔地一畝三分,高十丈餘,共分九層,基層大而高,約二丈餘,其上則每層縮小,最頂端第九層爲六尺高,均爲大方磚所砌成。據傳在建塔時,四週有幾座磚窰 ,分别燒大小各型磚,專供建塔所需。每層中間有階梯,以便攀登,各層底面用平磚舖地,供人遊賞休憩,每層四面均有...

  • 文章回憶童年過端午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陳錚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区域习俗 人物回忆 童年趣事

    年歲大了,記憶力衰退,有時走在路上,碰到了熟人,相互均點頭招呼後,可就想不起尊兄的姓名。但奇怪的,確對童年的往事,能記得一清二楚,就連當時的心境,也能體會得出。現在談談童年過端午節。端午節俗稱五月端。即農曆五月初五。在我們家鄉中視爲大節。在這一天,家家都掛起各式的判官畫像。判官,在人的印象中,是鬼怪的法官。懸掛判官,以其驅邪消災。一般判官均手執寶劍,是踏小鬼、五毒蛇蟲圍在四周,現出威武森嚴的氣派。小孩子見了均懷著七分尊敬,還有三分怕呢。孩子們除穿花衣外,...

  • 文章狗矢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允泗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衣物清洁 狗矢泥 区域习俗 故乡回忆 山川风貌

    現今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它配合上各種洗衣粉,型式上包裝上爭姸鬥艷,容量上大小具備,每次只要打開電視機,這兩項產品的廣告,推陳出新,還有極標緻的美女惺惺作態,附以淸約歌喉,刺激觀衆的購買慾,眞正多彩多姿有聲有色,美不勝收的畫面。年歲大一點的海洲老鄕親,不論是住在城裏城外的,看到了這螢光幕的顯相,不知您是否會想起從小在家鄕洗滌的往事?那時在老家裡,不管是洗衣服、洗被裡、洗牀單,那有這樣方便,大家都儘量地盡其利——下山澗;物盡其用——狗矢泥,來洗滌衣物,婦女們...

  • 文章大鱔魚的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鮑宜龍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鳝鱼 民间习俗 邻里交往 区域文化

    鱔魚是人們喜愛吃的一種魚類,由於它有雌雄同體,又酷似蛇的特點,所以關於它的傳說較多,我現在講三個大鱔魚的事情給您聽聽。四年前的夏天,我鄕馬庄村一個水塘四周農戶家養的小鴨經常少,於是各家就互相猜疑、漫罵,有時還引起打仗,住在塘邊的鄕廣播站小陳一天夜裡回家走過塘邊,借著月光,發現塘裡有條黑乎乎的東西,就回家拿來手電一照,原來是一條大鱔魚。第二晚,他準備好魚叉守候在塘邊,等到夜十點多鐘,那魚又上來找吃,被小陳一叉叉個正著,那魚一驚,將他連人帶叉拖下水,人魚搏鬥...

  • 文章梅奶奶庵話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劉益民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向水梅氏 区域文化 民间习俗 梅奶奶庵

    嚮水縣黃圩鄉古雲梯關東五里處的雙套村,原有一座宋代建造的古庵—梅奶奶庵。當年頗具規模,終年香火不斷的古庵,雖然毀於抗日烽火,但這裡的人們至今還記憶猶新,時常提起。梅奶奶何許人也?這座庵堂爲什麼命名「梅奶奶庵」?說來話長。八十二歲的離休老人梅大爺,是梅氏族中的權威,他老人家講述了梅奶奶庵的神秘故事:—梅奶奶是宋代人,祖籍漣水佃湖,姓薛,名梅,是薛門才女,取名「梅」字的原因有二:其一,她出生時院中梅花突然開放;其二,她少時發過誓,長大非姓梅的人不嫁。薛梅天生...

  • 文章連雲大村鄕掌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孫昭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海宁寺 历史地理 区域文化 社会习俗

    不上来了,现在遇上天旱,水位下降时,汪中确有一颗大的木头遗骸出现。再者大庙中梁,因不够长,接了一段,也确有其事。以上两个印证,罗织这种神话,才能传留下来,你说对吗?二、「小四老爷」的由来大村的田地,是一麦一稻的水旱田,每年六月初播种,七、八月间即须进水,稻苗才能生长,可是我们那里没有水库,无法调节,是靠天吃饭的,水灾是没有,旱灾却常发生,每遇天旱,无计可施,只有求求老天爷,普降甘霖,以渡众生。因此「求雨」这一习俗,应时而生,谁也不敢说是迷信。但怎样求雨呢?不外

  • 文章憶早年的鄉居生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灌云历史 乡土情怀 区域文化 社会习俗 人物回忆

    我國在本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由於外侮內亂,造成了無數的家庭破碎,我家亦何能倖免此一刼難?我的家,位於江蘇省灌雲縣。按「灌」「雲」二字意義:「灌」是蜿蜒百餘里通海之「灌河」,可通行萬噸巨艦。「雲」是綿互數百里的「雲台山」,古名「蒼梧」,亦是遐通週知,名山古刹。余家住本縣六區山南鄕,因門前有三棵樹。前臨小河,後倚土嶺,依山靠水,築屋而居,雖也是四合院,但無一片磚瓦,完全是土墙草苫。余與父母妻子兒女,住堂屋三間;八間東西廂房,分爲厨房、倉房、磨房、牛房;前面過...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