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余姚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明山瀑布仙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7期  作者:諸煥燦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余姚名茶 余姚瀑布茶 地方特色 历史典故

    余姚城之南有四明山,周围二百十里,西连上虞,东合慈溪,南接天台,北包翠竭,高峰轶云,连岫蔽日。二百八十峰,中峰最高,上有四穴,开户牖以通日月之光,故号四明。乃司马紫微所谓的「第九四明山洞,名曰丹山赤水天」。山中还有唐杜光庭《七十二福地记》及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所说的梨洲、大隐、茭湖三福地,历来为道家修炼胜地。由余姚南城出发向南,驱车五、六十里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梁弄。就在梁弄的南郊有一座道士山,一股瀑布自空而泻,飞瀑注壑,奔扬滞沛,数里之内,时有雾

  • 文章余姚掌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余姚 抗战史实 拆屋赔偿

    余姚人守天台城—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向我无条件投降,我国对日抗战胜利。时余姚县政府尙逗留天台,突然传来警报:日军第十三军泽田茂率残部二万余人,自福州浩荡而来,高张「借道」旗号,申明奉命向杭州集中投降,前锋自闽北窜入浙东瑞安后侵扰温州、乐淸,沿台州湾进逼临海城,一时天台情势紧张,天台县长兪某鉴于自衞武力单薄,乃乞援于倪兼县长永强,其时余姚县政府已成立三个自衞中队,倪氏允以一个中队,拨第三中队由陈刚中队长率领,协助担任西门守衞,其余二中队则驻防西鄕藤桥

  • 文章余姚胜归山探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0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余姚胜归山 诗词 起源 胡宗宪

    余姚县城北两里有胜归山,山上松竹茂密,环境幽雅。东坡的断崖陡壁上,刻有十几座石雕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古人有诗写道:夜宿禅房花气侵,晨钟初动听鸣禽;霖微村郭迷春晓,缥缈岩峦起夕阴;野草沾香来曲径,炉烟袅篆出丛林;胜归遗迹千年事,流水高山云树深。胜归山,原名圣龟山。东晋时,晋朝将军刘牢之在这一带与孙恩打仗,战胜孙恩归来,屯兵此山,改名为胜归山。山上石头特多,当地人早有开山凿石为业,故又称打石山。又因山上刻有「胡公宕」三字,因而也称胡公宕。「胡公」指的是

  • 文章平生三到故鄉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3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2-03-06
    关键字: 祖先溯源 三到故乡 余姚 阮毅成

    支的始祖,在南宋时,初迁至浙江省的仙居县。到了明朝的洪武年间,才因为征兵以御海疆,到了余姚县的临山衞。当时因防倭寇,在沿海设置衞戍所,从台温各地,抽四分之一居民,担任海防。所以我们的祖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的抗日英雄。于是,就在临山衞落籍,称孺湛堂。我的曾祖父桂馨公,字继芳,又字一山,因避洪杨之乱,到了苏北。在苏北与许太夫人结婚,生了我的祖父本焱公,字晋朋。晋朋公因在战乱中生长,迄未能囘到故鄕。直至我的父亲性存公,字荀伯,囘到余姚应考,才第一次囘临山衞,住在

  • 文章黃宗羲詩咏瀑布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7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黄宗羲 余姚名茶 余姚瀑布茶 东林党 历史故事 人物回忆

    历史悠久瀑布茶浙江余姚名茶瀑布仙茗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两处记载,其中「七之事」引录了《神异记》关于余姚人虞洪获大茗的故事:「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茶经·八之出》则有这样的记载:「浙东,以越州上,余姚茶生瀑布岭者曰仙茗。」作为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在古代诗文中多有提及,其中

  • 文章明末余姚忠烈简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朱力行 出版时间:1982-02-06
    关键字: 黄宗羲 王翊 余姚 王江 陈国宝 邵一梓 卢玮 梁隆吉 李开国 杨在

    方明之亡,遗臣节士诸老,志存匡复,发愤以扞华夷之大坊,不顾断脰湛族,前踣后继。时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三月,流贼李自成陷京都(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谢祖,四月淸兵入关破北京,建元顺治。我大汉民族之大明遗臣孤老,拥福王由崧于南京建南明复兴基地,淸兵南下于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年)五月福王由崧被执遇害,是年六月,鲁王以海在绍兴(浙江省)以监国建元,闺六月唐王聿键在福州以监国建元,旋即位登极,定年号隆武。时余姚一县,在朝或在野之忠臣节士,不愿在满虏铁蹄下偸生

  • 文章浙江傳統建築及其特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江浙传统建筑 建筑特色 余姚河姆渡遗址 榫卯 干栏式 西湖园林

    浙江建筑历史源远流长,建筑技艺精湛,名闻遐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用树木建筑房舍,出现建筑技术。我们从余姚河姆渡遗址所发掘出来的大量建筑木构件看,这些木构件上有着多种类型的榫卯,说明当时的木构房屋已经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河姆渡发掘出来的是一座长约三十四米的木架建筑,有人认为是一座长条形的「干栏式」结构。在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条件下,能够加工出这样精细而科学的榫卯构造,那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据测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有七千年。到了西周时期

  • 文章姚江波湧先賢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諸煥燦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文献名邦 十大思想家 姚江人物甲天下 姚江名人 姚江文化 知行合一 余姚四先贤

    百里姚江,发源于有道敎圣地之称的四明山,奔腾向东。它穿越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就是余姚。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宋代的范仲淹曾称余姚为「东南最名邑」;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名人学士,早在明代初年就有了「文献名邦」之佳称。本世纪二十年代,出过一本《中国人名大辞典》,余姚人被收入这本辞典的竟多达二百二十九人,为全国各县市之首。余姚又是一个出思想家的地方,一九八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本《十大思想家》的书,它由上下五千年,全国两千六百多个县市中精选出十位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