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公益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國期間溫州的慈善機構與楊雨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杨雨农 公益 慈善 赈灾

    在温州民间修桥补路等等积德行善的善举相当普遍,其实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民国期间温州就有一批开明的士绅和殷商富户,他们热衷于社会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时社会比较贫穷落后,连年的战乱再加上灾荒更是民不聊生,他们就会带头募捐赈灾,然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他们意识到团体的力量,于是就出现了慈善社团组织。在民国元年由杨雨农、汪晨苼、戴绶先、张一鸣、张益平、徐缙卿、翁来科等士绅首先发起并积极回应,创办了首个民众自办救济团体”温州协济善堂“。开办之初财力未充,暂时办理对

  • 文章鄕前輩廉南湖與吳芝瑛夫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4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76-10-20
    关键字: 廉南湖 吴芝瑛 公益 “小万柳堂”

    她有时独自一人去南京,随便出入两江总督官邸,几同自己家中一样。夫人虽然生活朴素并无豪奢之名,可是她表面举止濶绰,由南京返囘上海,总是独包一节火车,车到上海北站,南湖先生去接她,但见一大节火车里,只有她和一名丫环,一名老妈子,几件行李。当时还没有汽车,濶绰的人只乘坐马车。她所乘坐的马车,南湖先生给她漆有吴公馆专车的字样,马车夫二人,戴着红缨帽,穿官服,马靴。经过路上,颇引人瞩目。他们夫妇俩均热心公益。但都由夫人出面,宣统年间,西湖博览会会所侧门外的马路未舖石面

  • 文章热心公益的颛孙相猷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顓孫荊山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颛孙相猷 孙庄乡乡长 热心公益

    相猷先生,是萧县第三区孙庄鄕孙庄人氏,务农为业,勤俭治家,每天早晩必将门前庭院打扫整洁,作为全村亲友聚会之所。为人爽直,豪侠好义,热心公益,言信行果,每逢鄕里有事,必跑在前面,有时忘餐废寝,因而成为该鄕自然领袖。先生不识字,但虚心好学,且好跩文,在任鄕长期间,有一天区公所某课长,来接洽公务,他于公务谈完后,向课长说:『我的事情实在太忙了,关于鄕长一职,请你给我「消极」掉吧。』那位课长和他是老朋友,当时笑着和他说:『老相哥,「消极」两个字,用词不妥,可改用

  • 文章中华民国第二届国家公益奖第一名曹仲植先生介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5期  作者:曹仲植  出版时间:2000-01-15
    关键字: 同乡会 曹仲植 公益 曹氏基金会

    曹仲植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国前一年(一九一一)农历十一月初四生。曹氏虽然高龄九十,但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和有一颗永不熄灭的爱心,数十年来热心社会公益及福利工作,不遗余力。先生幼年为家境所困,离鄕背井出外谋生,经过一番奋斗和克勤克俭的努力工作,终于事业有成。为了扩大推动公益服务理念,遂于民国六十六年成立「财团法人曹仲植基金会」(原财团法人曹氏基金会),二十多年来从事公益及扶残助贫的工作。体察事理,不断倡导新念,而且身体力行的曹仲植先生,不但是一位企业家

  • 文章何樂老捐建兒童醫院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鄭恩同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公益 门诊部 住院部 捐助 医院

    「育英」兒童醫院愛國同胞何先生和夫人黃女士慨捐巨資興建的,已於本年四月間舉行盛大奠基典禮,市政領導及各界代表數十人到場祝賀,是日陽光明媚,和平鴿和五彩嬪紛彩球飛往雲霄,鑼鼓喧天,熱鬧非凡,首由陳市長講話,贊揚何先生伉儷造福家鄉,爲浙南地區兒童提供優質醫療保健服務,表示誠摯的謝意,後由市領導和何先生夫婦爲工程揮鍬培土。將來醫院建築面積有八八五〇平方米(約兩千六百餘坪),分十層設有門診和住院兩部分,病床三百張,總工程將於一九九三年三月竣工。創一流的質量、一流...

  • 文章悼念于鎮洲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于镇洲 敬悼感念 河南省运台古物监护委员会 公益

    监察委员于镇洲先生,于民国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已离开人间,迄今已是十有一个年头了,时光荏苒,不胜敬悼感念系之。先生于民国二年出生,先世以耕读传家,兼精岐黄之术,解厄袪苦,誉满桑梓,先生而声若洪钟,气宇轩昂,热心公益,敦厚待人,提携后进及友人不遗余力,民国二十六年于国立河南大学法律系毕业。先生曾服务于河南省民政厅,时值抗日战起,筹设战时粮食等理处,处长由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省主席程潜兼任,副处长为民政厅长方策兼署。先生受长官器重,参与筹备,始终主办粮政

  • 文章鮑忠壯公軼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4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鲍超 霆字营 人物轶事 家乡公益

    劲敌,凡人所不能担荷者,公皆引为己任,所向势若破竹,深得曾文正公倚重。因其识字无多,曾公与公互约定,如曾方需公兵力或被敌围困,则画一大圈于羽檄,中亲书曾字,圈外画无数小圈,公即知大帅调兵令到,星夜驰援。又如鲍方需兵解围,则羽檄上大圈内书鲍字,旁画无数小圈,文正见之,知霆字营乞救,立遣友军往助。公之军旗,系于白布上涂一黑团,俪若膏药,故有「鲍膏药」之称号,与刘永福之「刘黑旗」颇相似。鲍公热心家鄕公益,多为桑梓谋福利,其绩业可记者凡三事:㈠四川以僻处西陲,鄕试

  • 文章王以昭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王鍊中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王以昭 地方公益 东海圣人 教育改革

    附註:本事略爲曾孫王効蒐集資料,王勤整理撰寫,王功編審校對。

  • 文章淮海小戲·逐漸興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区域文化 公益事业 戏曲演艺

    連雲港市歷史學會,旗下有一藝術團,專演淮海小戲,成員都是業餘票友,不以營利爲目的,大家爲了同好,美化生活,只要有人邀請演出,該團都不會推辭。邀請單位,只須支付材料費用即可開鑼。目前,在灌南縣西湖街,每天晚間七至九時,都有一場小戲的演出。演出的地點,就在馬路邊的空地,架一布棚,周邊加圍帘幕,配上燈光,地面舖上草蓆,代替地毯,即可演出。觀衆需攜帶小板凳就地坐下觀賞,每人出一兩塊錢,即能娛樂一個晚上。圖片說明上、中、下右圖是演出時的劇照,下左圖則爲觀眾欣赏演出...

  • 文章模範鄉長馮伯衡生平補述(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1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4-01-20
    关键字: 模范乡长 冯伯衡 编辑致歉 日军轰炸 社会公益

    支援抗敵,施財毁家:七七事變,全面抗戰開始,淞滬一仗,浴血殺敵將二月之久,時總指揮部設在無錫蠡園,軍部及德籍顧問團都住在家岳馮氏家中,桂籍師部設在姑夫家中,時戰事日緊,敵機日夜來襲,夜間投照明彈,惟經軍憲及鄕自衞隊員嚴密戒備,宵小無法混入,一無聲息,安謐如常,致敵機不明袖裡,不能隨便投彈轟炸,時家岳母偕次女幼女隨吳經理先往漢口轉廣州香港至上海,家岳在家負責供應軍需,照料傷患,維持地方秩序,日夜忙碌不堪,迄十月間國軍師部撤退,最後才偕三妹急行渡江,(時縣長...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