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路共返回5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事公路交通工作的囘忆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譚嶽泉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公路交通 台湾公路 往事自述 工作追忆

    譚嶽泉先生,湘潭人,武昌高師畢業,曾任浙贛湘桂等鐵路管理局、滇緬鐵路督辦公署處長主任秘書,湖北省政府建設廳長及臺灣省公路局長,交通處長,省政府委員等職,於六十一年六月退休,現息影臺北。

  • 文章炮火中筑成的史迪威公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畢世銑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史迪威公路 抗日战争 公路诞生 筑路情况 公路走向

    史迪威公路,原名中印公路,一九四五年三月改名史迪威公路。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由公路总指挥美国皮可将军主持,在昆明举行了中印公路盛大的通车典礼。为了纪念史迪威将军在滇缅抗战中歼灭日军,开辟中印公路的历史功绩。蒋介石先生在广播讲话中,特别提出将中印公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腾冲县遂将公路穿近县城的原万寿路(今翡翠西路)更名为史迪威路,以玆纪念。公路的诞生:一九四二年春,日军占领缅甸,截断了中国抗战时期陆上唯一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外援物资断绝,抗战

  • 文章川陕公路探古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劉征鴻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川陕公路 抗日战争 古陈仓 大散关

    川陜公路是一条沟通南北的要道。抗战时,笔者因公务上之便,数度来往此一古道,此道沿途富有古代遗迹,且具有历史价値,因撰此文,使读者有如亲历其境之感。由四川到陕西,在公路未开辟前,全赖栈道以沟通南北,这条栈道可能开辟于汉代以前。栈道迂迥于秦岭(即终南山)之间。而秦岭与大巴山脉则绵亘于川陜甘三省之间。南北耸峙,秦岭西部幷联接西倾山,成为渭水,汉水,嘉陵江之间的大分水岭。北侧受断层影响,坡度陡峻,高峯均偏于北侧,而这条栈道即筑于此,倚断层,循坡度之陡峻而辟路,其

  • 文章抗戰秘辛(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8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3-10-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物资 运输 滇缅公路

    你们为何不如检查?英军答称:「禁止中国军车入出是我们职责,车上装的是什么那是海关的事。」当晚,将首日行车情形,急电呈报重庆军统局。潘先生并在寓所欢宴外来上级长官及孔雀公司张嘉顺先生,后来戴先生亦覆电嘉勉,对张嘉顺特嘱潘先生代致慰谢之意。㈥后记当我国抗日战争局势紧迫,而所有军民用物资全赖滇缅公路运输入境的时候,日本政府凭著当年英日同盟协定,利用英方无力照顾其远东利益时,压迫英方封锁我后勤命脉滇缅公路,其计非常狠毒。戴先生高瞻远瞩,预先电令腊戍直属组潘其武先生

  • 文章抗战与我(一)移花接木——突破滇缅公路封锁秘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2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04-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缅甸 滇缅公路 潘其武

    本文記述八年抗戰始末,可說是作者張鄕長的囘憶錄。由錢汝侃、楊宏農二位鄕長先後寄來的,原載臺灣日報,他們要讓我同鄕們大家知道,在抗戰期間,我們無錫人中,有這樣一位出生入死的英勇愛國志士。孫子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亦要全靠情報準確,才能穩操勝算。張鄕長在八年抗戰中,從事情報工作,厥功之偉,同鄕與有榮焉。本文共分四篇,一、「移花接木」,二、「抗戰期中間諜戰實錄」,三、「藏本英明失踪秘錄」,四、「揭開桂河大橋之迷」。將陸續轉載,以饗同鄕。

  • 文章世界公路奇迹的营造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段之棟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滇缅公路 世界公路奇迹 缔造者 段纬 名贤传记

    滇缅公路从下关到畹町这一段全长548公里的路程,是滇西十个民族的二十万筑路民工在抗战紧要关头的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至次年八月,仅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赶修出来的。那么,主持抢修这一段当年被称为“滇缅公路西段(下段)”的总工程师、全线工程总指挥和技术上的最高决策人又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道路工程专家、当时的云南省公路总局技监(即总工程师)段纬。段纬,宇黼堂,白族,一八八九年生于云南省蒙化县(今巍山县)。段纬幼年就学私塾,勤敏好学,一九〇八年由县选送入昆明“方言学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0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蒋介石 川湘公路 王缵绪 绥靖公署 西南公路运输管理局

    成立。感经始之艰难,念成功之不易,故于刘主席曁省政府委员厅长就职之日,略举数义,以相砥砺。西康地势险阻,道路不修,民智闭塞,农产鲜少。兼与中央相距过远,政令不能下逮,民意亦未上达,在昔建省之艰,率由于此。今则川康公路旦夕可通,其他交通要道,亦当次第兴筑,省府行政经费,既由中央尽力补助,西南经济建设,亦在中枢规划之中。昔日所感之困难,皆以相当解决。尤以政府西迁,密迩康省,中央地方,无虞杆格,一切边政设施,自当以中央之力,予以促进。自今伊始,西康地方政治

  • 文章貴州政壇憶往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复刊第6期  作者:何輯五  出版时间:1980-02-16
    关键字: 贵州政坛 贵州新军 国家公路计划 京黔滇公路 从政生涯

    得此工作轻松的机会,足以休养我疲乏身心,正是我的愿望。大约是民国二十四年夏天罢。蒋公忽然传令,要我去晋见。当即面示,要给我一项新职务,那就是贵州省特派员,而且还赋予两项特别任务,其中之一,当时是一个非常的机密,现在说出来,也并没有什么关系,我的祕密任务是转变摇摆不定的贵州局势,使它眞正纳入国民政府的指挥之下。另外一项任务,是督修京黔公路未通部分,坦白的说,当时我的内心,对此新职务,实在不乐意接受,我自东路北伐军挥师北进,担任后方极为重要的潮汕警备司令之职

  • 文章抗戰勝利一年後的湖北(七)五、武漢現狀(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7期  作者:涂翔宇  出版时间:1973-04-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公路 水运 邮政 电讯

    公路方面——胜利后为收复与管理便利计,有国道与省道之分。国道线系由交通部公路总局管理,其路线有六:⒈武昌经长沙至南昌。⒉武昌至楡树湾。⒊汉口至宜昌。⒋汉口至西安。⒌汉口至安庆。⒍汉口至开封。省道则由湖北省公路局主办,计分鄂东运输段:此段又分三路:⒈汉口至麻城。⒉汉口至河口。⒊汉口至黄陂。鄂南运输段,计分为七路:⒈武昌至石灰窑。⒉武昌至大冶。⒊武昌至鄂城。⒋武昌至北嘴。⒌武昌至咸宁。⒍武昌至葛店。⒎武昌至金口。鄂中运输段,计分为五路:⒈汉口至宜昌。⒉汉口至

  • 文章溫州大橋全國最長公路橋跨徑全省稱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陳德煊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温州 欧江大桥 公路大桥 工程建设

    长达六九七七米,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公路大桥。该桥总投资达十一·七九亿元,是一项兼具「长、大、高、深」的现代化交通工程。市委、市府领导就大桥定名提出建议认为此桥超越瓯江范围,且是代表温州形象的桥梁,用「瓯江二桥」这个名称不能概括其内涵,建议定名为「温州大桥」。有关部门及专家经过商议,遂一致赞同这一建议。大桥的建设任务分别由中港建设总公司,交通部公路一局、交通部二航局、浙江交通建设集团、温州路桥公司、上虞交通实业总公司等国内闻名的精锐之师承担。该桥于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八日

共56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