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分类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茶的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怡峯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茶艺 茶叶 茶的分类 冲泡方法

    地向世人宣扬。以茶款待嘉宾,彬彬儒雅,温和亲切。从茶香中表现浓郁情谊;从茶艺中表现传统的礼仪;从茶道中领略人生的哲学,从茶具中表现主人风范。若是三五好友,品茶谈心,天南地北,古往今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岂非人生一大快事:进一步说:茶的分类,不可不知!以产地分:如祁门茶、武夷茶、安溪茶、苍梧茶等。以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等。以茶树分:如铁罗汉、水仙、乌龙、白毛猴等。以形状分:如松针、银针、雀舌、珍眉、紫笋等。以色香分:如黄芽、绿雪、黄汤、十里香等。依制法

  • 文章續談手杖史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0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手杖 手杖的材质 分类 手杖礼法

    取了一枝轻行,把鸳鸯一打,各自飞开………。」手杖分类枴杖当初是谁发明的?没有人知道,因为这基于需要,自然的产物。人老了,行动不便,很自然地便会想到砍根木棍或竹杖帮助行走,所以枴杖的历史应该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而枴杖的制材也以竹、木、藤为最常见,竹杖最轻便,藤杖最硬实,后来才慢慢出现了装饰性的玉杖、金杖、犀杖,和防身之用的铜杖、铁杖、锡杖等。以下就按制材,将各种枴杖一一加以简介。一、笻竹杖:「史记、大宛列传」谓张骞出使大夏时,见到笻(邛)竹杖和蜀布,蜀布出于

  • 文章現存方志整理蒭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方志 史料 整理方法 民族精神 学术分类

    此以观,章氏之立论,盖就其时代所需之史料而为纂修方志之分类。吾人今兹之综合整理,则在借镜往昔以适应方来之需要。目标既异,则所需之门类亦自不同。以是吾人今兹之综合整理现存方志,管见所及,宜先列以次之三项原则,以定取舍:㈠能启发民族精神者;㈡能合于现行制度之采择者;㈢能合于今日学术分类之需要者。本此三者,拟定综合整理之大要如左:第一、能启发民族精神者:今日全国疆域之形成,皆为吾先民惨澹经营之业绩。其在各地开辟之过程,遭遇之艰难险阻,自宜详加考证。如舆地边防之类

  • 文章孟子新編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楊國經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孟子新编》 孟子 著作自序 目录 篇章分类

    先严国经先生字子衡,生于前清光緖二十二年,殁于民国五十六年,先从政,来台后,曾任杨梅高中国文教员。旋于师范大学讲授孟子专课多年。平日读书,于孟子着力最勤,亦颇多创见。因苦孟子一书之篇章错乱,字句乖误,而义理笼统,乃就原七篇文字,依孟子游历事蹟,发言地点,改编为「孟子十篇」,列为十表。每篇言论,又因其性质,分类索引,注明其为哲学、伦理、修养、政治、军事、教育、土地、农经、工商等类。于是秩序既正,纲目亦明,于学者之阅读稽查,尤多便利,允为千古创擧。且又剔抉其

  • 文章『詞牌』漫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词牌”漫谈 学术研究 字数分类 代表介绍

    壹、唐宋以來歷代詞牌知多少?最近,一位在專科敎授國文的朋友來信,問及「自唐宋以來,歷代究竟有多少詞牌」?一時實難以肯定作答。乃據明人吳訥所編的《唐宋元明百家詞》、淸人朱彝尊編著的《詞綜》、康熙御選之《歷代詩餘》、以及王易的《詞曲史》等巨撰,詳加分析比對,去其重複。初得詞牌總計爲八百三十六調。這個數目,當然不可能百分百正確。實則也很難百分百正確。不過雖不中,不遠矣!今依其字數之多寡,並分門別類,列舉如下,以供敎授國文或愛好古典詩詞的朋友們參考:一、兩字的計...

