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助学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同鄉會87學年度第一學期獎學金芳名錄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3期  作者:林錫仁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奖学金 助学金 名单

  • 文章同鄉動態與會務簡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同乡动态 会务简报 奖学金 助学金 颁奖典礼 捐资助学

    △本会六十四年第一次奖助学金颁奖典礼,于六月七日下午三时假济南路一段四号经济部商品检验局大礼堂擧行,到有本会理监事,奖助学金委员,选评委员,赠奖人,学生家长及得奖学生共三百一十余人,场面极为热烈,秩序井然。典礼由郭理事长亲自主持,奖助学金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履洲鄕长及选评委员会召集人邵梦兰校长均在会中致词,说明本会擧办奖助学金经过现况,及本次选评办法,旋即开始颁奖,最后由学生家长代表何廷扬鄕长,及学生代表汪勉萍同学分别致答谢词,前后经一小时礼成。在典礼开始时

  • 文章宏揚文化·奬勵學子

    来源期刊:《闽聲》 第48期  出版时间:1971-11-30
    关键字: 郑氏宗亲 八闽史迹 捐款 奖助学金

    本刊讯】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以「闽声」报,报导八闽史蹟,宏扬中华文化,特捐赠新台币二万元,以资提倡。闽声报创刊以来,已历五年,内容充实,素获同鄕之好评,该刊按期分发会员同鄕,亦多海外同鄕及学术机构来函订阅或索赠者。该笔捐款为创刊以来,第一次收到的捐款。【又讯】马尼拉三山同鄕会理事长郑英葆,此次率团返国参加十月庆典,鉴于林森同鄕会办理奖助学金,三年以来,成绩卓著,为倡导计,特自本年度起,捐赠本会大专学生助学金,每年五名(壹万元),为期五年(合计五万

  • 文章捐資教學誨人不倦—李先庚的愛溫暖學子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李先庚 投身军旅 献身教育 捐资助学

    他从不贪图个人享受,可是发现学生需要帮助时,动用自己私蓄毫无吝色。政大会计系主任汪泱若说,李教授曾资助四十万元供一名政大讲师在国外修博士学位。他说,李老师通常每年资助七、八名清寒学生各一万元作为助学金,而且还捐款给身处泰北的学子作为教育费用,他不但慷慨解囊资助泰北难胞,还鼓励自己的儿子去泰北边区服务。李先庚教授年近八旬,他却不为自己晚年退休生活着想,最近慨捐一百五十万元给政大作为清寒学生奖助学金,他的学生决定共襄义擧筹募三百万元成立财团法人李先庚教授清寒

  • 文章遗爱篇 吴卢伟侠女士纪念奖助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吳澄源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吴卢伟侠 人物介绍 奖助学金

    沭陽吳以平鄕長之夫人吳盧偉俠女士,四川重慶人,先世於淸初由廣東入川,耕讀傳家,尊翁茂軒公,操陶朱業,經營布莊,懋有遷無,家道小康。女士於公元一九四〇年夏,畢業於重慶高級中學時,正値抗日戰爭方殷,遂效花木蘭之志,投筆從戎,充任四川省軍管區政治部工作隊少尉隊員,參加中國國民黨及三民主義靑年團,深入農村,組訓民衆,宣傳抗日救國,巾幗不讓鬚眉。且受聘爲榮昌縣昌元中心國民小學敎師,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斯時與沭陽靑年軍官吳以平先生相識,彼此志同道合,結總成爲革命伴侶...

  • 文章多做好事心情愉快的曹仲植先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1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8-11-15
    关键字: 曹仲植 助学金 捐赠 敬老餐会 企业家

    荣民子弟助学金,后来倡设「生命线」,近年又赠送残障人员轮椅,先自台湾,再推展至大陆,最近更扩展至南非等地,已遍及全世界了。而且最初由个人完全捐赠,后来又要求各地相关单位,相对的同时捐赠若干比例,并广为劝导友好加入赠与行列,所以自一九九〇年起至一九九八年止,捐赠大陆的轮椅,由曹氏基金会捐赠累计达一五、四三三辆,亲友赞助计六、〇〇八辆,各受赠残联响应募集七、一三〇辆,使「助残扶残运动,大家一起来」蔚成风气。曹董事长认为「生日快乐时,正是母难日;轮椅助残障,报答

  • 文章豫劇皇后常香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李岐山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常香玉 豫剧皇后 抗战施粥 义演助学

    常香玉本性張(張愛珍),自幼由義母敎養成人,乃從常性,抗戰期間,原在洛陽演唱,後洛陽爲日寇攻佔,其偕部份戲班同事,逃抵西安,經短期排練,隨在西安演出,由於唱腔優美,未幾在西安卽成爲家喩戶曉人物,是時張鈁爲中央派駐陜省委員,經常觀其演出,對其劇藝,非常欣賞,隨認其爲養女,至此常香玉可以說是名噪一時。抗戰期間河南梆子在西安演出者有:常香玉在南院門,崔蘭田在尙仁路,湯蘭香在鬼巿,三台同時演出,競爭激烈,可是豫藉人士逃抵西安很多,看戲的人經常滿座,常香玉的票更是...

  • 文章獎(助)學金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蔣芳玲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创办奖学金 乡村助学 评奖条件 教育救助

    国家或社会要繁荣,要强大,必须优先发展敎育。同样,一个村、鎭要发展,也要鼓励青少年努力读书,进高中,升专科,读大学,国民敎育普及,才能使社会进步,才能促进国家富强。基于这个目的,叔祖父就用他多年的积蓄,在我村设立了一个「敎育奖助学基金」,找到负责热心的人——我的伯伯蒋礼琼及婶婶王海静二人,会同村内的公正热心人士,每年用这笔基金的利息,奖励本村优秀学生,扶助本村贫困学子。村中学生,符合下述条件,均可以获得奖(助)学金:一、学业成绩在全班之前三名者。二、各科平均

  • 文章著名報人 宋文明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0、71期  作者:吳國琚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宋文明 新闻工作 抗日宣传 捐资助学 保护环境

    一九九四年九月,正是金风送爽的收获季节,西北共土高原的重镇、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召开女童教育国际研讨会议,与会者有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的官员,还有国家教委的负责人和有关方面的专家,甘肃、青海、宁夏、云南四省区的女童教育课题科研人员和在女童教育第一线作出成绩和取得经验的教师济济一堂,探讨西部处境不利地区的女童教育问题。会议期间一位满头银发,精神饱满,体态魁梧,风度翩翩的学者的发言,格外引人注目,他的慷慨陈词,扣动了人们的心弦,捐资助学的精神

  • 文章本会奖助学金之缘起与展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陳洪範 出版时间:1992-01-30
    关键字: 粤籍学生 奖助学金 发展概况 未来展望 台北市广东同乡会

    本会于民国五十年,在马故理事长星老任内,为了鼓励我粤籍大专学生奖学金,每一学期办理一次,奖励成绩优异之学生,至五十五年改为每一学年度办理一次。迄六十八年刘前理事长平任内,为扩大奖励范围,又增设助学金,以济助家境淸寒或侨居地接济断绝之学生。由于奖助学金系造福同鄕子弟之举措,获得海内外热心鄕亲之热烈响应,纷纷解囊乐助,例如:本会谢名誉理事长玉裁与何焯容伉俪先后乐助一百三十万元,作为纪念何彤先生奖学基金;王亚权女士及黄名誉理事庭柱委托本会代售广东儿童新村新店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