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兴办学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雷鑄寰孟強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6期  作者:張溉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雷铸寰 人物简传 萍浏醴起义 兴办学校 实业赈灾

    先生雷氏,讳铸寰,字孟强,生于民前二十八年甲申夏历三月初四日,即一八八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世居湖南省东安县花桥鎭。幼就读私塾,及长,负笈长沙岳麓山时务求实高等学堂,刻苦自砺。时清廷腐败,外患日亟,先生加入同盟会,并参加浏澧之役。复以兴学为急务,与族人雷发聋改花山寺为学校,发聋为统治者所嫉遇难,先生在省垣奔走呼号,请求省府惩办首恶。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北洋军驻东安花桥鎭,以先生曾任职护法军,将其屋宇拆毁,湘督谭延闿批发巨款以资弥补,先生以欸拨充扩建花山校舍

  • 文章神童爲官太平宰相的晏殊及其貢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晏殊 历史简传 历史贡献 兴办学校 神通入仕

    的诚实坦白,对世道人心具有示范作用,値得大书特书。与台湾李登辉、陈水扁言行反复(详如新新闻八八三期及报章所载),败坏世风,有如天壤!贤文云:「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李陈性格似之。三、宋代兴学自晏殊始及其擢拔清流的贡献晏殊的最大贡献,一在兴办学校,一在擢拔清流,一在守正不阿。在兴办学校方面,宋仁宗天圣三年,他晋为枢密副使,他因太后当权,上疏说张耆不可为枢密使,有违太后意旨,被贬为应天知府。他鉴于五代以来,战争频繁,天下学校衰败,晏殊学富才高,深知治国

  • 文章我的叔父捐資「建橋」及「建校」摘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家乡公益 捐资建桥 兴办学校 建筑碑文

    正生委员:蒋奕义、蒋禩熊、蒋斌生、蒋才生蒋吾生、蒋礼瑛、蒋礼珍、蒋礼琼王海静、段秋芳、蒋秋冰、蒋武生㈡校宇碑序学校乃培育人才之圣地。万里之鹏,千里之驹,均从此始。若校舍颓危,不足避风雨,则学生不能安心于学,敎师亦不能安心于敎。蒋禩炆先生一向重敎奖学,赞誉遐迩,虽四十余载遥居台湾,仍念母校之恩,慷慨捐资人民币壹万元,作维修敎宇之用,以资鼓励学生勤奋好学,特立此碑,永志不忘。党支部晓江口村 村委员 立学校一九九三 年 十二 月附建筑中之石拱桥照片及桥头

  • 文章李伯公教澤永惠忠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3期  作者:譚偉臣 出版时间:1983-12-25
    关键字: 李宗黄 生平事略 教育思想 兴办学校 人物信函

    引言党国元老伯公李宗黄先生,字伯英,乃吾滇鄕贤大老之一,其一生治军、治党、治民、治学均为擧国上下所崇敬所效法,先后参加辛亥建国、护国、护法、抗日剿匪,官至云南省政府主席,随政府播迁来台,历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领导中国地方自治学会,出任理事长,并首创中国地方自治函授学校,出任校长,以其省主席任内之省政府主任秘书申庆璧鄕贤,为中国地方自治函授学校敎务主任兼敎授,网罗全国学术界名流任各班敎授,将校务办得蜚声中外,交相赞誉。伯公校长,与申主任庆

  • 文章熊式輝與江西敎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劉期炳 蕭衛國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熊式辉 人物事略 江西教育 国民革命 兴办学校 龙兴中学

    师范生。因校名与定制不符,省令更名为「私立龙津初级中学」。学校复以经费不足,熊虑难久维,以私人名义向京沪各方多次募捐,熊因任淞沪警备司令,当然很有面子,不久就募到一万多元即寄给学校。一九三一年熊又将其父熊仰之手置田产变价,总计五万元,全部捐纳,其中三万元为中学扩充基金,二万元为资助安义在省内外高中、大学求学者津贴,可见熊办学之诚恳度。㈡兴办仰公中学在创办私立龙津中学的同一年,熊氏见鄕闾附近农村产业落后,认为长此不敎,势必化成顽民,乃捐诸私款,筹划兴办仰公(熊父字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