  • 文章山東青州粑啦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漢廣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山东青州 煎饼分类 粑啦子做法 风土习俗

    故鄕山東靑州,通常以煎餅爲主食,而煎餅也有多種:純以小米黃豆攤的叫米煎餅;羼以高粱的叫「如紅煎餅」;全用高粱大豆做的叫紅煎餅;除非比較貧困人家食用外,多用來飼養家畜。此外還有棒槌子(玉米)煎餅、麵煎餅等。至於製做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用竹片刮的;有用木耙子攤的;臨朐縣更有如山東雜字上說的:「煎餅隨時攤」的酸煎餅,吃起來酸中帶甜,倒也另有一番風味。不過無論什麼煎餅,吃到末後,總免不了剩下些破碎。這些破碎,正就是我們用來做耙啦子的主要材料,做時首先用炊帚蘸水,在...

  • 文章晉五八五座古塔 各有傳奇故事飛虹塔是現存年代最久最完整的琉璃古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山西古塔 概况简介 历史记载 相关分类

    素有「中國古代建築寳庫」之稱的山西省,迄今已發現各類古塔五百八十五座,已普查到的古塔,星羅棋布在由山西各地,並以其種類多,規模大、歷史久、造型像、設計妙、結構巧,在山西古建築品類中自成體系,成爲中國古代文化與人類建築史上的一份珍貴遺產。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現矗立在三晉大地上的五百八十五座古塔,自北齊至明淸,時間跨度近一千五百年。結構上有磚、石、木、銅、鐵、琉璃等;用途上有紀念塔、風水塔、舍利塔、佛塔、經塔;形制上有方形、圓形、六角形...

  • 文章三晉一寶——天然石膏石保健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王安溟 陳靜強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石膏石 史料记载 硬枕分类及介绍 使用方法

    山西中條山區盛產質地優良,純度高達九八%的石膏石,它晶瑩潔白,表面呈雪花形、冰凌形或王石形;一九一六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被評爲優質礦產品,名揚遐邇。石膏自古就是一味醫藥價値很高的中藥。《神農本草經》載:「石膏入藥,味辛微寒,主中風寒熱,心下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本草綱目》載:「石膏除頭痛、身熱、皮膚熱、中暑潮熱、牙痛……」;淸代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每開方必有生石膏入藥,更把生知膏提高到無病不治的位置。《山西中草藥志》、《三晉百寳》...

  • 文章抗戰時期湖南之硝磺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湖南硝磺 硝磺分类 硝磺运输 产量销路

    硝與磺爲二種不同之物體,皆爲製造火藥之主要原料。在過去時代,因與軍事關係較深,多由軍事機關管理。國民政府成立後,亦嘗以軍政部爲主管機關。嗣因進口之智利硝,所含鹽分甚重,可以變造食鹽,財政部深恐影響鹽稅收入,爲此力爭,始經國府核准,將硝磺管理權,劃歸財政部負責,而交由鹽務總局接管,鹽務總局復轉令各省區鹽務機關辦理其事。抗戰前因進口之智利硝、價廉物美、產量又多,故在國內除河南遍地產硝,曾設煉硝廠於開封,從事製煉,以供軍用外,其餘各省,則生產有限(四川南充縣產...

  • 文章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分类索引序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4期  作者:潘重規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分类索引 学术研究 序言

    文字,然后分类探求卷子之内容。使敦煌遗书所保存之资料,灌溉古今学术文化,获滋润而增光辉。惜夫智浅力微,徒增绠短汲深之戚而已。门人邝子士元,遘历时艰,迍邅厉学,博习文史,综贯流略。亦深闵海内外敦煌著述,散无友纪,旁求不易,硏究为难,乃以讲习余暇,编撰敦煌学硏究论著目录分类索引,凡分十三类,百四十四目;经史文辞,社会经济之属各以类从,既便检寻,亦寓辨章学术流别之意。又别撰著者索引,编年索引,便利学者,益臻周密。书成,求序于余。比年以来,余往返台港英法,迄无定居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