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教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近代瑞典浸信會在山東史料兩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瑞典浸信会 胶州传教 诸城布道站 传教历史

    译者按:这里译出的近代瑞典浸信会(Swedish Baptist Mission)在山东活动情况的两则小史料,同前译各篇一样,英文原载法思远主编,上海广学会一九一二年出版的《山东——中国的一个神圣省》。其中「瑞典浸信会」一文的作者为理南尔(J.A.Rinall)和林德伯格(J.E.Lindberg),都是瑞典浸信会牧师,分别于一八九四年和一八九二年来华,理南尔一直在胶州传教,林德伯格先至胶州,后于一九〇四年偕夫人霍茨(Holtz)到诸城新辟布道站

  • 文章一九二四年前後山東帳蓬福音傳教工作概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郭大松、王欣譯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山东帐篷福音传教 工作方法 布道会 传教装备 后续工作

    譯者按:本資料譯自霍德進(Henry Theodore Hodgkin)編輯、上海廣學會出版的一九二五年《中國差會年鑒》,原標題爲:"Tent Evangelism in Shantung",因其作於一九二五年,所述爲此前這項工作在山東開展的概況及以後的某些打算,故譯名改爲現標題。本資料原作者享利·佩尼(Henry Payne),何時來華及具體做何工作,不詳,僅從本文得知其爲英國浸信會成員。文章概要地敍述了山東帳蓬福音傳教工作興起原委、活動概況、所獲成就及進一步完善的設想,對了解本世紀二十年代基督教在山東的傳播,以...

  • 文章利瑪竇來華四百年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0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1984-02-02
    关键字: 利玛窦 文化交流 中西文明 传教

    兩個使用不同語言文字的人,從初見面時比手劃脚,進而能逐漸溝通,以至於彼此心領神會,契合無間,將是多麼困難、多麼曲折的過程。兩個歷史、文化、思想、風習完全不同的民族,由接觸而能互相瞭解,各得其益,其過程自較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往,困難萬倍,曲折萬倍。不同文化的接觸、交流與整合,是邁向「世界大同」理想的重要步驟。從這一觀點而來,利瑪竇來華四百年,實爲中西交通史上的大事。利瑪竇(Natteo Ricci,1552-1610),一五五二年出生於義大利的瑪戚拉達(Macerata),十七歲在羅...

  • 文章洪秀全自广东至广西贵县传教所经路线——首次经过戎墟、藤县、大安、穆乐、蒙墟到贵县赐谷村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洪秀全 冯云山 传教路线 太平天国 拜上帝教

    公元一八四四年卽淸道光二十四年初春,洪秀全(卽以後之太平天國天王)和馮雲山(太平天國南王)、馮瑞嵩、馮瑞珍四人離開花縣,想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傳敎,第一站來到廣州,發現廣州市民,對基督敎的敎義都不太感興趣,而且廣州是外國傳敎士經常傳敎的地方,洪秀全等人自料在廣州傳敎要打開局面是不容易的。因此他們離開了廣州,沿珠江三角洲的順德、番禺、南海等地進行考察,想尋求一處熱心敎義的地方。在這些縣城或鄕村,他們偶然也試探性的向百姓講一些敬拜上帝的事,但反應非常冷淡,有的甚...

  • 文章泉州東門外 靈山聖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3期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聚宝街 灵山圣墓 亚非友谊 伊斯兰传教 圣墓石刻

    宋、元時代,僑居泉州的亞非朋友,數量超過以往任何朝代,多達萬人。亞非朋友從現在的後渚港登岸,便到達南門的第一條街道「聚寶街」。至今,這條街名還保留着。據說它是當年外國商人聚集售賣珠寶的地方,故稱爲「聚寶街」。亞非朋友集中居住於城南,泉州人民同他們友好相處,有些僑民還與華人通婚,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中國學校唸書,甚至參加科舉考試,出任當時中國政府官員。長期以來,中國人民和亞非人民的友誼不斷發展。僑居泉州的亞非朋友逝世之後,多數葬於東門外。那裏曾經出土爲數不少的...

  • 文章山東浸禮會女布道會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浸礼会 女传教士 在鲁传教活动 布道站工作 寄宿学校

    译者按:本文写于一九一一年,作者柯克兰德(Agnes Orr Kirkland),为英国浸礼会女布道会(Baptist Zenana Mission)来山东也是来华的首批成员之一,因而对该会在山东一九一一年以前的活动及工作情况十分熟悉。文章虽然简短,内容敍述也显得过于粗略,但却是罕见的专述妇女传教组织的文字,对了解以及评价近代西方来华女传教士还是有帮助的,而文末所附统计资料,多少可以弥补敍述性文字的不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中国城乡妇女的某些动向

  • 文章大愛在蘭州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0、71期  作者:徐新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博德恩医院 筹建背景 金品三 传教活动 救死扶伤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位於市區黃河北側、依山傍水,環境清幽雅靜。原來叫“博德恩醫院”。一九五一年改名“蘭州市人民醫院”,一九七八年再更名為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醫院歷史悠久,追溯起來,是一串跨國界的感人故事。從它原來的英文名字Borden Memorial Hospital可知,這是一所為紀念博德恩而設立的醫院。博德恩(William Borden,1887-1913)出生於美國芝加哥,一個富裕的家庭,就讀耶魯大學時,參加一個基督教所辦的營會活動,聽見議員分享回教世界的需要而深受感動,心中產生一種大愛情懷...

  • 文章淨明忠孝之教的奠基人許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郭樹森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许逊 人物史略 忠孝精神 净明忠孝大法 传教

    明。临行之日,送者蔽野,有的送至百里、千里始还;还有的随至江西,愿为服役而不返旌阳者三千余人,许逊乃宅东之空地结茅屋给以安置。其屋如同菅垒,人多从许逊改为许姓,故号『许家菅』(今西山许村)。自是『许逊』之名,益彰于世。许逊为中国古代树立了一个为民父母的好官典范,世称『许旌阳』。许逊逝世后,诏将旌阳改为德阳,以表彰其功德。史载:「许逊洪州人,知德阳,心本清净,政尙德化。有仙术,岁欠点石化金,以赈贫民,邑人德祀之」。倡导并躬行忠孝大法许逊返回南昌西山后,继续求道传教

  • 文章晚清时期基督教在四川省的传教活动及川人的反应(1860~1911)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呂實強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基督教 四川 晚晴时期 传教活动 天主教 教案 反教活动

    传教活动基督敎在川省传敎,由来已久,惟均为天主敎。至耶稣敎,则于十九世纪后半,方开始进入该省,建立福音据点。以下分别加以说明。甲、天主教天主敎何时传入四川,已难查考。惟知在淸朝初年,已有耶稣会士二人在该省工作。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罗马敎廷开始在该省设置宗座代牧区。禁敎之后,天主敎在川省布道,似并未停止。雍正六年(一七二八),该敎在山西、陕西、湖广与四川,仍有六位外国敎士与三位中国敎士,在隐密的从事传道活动。直到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在川省的外国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