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作物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江、三峽、大壩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遗址 农作物 发电 景色 工程

    输送。元、明、清三代的经济更是倚赖长江流域,向江浙和两湖征收的粮食,占全国粮额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经济重心起初在黄河流域,后来南迁到长江沿一带。这一带因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加上长江横贯东西,交通运输便利,所以农业、工业、商业都兴盛不衰。长江流域农业其中稻米是最主要的农作物。长江沿岸以南多水田,适合稻作。稻作的大量发展在六朝以后,唐宋之际尤其旺盛。唐朝以后,历代都把长江沿岸生产的稻米运到北京,作为官吏、军人等的薪饷。米的主要产地是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 文章二十四節氣雜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金嶺 出版时间:1992-02-04
    关键字: 二十四节气 小暑 大暑 立秋春分 农作物

    十四、处暑处暑—斗指辛为处暑,周天一五〇度。溽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处暑命意,有处理炎暑,渐入秋境之义。我国东北及黄河流域,此际朝夕觉凉,开始秋意,老弱已著夹衣,冰食渐少。台湾地处亚热带,仍亟恼热,有如炎夏。处暑,农历七月中,阳历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十五、白露白露—斗指癸为白露,周天一六五度。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故名。七十二候月令:「鸿雁来,玄鸟(燕子)归,群鸟养羞,雷始收声,蛰虫丕户,水始涸。」古人以白露日晴朗,农作物可丰收。农谚:「白露日雨,来一路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