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村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惡俗遺風——冲喜與搶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恶俗遗风 冲喜 抢亲 农村婚姻

    习俗之难移,当不自今日始;尤其在农村,所以古人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就是说:「在都市中失掉了的礼,可以到鄕下的农村里还能看得到。」不过反过来,原有的恶俗遗风,在都市里已经改掉了;在鄕野的农村里还是保留着。这也可以说是:「市失而存诸野了。」不管时代进化到什么时代,而有些恶俗遗风,在鄕野农村里还是老一套。我现在就拿「冲喜」与「抢亲」二种恶俗遗风来说,祗少在抗战时期在我嘉善的偏僻农村里,还是流行着的。原来在农村中男女婚姻,还是由着传统的老规矩,从小就订婚

  • 文章憶述家鄉的「搶親」風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2期  作者:俞振光  出版时间:1999-10-15
    关键字: 抢亲 农村 风俗 王安石

    约在民国二十年前后,家乡的农村社会里,还流行着「抢亲」风俗。「抢」的对象包括已经「定亲」(订婚)多年的未婚妻和尙未生育的年轻寡妇。都是使用暴力的手段达成婚配的目的,就现在的法律观点来说,乃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在当时于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不失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权宜办法,为民间舆情所允许。现在先来说抢未婚妻,原来那时的家乡,有选择门当户对,意气相投的家庭作对象,给幼年的子女提早订婚的习惯。甚而至于有「指腹为婚」者。经过漫长的时间以后,男女双方的家境

  • 文章往日我国农村的交易方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7期  作者:奚明遠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农村 农村交易方式 交通运输 流动商贩 集市 杂货店 货币

    在我国过去的农村社会中,由于交通运输不像今天这样的便捷,主要的交通方法是步行,主要的运输方法是挑担,多数小村庄根本没有商店,大一点的村子纵有商店,由于进货困难,货品的种类也极有限,于是就有了定期买卖的市集,流动叫卖的肩贩,以通有无。山村的小杂货店在我家所在的那个约三平方公里的山谷中,共有十一个村庄,约共四百个烟灶(亦即四百户),我的村子最大,也只有一百八十个烟灶。除我的村中有一小型的商店之外,其余村子皆无商店。这主要是因为在往日的农村中,每家绝大部分

  • 文章广西推行三自政策与故鄕农村经建的合会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廖可彥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三自政策 农村建设 推广过程

    一、广西农村经建落后的导因提起广西农村经建落后,眞是故鄕父老百余年来的舛运;因为远从满淸中叶之后,专制腐败,太平天国于广西桂平金田村揭竿而起,纠集农村靑年男女数十万为太平军,与满淸官兵作战,席卷西南各省重鎭,奠都南京;消耗本省的人力、财力、物力,无法估计;以致农村缺乏劳动耕耘,农村经建遭到破坏,长久难于复苏,以致广西的农村经济,实难与邻省湖南、广东、贵州和云南各省比拟。记得笔者幼时听过父兄辈说:「余曾和贵州的菸土帮主玩麻将牌,打出一张『一万』,便称之为

  • 文章九江县农村做屋上梁、祭梁习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黃勝旺 胡榮彬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九江 农村 风土习俗 乡野趣闻

    九江县农村,以前建新屋,堂屋屋顶的上梁、祭梁仪式习俗较为隆重,梁木披红绸,放鞭炮,主持木匠端托盘,盘内装粑、饼、糖果等食品。向下撒抛,众师傅及亲友捡食。边撒边念诵彩词,一人诵,众人齐和「好喂」。彩词内容一般较为固定,多为祝愿东家人财兴旺,繁荣昌盛。赣北各地上梁、祭梁习俗大同小异。近年九江县农村建新屋多已不再用木梁,而改用钢筋水泥铸梁,以前上梁、祭梁唱念彩词的习俗现已少见。近日荣彬通过九江县狮子镇王美林先生找到狮子镇住岭村黄胜旺老先生保存的《上梁彩词

  • 文章六十年前故郷新年景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王公簡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过年习俗 传统文化 农村社会

    一假如拉住任何一个中国儿童问他,你喜欢不喜欢过新年?他的答复一定是,我最欢喜过年。你如再问他,为什么欢喜过年?他会眉色飞舞的吿诉你,过年有新衣服、有好吃的、有压岁钱、放鞭炮,还可以痛快的玩。说实在的,现在过年比起数十年前,已经大为减色了。除了农村还年意稍浓之外,在今日相当工业化的城巿,所谓过年(是阴历年不是阳历年)不过是传统社会心理和习俗所培养出来的休闲假日,用以满足心理积习的要求而已。而社会共同的心理和习俗,自然也起相互影响作用,所以今日还保留着许多

  • 文章尼姑接生•解元報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6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奉化农村传说 尼姑接生 猫头村 沈翠英

    九十多年以前,在奉化农村民间,没有看病的医生,更没有诊所或医院,村上的人们患病了,就在家里静静的休养,听其自然,等待着病情的好转。如果是病情严重了,那唯一的办法就是作母亲的手里捧着香烛,走进附近的寺庙或求神或拜佛,取香灰囘来给病人吞服治病。求神拜佛,香灰治病,这当然是一种盲目的迷信,但是在九十多年以前的那个时代,也有求神拜佛吞服香灰治愈病的。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是神或佛确实会显灵,这种情形有时候也会令人疑信参半,眞假难分。这里我所介绍的是奉化县猫头村上

  • 文章萧县长安村农村经济调査报告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长安村 农村经济 调查报告 1932年

    长安村是萧场、萧庵子、陈坝子、刘坝子、陈屯、小姬庄这六个村落的总称。在萧县北鄕,离城三十里,离铜山县城约五十里。因为少受灾荒影响,所以在这破碎褴褛的局面之中,总算还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村;小康人家,累累可见。全村二百十四户,九百六十二人,地主占十一户(中间有五户留一部份土地归自己经营,但大多利用雇农和用牛力换来的人力来从事耕种,所以把他们列入地主之中),自耕农八十五户,自耕兼佃农六十户,纯粹佃农四十一户,其他农民十七户。㈠本村户数统计本村农民共计一百八十六

  • 文章玉成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汪玉成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农村风貌 社会现状 诗歌 人物抒怀

    农村五月风光好桑蚕成茧麦催收,遍地金黄鼓劲头;路上互谈良种好,门前众喜夏粮优。整田小伙精神抖,挿稻姑娘争上游;无限风光无限好,欢声笑语满田畴。× × ×五月农村热腾腾,夏收夏种正忙人;打工游子归来日,出嫁姑娘也进门。蚕茧上山龙起舞,麦黄催割稻秧深;最是自然知候鸟,刮歌催起月三更。初夏早起漫步村头即景东风霞绕艳阳天,万物生机乐自然;麦穗靑黄连碧野,秧苗茁壮育池田。桑园深处人声笑,绿树林中鸟鹊喧;满面红光人健美,田头共话又丰年。偶感经济腾飞气势炎,发财致富不

  • 文章武進市鄕鎭行政區劃調整的戰略意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4期  出版时间:1999-12-15
    关键字: 武进 乡镇 行政区划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实施大范围成建制调整鄕鎭区划,在武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对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小城鎭建设,节省行政管理成本,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从全市鄕鎭现状看,现行的行政区划已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行政区划的设置能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趋势相适应,是衡量行政区划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主要标志。武进现行的鄕鎭行政区划格局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形成的,它对搞活农村第三产业,促进鄕鎭企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