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方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方婚嫁趣事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北方 婚嫁 风土习俗 趣闻 婚礼

    有句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在这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我国,这两句俗谚,实在是一个眞实的写照。就拿笔者家鄕——豫北来说吧,在那纯然旧社会的鄕间,婚丧嫁娶,是非常繁琐而隆重的,同时,说起来也是非常有趣的。当此旧历年关将届,「有钱没钱,讨个老婆好过年」的旧俗里,谈一谈北方婚嫁的趣事,一以增年景,一以增鄕思吧!在豫北那广大的平原,事起原(武)阳(武),西至济(源)孟(县)所有鄕间,对嫁娶都非常的重视,不论穷富,迎娶都要用四个人抬的大红花轿。虽然

  • 文章丁開嶂革命事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丁邁鴻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丁开嶂 同盟会 铁血会 辛亥革命北方领导者

    后记—一位被遗忘的辛亥革命北方领导者—丁迈鸿谨述先父「丁开嶂革命事蹟」初稿完成于民国元年,迄今将近百年。先父于民国卅五病逝,至今亦将近一甲子矣。共和后经中央临时稽勋局核准例赠开国头等九鼎勋章,任同盟会本部评议员, 国父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期内阁农林总长宋教仁曾聘为参事,力辞未就。袁总统时期曾聘为山西省护军使亦未就。民元、二年应河南巡抚林绍年咨调为河南大学堂教席。三年应奉天两级师范学堂之聘出关讲学,民国四年于奉天应学界之请再组抗日铁血会,反对廿一条之签署

  • 文章怀念恩师王北方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北方 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家庭成员

    注:右为王北方先生六十生日照;左为夫人贾疏影女士:中前为八女王玲;后为七子王琥。)半生无奈答师恩,午夜孤灯涕泪新,立雪程门如父子,围炉尼室似家人;眞传革命齐生死,笑语古今说果因,开国高风推澹泊,菲材媿我负三春。右诗是民国四十年我流寓日月潭时写的,俯仰湖山,痛感世变,每忆恩师栽培属望,一事无成,图报无日,梗塞在心,无时或释,迄今读之,犹觉低徊不能自己!在我人生过程中,影响最深刻的;除了父亲的刚烈性格,和母亲的坚忍毅力外,便是恩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墨子

  • 文章《紅樓夢》中的豐城方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词汇示例 杂合语言 北方人口南迁 亲和力强

    我发现,读过《红楼梦》的丰城人已知道:丰城方言中,竟有许多词汇和这部中国古典名著的口语词汇完全相同,我现在略举十例给大家欣赏:1.撺掇。见《红楼梦》第2回:封肃喜得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他成了。试比较丰城方言她老是撺掇她姑子来跟我相骂。动词「撺掇」,在这两处都是劝说怂恿的意思。2.好生。见《红楼梦》第2回:令其子好生养瞻,以待寻访女儿下落。试比较丰城方言:好生命稳,莫打烂了。形容词「好生」都是小心的意思。3.消停。见《红楼梦》第4回

  • 文章「西游記」和海州方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西游记》 吴承恩 郁洲山 云台山 苏北方言

    是因为它大量地吸取、提炼了人民的日常用语,特别是作者的家鄕话(苏北方言)的结果。这些方言中传神的词语,新鲜而有生命力,对刻划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游记》的成功和富有魅力,能吸引广大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语言运用所达到的高度成就。笔者试以《西游记》中大量苏北方言里的海州方言,略加阐述这个问题。要辨别清楚《西游记》里的海州方言,必须把古代海州所辖地区作一界定。据史载,海州自秦以来便有建制。秦始皇设东海郡,郡府在郯城(今山东郯城县)。海州建朐山县,属

  • 文章先贤王北方先生事畧与墨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2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北方 人物传记 生平事略 追思悼文 墨迹

    北方先生,名人杰,以字行世,孟津「铁笔」王铎后人。淸光緖辛已七年十月初七日(民国前三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父名锦堂、祖名廷栋,皆硕学鸿儒。天资聪敏,过目不忘,六岁能诗,人皆奇之。幼为后母所苦。十六岁、丁酉(二十三年)鄕试,中式「亚元」(第二名擧人),翌春,礼部会试,被人密告,慈禧太后召见,曰:「汝乃少年,何惑邪说?好自为之,前程无量。」出宫亡命而去,力主政治维新,变法图强。同盟会成立,并与革命,积极进行,不计牺牲。民国后,袁世凯聘为

  • 文章「鏡花緣」中海灌方言口語拾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镜花缘》 海灌方言 北方方言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研究

    李汝珍在他用半生心血写成的《镜花缘》中。使用的是北方方言,我们读起来觉得明白晓畅。作者常以南方话(实际是吴方言)「弗得知」与书中人物的语言相区别。我国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数占使用汉语言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由于这一方言的地域广,使用的人数多,因而不同地区仍然有许多相互区别的习惯用语,即地方方言口语。例如海灌一带的方言口语就属北方方言中的淮海次方言。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就使用了许多海灌方言口语。这是因为李汝珍虽然是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但由于他年轻时(二十岁前

  • 文章我對張友鶴先生校注本《鏡花緣》中兩條詞語的商榷意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镜花缘》 张友鹤 北方方言 文字注释 文字游戏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直隶大兴(今北京)人,通观《镜花缘》全书,它是用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即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北方方言写成的。但由于李汝珍先后在海州板浦居住近三十年之久,他的续弦及好友许桂林、许乔林等都是板浦人,异地生活之比较,最容易了解和欣赏不同地区方言土语的区别。《镜花缘》在板浦写成,是以云台山一带的海属风光为背景的,由于李汝珍对海灌地区方言土语十分熟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书中自然而然地用了许多海灌地区的方言土语,这一点已经有张训等论者著文论述过。海

  • 文章從歷史成因淺析 中國南北的分界點——連雲港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相恆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南北方分界点 社会习惯性 语言特征 饮食习惯 交通运输特征 植物特征 海州历史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相恒伯先生,赣楡人,公元一九四一年八月生,天津轻工业学院毕业。曾任江苏省盐业公司经理多年,在职期间,多次赴全国各地进行业务考察。由于相君自幼热爱文史,因而藉业务考察之便,从事对各地人文历史之调查硏究。结果,相君在硏究考证中发现,连云港市应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点,于是,以此观点,撰述本文,冀能作为学术界的一份硏究参考资料。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