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社会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科擧時代農業社會中的奬學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2期  作者:黃造雄 出版时间:1974-12-30
    关键字: 贤田 农业社会 宗祠 奖学金

    本省自光復後,各機關、各團體,曁仁人善士,對各級學校奬學金的辦法,在每學年度,開學前後,一看報卽可看到幾處。此可見我國機關團體中的主管,仁人善士中的首腦,對靑年求學的重視,與奬勵靑年勤學的熱情也。其實我國在往昔鄕村農業社會中於一族一村中,亦早有奬學金的辦法。就是設立『賢田』。這種賢田。各宗祠中,大都有設立。小則設有賢田一、二十石,大則設有賢田二、三十石。每一石賢田,每年可收到賢田租穀百斤。科擧時代,此種宗祠內所屬子孫,考中秀才者,宗祠內卽可給你管賢田,收...

  • 文章家鄕農村的應急儲蓄與互助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农业社会 应急方法 “印子钱” 土地 “摇会”

    我们的家鄕,在三十年代我们离开之前,可以说仍然处在一个极为笃实的农业社会。一般人十九以农为业,也就是因农而生。工业固不发达,商业也限于极为少数的人所从事。至于军、公、敎人员,那更是少数了。关于人口职业的统计,因无资料可査,也就无法作详实的说明。在一个纯朴的农业社会里,人民的生活情况非常简单。在工作方面,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春天的「雨水」节气以后,就开始逐渐忙于田亩;至凉秋九月,一切收获完了,也就相安无事,过着俭约恬淡的日子。因此,在生活方面,物质

  • 文章最適合現代社會的新家庭制度——三代同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1期  作者:王蒲臣 出版时间:1985-11-10
    关键字: 家庭制度 三代同堂 农业社会 现代生活

    我国农业社会的家庭制度我国自虞舜以大孝治天下,迄已四千余年,历代帝王,无不大力提倡,是以我国孝道能深深的印入每人的心中历久不衰。过去我国在农业社会,都是大家庭制度,父母与子媳同住,三代、五代、九代、以至于十代以上的都有,让我在下面摘几段史实:五代同居的:⑴唐杜暹濮阳人,其家自高祖至暹,五世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孝,擢明经第,补婺州参军。⑵宋永嘉陈侃,以孝悌闻,自高祖至侃,已五世同居,门无间言,至道中,旌表其门。⑶宋醴陵丁隽兄弟十七人,义聚三百口,五世同居

  • 文章表示先民生活進步的周易繫辭下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周易系辞 先民生活 历史传说 农业社会 文字发明

    知道。先民既入农耕生活,生产出来的谷物,必需脱壳去皮,才能供人食用,以致发明杵臼(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似此,可以证明古代人类飮食的进步,渐走上吃有益人体健康的食物。人类进入农业社会,需利用土地种植作物,以解决食衣问题,但土地无法搬迁,则需有固定的住所。因此,开始建造房屋,安身栖息,并遮蔽风雨烈日(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以维持身体康强,才能继续工作。如此,无形中表明我先民居室进步,脱离不良的穴巢住所。人类

  • 文章桃符乍換敍鄉風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2期  作者:楚燕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农业社会 国之四维 过年风俗 先期作业 除夕祭典 喫年饭 三十夜的火 分压岁钱 守岁

    一、引言话说阳新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社会,古典色彩甚为浓厚,民心保守而纯朴,对新的事物排斥力较强。因为保守,所以将我国的固有文化传统的伦理道德,保存得相当完整;因为纯朴,所以对日常生活及工作方式,如「奉天承运,替天行道」似的,到什么季节做什么活,用不着订什么计画和进度,依着老天爷替人们安排的,只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像火车转动在车轨高头一成不变,费不着烦心,也因此日常对衣、食、住、行、人情事故,有一套严格的社会生活规范,毋需任何力量来约束,一切视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