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凤鸣塔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凤鸣塔今昔谈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潘震宇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刘邦 朱陈村 汉高祖庙 压气台

    凤鸣塔为吾丰旧有古蹟,已成为丰县之标志,亦为丰县城之精神象征。惜于民国三十六年为战争所毁,县内民众颇感悠悠然似有所失。今幸地方人士倡议重建,并呼吁旅台同鄕支援,「丰县旅台同鄕联谊会」分函在台各地同鄕,迅即获得同鄕响应支持,不数月已募得新台币五四〇、五八〇元,捐献者一七一人。(详如丰县文献十九期张麟选先生「重建凤鸣塔筹募工作槪述)此数虽不算多,对重建工程亦应有所帮助。笔者今(八十四)年五月间返里探亲,邻人曾赠一丰县报阅览,该报适报导凤鸣塔重建事宜。对旅台

  • 文章悼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服膺先生治喪小組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李服膺 遗体告别仪式 国军高射炮部队 丰县旅台同乡会 重建 丰县基金会捐助基金

    抢救无效,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廿二日下午四时去世,享年九十岁。李服膺先生,生前廉洁奉公,高风亮节,毕公毕尽,了然一生,在两岸关系开放后,于一九八七年回乡采亲,更加热爱家乡,支援家乡,丰城凤鸣塔重建,他踊跃捐款,积极参加丰县旅台同乡会爱我丰县基金会捐助基金,他一生奔波,终因年高思乡,蒙政府批准,于一九九七年六月回乡定居在丰城女儿家,实现了骨肉团聚,落业归根之宿愿。他衷心感谢政府的关怀,感激党的政策伟大,在他飘泊半个世纪的今天,终能达到亲人团聚,共享天伦,安渡晚年

  • 文章永怀凤鸣宝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凤鸣宝塔 火神庙 张勋 午朝门 十月大会

    幼小时,跟着奶奶和母亲住城,住在火神庙街陆家旧硝磺局的东跨院。春秋佳日,我常在住屋的后边,箕坐着,向东南看,掠过城东南隅一片大水坑,便是城墙。城墙外碧天巧云之下,现出了一段黑黝黝兀岸雄伟的古凤鸣宝塔。宝充满著神奇,陆家的主人靑田先生,是城厢会首,我们喊他陆大爷,他太太是陆大娘。她能言善道,更会「下神」,每当她的神要来了,便焚香兀坐,闭着眼,慢声唱起:「薛姑娘骑着桃花马,白姑娘骑着雪靑马……一字排列地从里向城里来……」,我们听得两眼愣愣地,直觉

  • 文章一片鄕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虔君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鱼鼓调 凤鸣宝塔 七七抗战 高皇庙 梆子戏

    凤鸣宝塔,在抗战胜利后,为了巩固城防,被驻军拆除了。记得在小时候,每次由家里进城,当走到离城六七里路的杨庄时—七里舖邻村,远远的便看到高耸在远处的宝。便加快了脚步,恨不得一步走到下,去瞻仰这座名。俗说「看山跑死马」。走了一阵又一阵,仍是远远在望,距离仍很遥远。及至民国十五六年间,避乱住城,家就在城内东关,和宝仅城墙之隔,不时的邀约同伴,去作下游,看到那种仰之弥高的身,在心灵上便感到当初建造的艰辛。后来在县师就读,课后进城,多次经过下,看着四周遍植

  • 文章豐縣古蹟叢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丰县 风景名胜 古杏花村 凤鸣宝塔

    之孝子,仅賸此㷀㷀荒冢,在晓风残月、夕阳斜照中,供狐鼠出没,鸦雀喧噪,令人不禁感槪系之。余家距丁兰集仅三四里,且与丁兰集张府有中表亲,岁时伏腊,常相过从,故对丁兰祠墓,知之甚稔。想今日**窃据大陆,日以掘坆挖墓为事,丁兰之墓,恐亦不免于浩刼也。凤鸣宝塔忆幼时随尊长赴城,在越过七里舖之后,即可见远处一高耸,知城关在望,但仍须步行三、五里,耗时半少时。谚云:「看山跑死马」,信不诬也。其时虽思一到侧瞻望,无如抵城后,即随尊长忙于购物,在日暮之前,又须返回,故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