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兰州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兰州的由来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4、65期  作者:張克復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兰州的由来 兰州介绍 历史资料 兰州发展 兰州地貌

    兰州的地貌特征,是新生代第三纪中期的造山运动—陇山运动形成的。这里原是个内陆湖盆,构造运动使地面隆起,黄河遂出口于桑圆峡,不断切割地面,形成河谷阶地。在今安宁区发现的德永氏菱齿象牙齿和骨骼化石,红古区海石湾发现的马门溪恐龙化石以及兴隆山古鹿古犀化石,说明那时这里气候温暖潮湿,适宜古动物生息。到了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狩猎、耕牧、捕鱼和制陶。自商周时起,今兰州周围河湟一带,即为西戎、氏、羌等多民族与中国远退角逐之地。秦穆公时攻伐西戎,益国

  • 文章国父建都兰州之研究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姜雪峯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孙中山 建都兰州 建都条件

    本文作者姜雪峯先生,靑岛人,法学硕士,现任辅仁大学敎授,著作宏敷,享誉士林。「国父建都兰州硏究」一书,二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篇,十二章,论证精审,见解独到,辅仁大学七十六年三月印行。定价台币一八〇元,邮拨〇一五二六四九—七号。—编著—夫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岁有时而尽,文章传之万世。先圣有言曰:「太上曰立德,其次曰立言,再次曰立功」。昔周公制礼作乐述周易,典章文物灿然大备,开华夏文明之先河,奠周室八百年之宏基,孔子删诗定礼、赞周易、作春秋、述

  • 文章兰州与河西走廊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劉傑佛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兰州古城 甘肃概况 名胜古迹 成吉思汗 河西走廊

    甘肃形势 甘肃省是由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又当陇山之西,别称陇。这一个骆驼形的甘肃省,地脊民贫,但其面积达三十九万方公里。几达山东、山西、河北三省面积的总和。在地质上是黄土高原山岳和沙漠,气候干燥,多年受旱灾之祸。以六盘山为分界点,成为陇东陇西二部,人民都集居于兰州盆地和河西走廊上几何绿州。其余的大都是荒山碛石流沙,以及部份的绿地牧场。在中国历史上,兰州是西北的国门,河西走廊是历代的经边的战略通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自从近代

  • 文章全国的几何中心——兰州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8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兰州 方言 交通情况 太平鼓

    每年秋收农闲之后,农家子弟们拥进城来,练拳的练拳,游玩的游玩,下棋的下棋,兰州市内又注入了一股兴奋的血液,一直到过了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各种「社火」陆续出笼表演,才算高潮。接下去,桃李花泛,瓜果上市,渐渐进入了热的季节,兰州就是这样一个多采多姿的地方。兰州名自兰山兰州是在靑康藏高原的东北边缘上,恰是我国版图的几何中心。黄河从源头东流,经过兰州城北而折向东北流,兰山连接马啣山,即兰州的东南面,是逼着黄河偏北而入桑园峡去的原因。兰州即在河山之间的一片平原上

  • 文章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十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文戈莊 出版时间:1988-03-10
    关键字: 胡宗南 西安事变 兰州之乱

    第六十七军,乃决定以主力监视王以哲部之动向,以潜析其逆谋,然后东向讨逆,于是令七十八师绕驻瓦亭、平凉、泾川之线,堵其东南去路,军部及第一师进驻黑城鎭,取钳形包围态势,王部如有异动,立予歼灭,此时甘肃省主席于学忠所部,相应叛变,兰州公安局局长史铭,及国民军训处主任胡维藩等中央驻兰州之重要官员,均被拘禁,传言将受民众审判。先生除派员潜入兰坦侦察情况外,并电于学忠请其将中央驻兰人员护送至第一军防地。部署甫定,即奉朱绍良电,令即转兵南下,向固原警戒,其时驻甘部队毛军长

  • 文章西北名塔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申正義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大雁塔 小雁塔 兰州白塔 吐鲁番苏公塔 归绥二塔

    称之为神合,可见其建造技术高超奇妙。该塔是座密檐式砖塔,原高十五层,最上两层多次地震中震坍,现剩十三层,高四十三公尺,正方形平面,塔底层每边十二公尺,全塔造型玲珑秀气,与大雁塔雄伟风姿,相互辉映,同为关中胜蹟。㈡兰州白塔:在甘肃省兰州市北,濒临黄河北岸,有座很像屏风,无高峰海拔一千七百多公尺山顶上,建一白塔,因名白塔山,又叫北塔山,为明朝景泰年间(西元一四五〇至一四五六年)。太监刘永成倡议建造,是座砖造建筑,八面体七层高,上有绿顶,下构圆基,离地十五公尺左右

  • 文章马天成兰州回忆录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秦剧 马天成 发展起源 实验过程 兰州 回忆录

    随之而来的『改戏』工作目标也得到了显著的进展。㈢在当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社赴靑海西宁作巡回演出,这是本社一个转捩点。一九五〇年冬,剧社在兰州市因无固定剧场,租赁露天剧院,无法过冬。此时,省府与靑海省连络,支持该社赴西宁演出。到西宁后,受到靑海省长赵寿山先生的热情关爱和大力支持,经过了半年的售票演出,营业颇佳,这样一来,大大鼓舞了全社同仁办社的信心。在此期间,有三个收获:⒈是演员卖力深得西宁当局的好评。2是新排了三、四本的新编古典历史剧,为返回兰州时和观众见面

  • 文章陆都兰州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历史沿革 五泉山 白塔山 兰州

    兰州在我国整个版图之中心点, 国父孙中山先生建设计划全国公路网,以兰州为核心。西北高原铁道线,也以兰州为起点。兰州握三边形胜,为内陆奧区,所以 国父建设计划,又定兰州为陆都。我由读汉史,深切意识到想使国家富强,移民实边之重要,因此对于兰州特别发生兴趣。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十日,我与同鄕郭君由西安搭陇海路火车西去往兰州游览。下午三点半到宝鸡,下车听说西面天宝路上塌方,往天水的火车停开。我们在旅馆住了两晚,到十二日上午八点才又搭车离宝鸡西去。天宝路车型略小,并且

  • 文章建都兰州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期  作者:慶天星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兰州 建都 地理演变 中国中心 历史沿革

    法有所定,典有明文。唯我中国未将国都列入宪典,此无他,主观因素与客观形势之所致也。盖以吾国制宪之初,有关国都问题,有主建都南京者,有主建都北平者,有主建都长安或武汉者,亦有主建都兰州者;莫不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依余观之,今夫中国,兼擅天时、地利、人和建都之要件者,唯兰州耳。故兰州为中国建都最理想之地,今就所见,论述于左。二 古今建都地理之演变洪荒之世,草昧未开,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人民不能安居。西北独处黄土高原,不虞水患,且因地多平原

  • 文章国家及兰州同胞应感谢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0、81期  作者:吳炳炎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空军作战 兰州大铁桥 对国贡献

    本会曹润霖乡长在「中空月刊」看到吴炳炎先生的这篇文章始知民国卅四年六月由美国空军少校机长将率B52式轰炸机前往轰炸兰州铁桥。在民国三十年日本飞机曾来兰州炸过一次铁桥,幸好都未命中,后面也就没来炸过兰州。今美国空军忽然要炸铁桥,不知何故且兰州在大后方可说西线无战事,如果飞来兰州上空,当年我空防单位不会提防拉警报,若炸桥行动成立,周遭多少兰州居民会有惨重伤亡。其实兰州人恨美国人,幸有吴炳炎先生身为副机长,在空中告知炸兰州铁桥的利害关系,美国机长才同意回航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